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驻村第一书记“多驾马车”,施展“魔力”脱贫

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魔力”

作者:田珊檑  来源:中国女网  发布时间:2017-06-05

王志恺晚上走访贫困户。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田珊檑

    “你想学什么专业啊?”

    “兽医!”

    话音刚落,王志恺便开始打电话咨询各学校兽医专业情况,帮贫困户子女争取名额,耐心为村民讲解入学考试、入学流程等事项。他认真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为他们出谋划策。在他看来,扶贫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鼓励贫困户子女上大学或学一门手艺有利于提高整个家庭的自我造血功能。他深信,只要“土壤”肥沃了,终能开出“希望之花”。

    王志恺是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阜龙乡可任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也是海南省委统战部工商经济处的副处长。2015年7月,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主动请缨成为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缺乏农村工作经验的他,为了上任“第一书记”,搜集大量材料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无论准备多充分,刚上任的王志恺还是遇到不少难题,如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积极性不高等。经过一段时间挨家挨户的深入调研,王志恺迅速做出规划,找准症结,根据可任村的实际情况开出“处方”,抓党建,富产业、强思想、聚人心……用“多驾马车”拔穷根。经过一年多的精准施策,可任村委会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35.23%下降至2016年底的13.89%。

    抓党建的“魔力”:留下永不走的工作队

    “我们被评为五星党支部,这主要都是您的功劳啊!”

    “王书记,让老哥我亲你一下。”

    2016年2月23日,在村干部、村民为庆祝村党支部被评为县级五星党支部的聚会上,连任四届的可任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符焕南用力在王志恺脸上“么”了一口。这位年愈五旬德高望重的老书记和三十出头的驻村第一书记紧紧抱在了一起,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

    王志恺刚到任时,村党支部班子带动发展能力不强,党员普遍老化。这引发了他的担忧和思考,当“第一书记”在时,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为村子找资金、拉项目,当“第一书记”离开后,谁来继续帮村子?贫困面貌会不会回到原位?

    “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留下一个永不走的工作队很关键。” 王志恺首先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请海南省委统战部下属单位职教社到村里来进行实用农技和电子商务培训,同时带村两委成员到其他市县参观学习。其次,不断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方面是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另一方面是有“好事”让村干部去做“好人”,拉近他们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为了打造村民心中“永不走的工作队”,在王志恺建议下,可任村健全驻村工作队制度,让驻村工作队队员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在结对帮扶过程中做到“五同两公布”。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拍“全家福”,同写《扶贫手册》。公布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联系方式,公布驻村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当然村干部去贫困户家吃饭要交“伙食费”。干部与贫困户之间像家人一样沟通感情。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可任村选优配强了党支部干部队伍,可任村2015至201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白沙黎族自治县五星党支部,同时获得县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县计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产业发展的“魔力”:贫困户主动性强了

    “产业结构单一,全村没有一个直接产生效益的合作社。村民积极性不高,种田只为填饱肚子。”这是两年前,王志恺刚到可任村时的情形。

    现在的可任村实行“主、特、长、短”立体种养结合模式。主打橡胶产业,发展袖珍菇等特色产业,长期种植槟榔、益智,同时发展短期带来收益的养羊、养猪等养殖业,并通过电商平台将农特产品销售全国各地,可任村产业扶贫正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阜龙乡黑猪肉远近闻名,当地政府一直想发展壮大黑猪产业。以往给贫困户直接发放猪苗,大多因不懂养殖技术,猪仔生病死亡。了解到猪苗由贫困户散养的方式行不通后,王志恺想到了一个精准扶贫产业模式“政府+合作社+贫困户”。他决定先从可任村红岭自然村探索,引导养猪大户符运理和红岭村7户贫困户成立“白沙同心理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政府负责猪圈、沼气池、猪苗等物资,合作社统一饲养和销售,贫困户参与养殖并每年得到分红。目前,合作社已把红岭村所有24户贫困户纳入社员,合作养殖黑猪。

    “我们参与饲养,不仅获得了分红,还学到了养殖技术。以后有条件我自己搞一个养猪场。” 贫困户监督组成员符金育参加合作社后,开始计划未来的发展,并于去年底成功摘掉“穷帽”。

    “红岭村模式”初见成效,其他自然村继续推行该模式。在可任村委会白准自然村,川联合作社把10户贫困户纳入社员,集中养殖肉猪;打立村建立了黑山羊养殖基地,由专业户带动贫困户养黑山羊……

    “资金到位,村民们更加积极主动了,在当地产业能人的帮助下,贫困户迅速找到了合作养殖的脱贫路子。”王志恺说。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可任村的多个产业,如一粒粒种子,在这片古老而新生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并在村民们心灵中迸发无穷动力。

王志恺参加阿成合作社分红仪式。

    思想帮扶的“魔力”: 从“心”脱贫

    “我的双腿受过伤,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只要你想干,就会有收获。”

    符焕贺曾是可任村委会白准村的贫困户,曾经的他因腿部残疾而失去生活的斗志。他的妻子身体不好,两个幼小的孩子嗷嗷待哺,一家人时常吃完上顿愁下顿。

    针对符焕贺的情况,王志恺打起了“思想游击战”,几乎天天去符焕贺家里做思想工作,引导符焕贺参加村里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参加脱贫致富电视夜校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鼓励,符焕贺竟主动申请政府羊苗,还盖了羊圈。养羊初期,每天晚上守着羊睡觉,晚上至少起来两次查看羊的身体状况。如今,政府发放的5只羊苗已发展成13只,数量还在继续扩大。去年,符焕贺不仅摘掉“穷帽”,还被选为白准村副队长。

    现在的符焕贺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村副队长的职责,时常鼓励村里的贫困户“要有信心,要不断学习,我以前那么困难都挺过来了,你们都没问题。”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从心,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很关键。”这是王志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符焕贺的转变也再次让王志恺感受到思想帮扶的重要性。

    在王志恺看来,精准扶贫好比一道算术题,既要做好“加法”,利用农产品、劳务等多种渠道增加村民收入;也要做好“乘法”,扶持农村致富带头人,鼓励贫困户抱团发展,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倍数效应和带动作用。又要做好“除法”,除去村民“等、靠、要”思想,以及酗酒、赌博、懒散等恶习。

    平日里,王志恺积极组织村民举办文艺活动,与村民一起打篮球,一起探讨“脱贫经”,把村民从从酒桌上、牌桌上拉出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王书记,您又来了,进来喝杯茶聊聊。”

    王志恺走在村头巷尾,村民热情与其打招,满眼都是笑意。

    “拔出穷根非一日之功,产业、教育、医疗、住房等,一个不能落下,得靠‘多架马车’拉。”

    在王志恺及各位扶贫干部的努力下,扶贫的“魔力”正在可任村上演。

编辑:肖婷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