当前位置:首页  >   行进中国

清水经这里北送,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作者:苏建军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5-01-26

    南水北调长渠如一条巨龙,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水上立交图。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让长江与黄河牵手。“穿黄不通,千里无功”,这背后是一次次艰难的技术攻关。

    本报记者在过去几年中多次来到工程现场,见证了广大建设者的汗水和干劲。

    从郑州驱车到南阳,一路上南水北调水渠如一条明亮的飘带时隐时现。这是广大建设者辛劳的成果。

    在南阳段渠线上,施工遇到世界公认的“工程癌症”膨胀土,处理技术国内外无可借鉴。方城六标地质条件最为复杂:该标段全长7.55公里,其中膨胀土5.5公里、硬岩近1公里、高渗水地层近3公里。通过试验,对所有可能的处理方案进行原型试验,攻关突破,解决了膨胀土渠坡稳定问题;方城六标还有一段近1公里的渠道,全是十几米厚的淤泥,开挖困难。建设者们把一块块厚钢板焊起来,又焊上一条条钢筋棍,在淤泥上铺上碎沙石,再盖上钢板,将挖掘机开到钢板上,使得淤泥开挖作业顺利进行。“一想到清清的丹江水将经过这里北送京津,就觉得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了。”方城段六标项目崭新的渠道向远方无尽延伸,站在渠道旁,高级工程师陈建国由衷地感慨。

    穿越焦柳铁路的西暗渠工程堪称“亚洲第一顶”。工程有两大难:一是在焦柳铁路上施工,每天260多列车运行,平均行车间隔7分钟,施工只能抓住零星时间,高峰时300多人集中在86米的架空范围作业;二是双层顶进施工,采用上下两层顶进,要求高,不能有丝毫偏差。顶推的结构物宽度及吨位接近目前国内同类工程最大值,难度堪称“亚洲第一”。已到退休年龄的徐开富任项目经理,吃住在工地,几乎每天凌晨两点就到现场巡视。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建设者全力以赴,工程以安全零事故如期完工。

    宝郏一标工程被称为“南水北调工程的缩影”,地下水位高,地质构造复杂,渠道穿村过户,征地拆迁难度大,“我们不能改变环境,只有适应环境,变压力为动力。”项目经理陈学才说。

    记者手记

    他们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建设者之歌:他们因恢宏伟业汇聚这片热土,抛洒汗水,机声隆隆,歌声嘹亮,穿黄河,越高山,引来一泓清水向北流。不管风吹雨打,任凭严寒酷暑,风餐露宿不动摇,夜以继日大比拼;抓质量,保安全,追求卓越攀高峰,每一寸渠堤都留有深深的足迹,每一块混凝土都渗透辛勤的汗水,一个个施工方案,一项项技术创新,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一声声劳动号子,一双双坚实臂膀,擎起千秋伟业。

编辑:肖婷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