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进中国

两代丹江口人三次迁徙 只为北送一泓清水

“一切付出都值得”

作者:姚鹏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5-01-20

    “我们这代人,吃了很多苦。但凡事要看大的方向,一想到我们的付出能让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那么多人受益,这件事情还是值。”半个世纪前,当十余万丹江口人因为兴建丹江口水库而开始第一次搬迁时,辛喜玉还只是一个小姑娘,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终于通水,63岁的她,脸上已经布满岁月留下的风霜。

    辛喜玉所在的计家沟村是丹江口市移民史的一个缩影,她本人的命运也是一代丹江口人命运的写照。1958年,丹江口水库动工,万古东流的汉江水在汉江与其最大支流丹江的交汇处被截断,全市位于海拔162米以下的乡村、集镇、土地、房屋、山林都被上涨的水淹没,16万移民走上迁徙之路。2005年9月26日,为保证南水北调供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的库容增加了100多亿立方米,由此也形成了新的淹没区,第二次移民随即开始。从2009年起的三年里,18万移民迁往他乡,搬迁的强度和难度在全国水库移民搬迁史上绝无仅有,一些干部甚至累倒在移民工作岗位上。

    辛喜玉记得,自己家最早住在汉江边,靠种烟叶和杂粮为生。1963年,随着丹江口大坝的建设,水库水位上涨,全家从江边搬到了山上,当时,自己只有10岁。由于当时的最终淹没线并没有确定,水位一直在升高,开始是155米,后来又变成160米,水位每变一次,全家就得搬一次。常常是搬到一个地方临时搭建屋棚后不久,水位又涨了上来,不得不再次搬迁。

    1966年,辛喜玉一家和乡亲们又踏上了外迁之路,这一次,他们要彻底告别家乡,搬到襄阳的宜城。“搬家的时候,大家在家什上写好名字,用牛车拉到江边装船,坐船到大坝以后,搬运公司再用驴车运到下游。路的坡度大,驴也拉不动,一停车东西就往下掉。”辛喜玉回忆,到丹江口后,大家吃的是用大锅煮出来的萝卜饭,当时也没有餐具,小孩子们就围着锅,用手抓饭吃。

    在丹江口待了一天后,移民们又上了木筏,沿着汉江顺流而下到了宜城,再换乘班车才到了安置点。由于安置点都是临时安排的,并没有为大家准备新房,辛喜玉一家在牛棚里过渡到了秋天,才住进了用秸秆和土坯砖盖成的安置房。

    1976年,很多外迁的移民都相继回流丹江口,辛喜玉也按照父母的愿望嫁回了家乡。1983年,辛喜玉下决心自己创业,她卖过凉粉,卖过卤肉,贩过水果,贩过蔬菜,几经浮沉之后,终于在1996年选择了养殖业,现在,她已经拥有两处家庭农庄,常年养着8000多只蛋鸡,并承包了荒山,种起了核桃树。

    “哎呀,我们真是吃了太多苦,哪像现在,政策好多了。”辛喜玉感叹道。

    窗外,冬日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计家沟村新建的同心移民文化广场,广场上,村里的妇女们正在跳自己编排的《小苹果》舞蹈,这是在为村里的春晚做准备。在她们身后,则是一排排崭新的楼房。

    丹江口大坝加高带来的第二次搬迁,再次改变了计家沟村的命运,这一次的改变,是朝着幸福的方向。

    村干部介绍,计家沟的第二次搬迁始于2011年,征求意见时,大家都不愿外迁,就全都就地安置了。村里共有280多户,1072人,现在全部集中在两个安置点,一个安置点全是小高层,一个则全是单门独户的小洋楼,村民可以自己选择住哪里,小高层的优势是靠着公路,楼下有门面,小洋楼则是单门独院,分上下两层,总面积都在150平方米以上。

    记者走进村民张克秀家的小洋楼,宽敞的客厅明亮通透,屋里屋外摆满绿色盆栽,房后的车库里,张克秀的丈夫正在冲洗自己的“标致”轿车。

    搬迁彻底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也让村民们由农民变为居民,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村里的道路现在全是崭新的水泥路面,道路两侧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民们的家中由烧柴改为烧液化气,干厕也变成了水冲式厕所。村里还专门建设了人工湿地,能够通过水生植物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相当于一座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了污水排放的问题。

    搬迁前,村里的经济支柱是橘园,由于水位的上升,橘园减少了1200亩,村民们的生计成为问题。村里便结合库区的特点,鼓励村民们发展观光旅游,引导全村35户基础条件好、发展前景广、行业优势突出的农户开办各具特色的休闲旅游观光农家乐、渔家乐。村妇代会还专门组织开展农家乐厨嫂培训,为妇女们争取小额信贷政策,并根据实际需求举办妇女手工制品培训班,引导妇女们在家制作十字绣、丝带绣、毛线编织等手工制品,既增加家庭收入,也增添生活情趣。

    “搬迁以前,靠种菜,种柑橘,辛苦一年收入只有几万元,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现在不用了。”张克秀笑着说。现在,她家用搬迁的补偿款和积蓄买了辆挂车跑运输,一年可以收入十几万元。

    辛喜玉后来也经历了新一轮搬迁,由于她的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搬起来难免损失更大一些,足足花了数年时间才让自己的养鸡场恢复到当初的规模和效益。当时的她已经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于是,她萌发了一个心愿,要送一瓶家乡的清水给中央领导,一来表表丹江口人民的心意,二来也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丹江口人的奉献。

    2012年的全国两会,辛喜玉果然把一罐取自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带到了人民大会堂,在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的会场交给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李克强双手接过玻璃罐,连声道谢。

    “当时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提前找了张纸写上:‘总理你好,我是来自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一名最基层的农民代表,这次是本届任期最后一年了,2014年就要向京津送水了,那个时间我也可能就不来北京了,为了表达丹江口人民的心意,给总理送上一瓶清水,请总理放心,请党中央、国务院放心。’李总理接过水,就跟我说‘谢谢,谢谢水源地的群众,轻轻的一瓶水,礼轻情义重’。” 辛喜玉说道。

    “当时我的眼泪就出来了,背井离乡的滋味不好受,但总理的一句感谢,让我多年的委屈一下子消解了,一切付出都值。”

    记者手记

    中国人自古强调故土难离,然而,半个世纪来,因为丹江口大坝的修建和加高,丹江口人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移民。搬迁,再搬迁,移民,再移民,成为几代丹江口人的宿命。为了那北送的一泓清水,无数人的命运被彻底改变。毫不夸张地说,从丹江口北送的每一滴清水,都凝聚着移民们的泪水与汗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顺利通水,这项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的罕见工程也已基本完成,丹江口人终于不必再搬家了,移民们终于可以昂首拥抱他们期盼已久的幸福生活。让我们记住他们为南水北调所做出的一切,也祝福他们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编辑:肖婷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