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报调查

打工子弟渴望心灵关爱

“流动之花”:请倾听我们的心声

作者:王慧莹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5-02-10

    专家对话

    对话人:“红枫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每日3个十分钟项目”负责人吴菲

    多因素导致打工子弟普遍缺乏自信

    ■ 本报记者 王慧莹

    记者:您认为,打工子弟在心理方面普遍存在着哪些问题?

    吴菲:相对来说,打工子弟通常缺少家庭的温暖,面临的是家长工作不稳定、家庭收入不均衡。这些孩子在心理上普遍表现为:缺乏自信、孤独自闭。

    记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吴菲:第一,家庭方面。流动人口是一个弱势群体,家长大多数都忙于体力劳动,家庭环境普遍不好。其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子女的教育重视不足。流动人口作为弱势人群,在城市中艰难谋生,家庭的困顿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创造力。

    第二,学校方面。打工子弟受经济等条件的制约,一般就读于专门为流动子女开办的打工子弟学校。近年来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这些打工子弟学校大部分因为办学资金短缺、办学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不足而没有获得合法办学资格。同时又由于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工资普遍偏低,流动性大,因而也缺乏一定的教学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往往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关心不够,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三,社会方面。打工子弟不是城市的原著民,也不是都市的正式居民,户籍制度引起的身份差别让他们很早就体会到社会的不公平。他们这群游离于都市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在努力寻求着适应和融入主流社会的道路,其中不乏艰辛和困苦。在社会、经济条件都相对不利的情况下,在都市奋力生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记者:您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吴菲:流动大军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打工子弟的存在是社会的必然现象。社会各方增加对他们的关注、关怀,创造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将会使更多打工子弟在其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编辑:肖婷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