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李娜倮:用拉祜文化造福乡邻
李娜倮醉心于拉祜文化。为保护、传承、发扬民族文化,她一边积极参加村上组织的双语学习,一边努力向父亲学习拉祜文化。[全文]
“种子基金”为贫困妇女播希望之种
“种子基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闪着金光、生机勃勃,它是妇联工作方式的创新,也是帮扶贫困妇女理念的创新,它不仅给贫困妇女带来了希望和信心,更激励贫困妇女实实在在用好这笔钱,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当未来获得盈利后,当初投入的基金再滚回到“种子基金”中,为更多有需要的贫困妇女带去福音,这也正是“种子基金”的生命力所在。[全文]
女列车长王玉梅:11年过家门而不入
王玉梅,沈阳客运段沈阳北至成都K388次列车上的唯一一名女列车长。K388次是东北首列入川列车,单程运行2895公里、运行时间42小时39分。在这条崎岖、蜿蜒、艰苦的铁路战线上,常年客流超员,往返山洞600多个,乘客群体特殊,很多男同志面对这趟列车的时候都有畏难情绪,但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汉子”已然成为这趟入川列车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全文]
平凉三姐妹把“蛋糕”做到庄稼地里
她们放下城市的事业和优越的生活,跑到庄稼地里“找罪受”。她们借鉴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门心思扑在庄稼地里,夏天像农民一样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冬天在暖棚里打理劳作,从庄稼地里找出了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成为另类的时尚“新农民”。[全文]
“姐妹合作社”:残障女工用劳动获得尊严
郑丽华不仅给残疾的姐妹们创造就业机会,创业二十余年来,自己富裕了,还带领一批下岗失业姐妹摆脱了贫困。经过多年的艰辛苦力,已由最初只有3人的手工编织点,发展成现在拥有40多个分支站点、手工与机器相结合的编织合作社,帮助1万多下岗姐妹实现再就业。[全文]
鲁甸儿童家园:灾区孩子在这里找回快乐
灾区的儿童家园,不仅是孩子们的快乐家园,也是成年人抚慰伤痛的疗伤之所。[全文]
沈阳“无声餐厅”:微笑,就是最好的沟通
你能想象到如果你到一家无声餐厅就餐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吗?如何点菜,如何买单,如何与服务员沟通?[全文]
万安农民画,植根乡土香飘万里
江西省万安县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康克清的家乡,家乡人因老大姐康克清而自豪,位于县城中心的康克清纪念馆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的万安县又有了一张新名片——“中国农民画之乡”。在万安县妇联主席温龙梅看来,这个称号同样让她自豪,原因就是当地农民画创作者队伍里女性占据了半壁江山。[全文]
民兵班新老“班长”共叙柳堡新故事
一听那声耳熟的“老班长”,严凤英乐不可支:“欢迎同志们,感谢同志们。”[全文]
需要帮一把的家庭,我们不会落下
炕头,炉火正旺,火炉上茶壶里的水翻滚着,就像女主人阿瓦汗·玉素甫激动的心情。1月22日,在新疆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农场,新疆兵团妇联为“两癌”贫困母亲送温暖慰问活动正在进行。 1月时节,新疆哈密天蓝地阔,在前往黄田和火箭农场各分场慰问的路上,路边是许多崭新的楼栋建筑。行走其间,还以为是在哪个现代化的县城,但这却是新疆兵团第十三师众多团场城镇化的一个缩影。[全文]
清水经这里北送,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南水北调长渠如一条巨龙,横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绘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水上立交图。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咽喉,让长江与黄河牵手。“穿黄不通,千里无功”,这背后是一次次艰难的技术攻关。 本报记者在过去几年中多次来到工程现场,见证了广大建设者的汗水和干劲。 从郑州驱车到南阳,一路上南水北调水渠如一条明亮的飘带时隐时现。这是广大建设者辛劳的成果。[全文]
需要帮一把的家庭,我们不会落下
炕头,炉火正旺,火炉上茶壶里的水翻滚着,就像女主人阿瓦汗·玉素甫激动的心情。[全文]
北京人能喝上清清的水,全村人都高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南阳的淅川陶岔渠首闸至北京团城湖全长1267公里,在河南就有730公里。本报记者站在河南荥阳段,望着从南向北缓缓流过的江水,听着人们讲述一个个关于南水北调的故事,动人心弦。[全文]
既要一江清水送北方 也要一片绿水留襄阳
2002年8月,在运建立的发起下,襄阳市环保协会在市民政局登记注册,这是一个群众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民间团体,也是湖北省首家民间环保组织,唯一一家致力于保护汉江的民间环保NGO。协会的成员只有三名退休老人,运建立担任会长,她们的愿景是:希望汉江水和环境免受人为破坏,希望汉江永远“可饮、可渔、可游”。[全文]
丹江口:日夜坚守 确保水质可直饮
胡家岭监测站属于国家环境监测总站长江流域地表水监测站点,站里的水质自动监测仪器每天24小时运行,每间隔4小时自动从丹江口水库采样1次,每天监测6组数据、10项指标,数据实时上传到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网站,所有的人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情况。[全文]
“一切付出都值得”
“我们这代人,吃了很多苦。但凡事要看大的方向,一想到我们的付出能让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那么多人受益,这件事情还是值。”半个世纪前,当十余万丹江口人因为兴建丹江口水库而开始第一次搬迁时,辛喜玉还只是一个小姑娘,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于通水,63岁的她,脸上已经布满岁月留下的风霜。[全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