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报调查

家在哪里?爸妈离我很近又很远

作者:周韵曦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4-12-10

编者按

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留守儿童群体迅速扩大。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高度关心和重视的问题,然而很多人却忽视了在经济发达、人们并不缺衣少食的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儿童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成了留守儿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曾在《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中指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统计的留守儿童的数量约为2290万人,城市留守儿童约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3.5%。

这些孩子因父母进修学习、下乡挂职、异地或出国经商或工作、工作繁忙由他人代管、单亲父母再婚后将子女交给他人抚养,或父母对子女期望值太高送子女到异地学习等原因,而悄悄形成了城市留守儿童。如何给予这些孩子们应有的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也是当下家长值得深思的课题。

廖奶奶接孙子放学。

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爱

在《最家长》杂志社任编辑的韩铭始终记得4年前一个未能处理的稿件。2010年,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女士给《最家长》杂志发来一封求助信,希望能得到杂志社和专家的帮助。虽然时隔已久,韩铭还记得那封信的求助内容:“当时的情况是,她在北京工作,丈夫在青岛工作,她的女儿从上小学起就跟着爸爸在青岛生活,夫妻双方都属于白领阶层,家里条件也不错,双方的工作都很好,所以谁也不肯辞职到对方的城市。”

求助的起因是:因为爸爸在与女儿起冲突时,失手打了女儿。

说起爸爸掌掴女儿的原因,在妈妈看来十分不能理解:上初中后,女儿开始有了爱美之心,留起了长发,但身为男人的爸爸不会打理,便要求女儿剪掉长发。最后,这次冲突以强制剪掉女儿长发而恶化。而感到不能接受的女儿,则频频提出要离家出走,去北京找妈妈。失去耐心的爸爸气急之下直接给了女儿一巴掌。

4年前,这封求助信让刚刚进入家庭教育行业的韩铭很是棘手。求助的妈妈在信中提出,夫妻俩都觉得孩子出了问题,想找专家说说孩子,或者给他们支招怎么教育孩子,但夫妻双方谁也没想要为此而换工作,一家团聚。“他们强调了彼此工作都非常好,换工作是不可能的。”韩铭告诉记者,由于一直没能找到专家给这个家庭提出好的解决措施,给求助信回复的事便无疾而终了。

时隔4年后,再想起这桩事,已深谙家庭教育道理的韩铭颇为深思:“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爱,有父爱也有母爱,长期缺失另一半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稳定的负面影响。而父母双方都不愿妥协,也让孩子觉得自己并不是最重要的。”

放学后,独自在外玩耍的孩子。

城市留守儿童情况更复杂

“我们温州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温州人做的生意遍布世界各地,而他们在忙碌自己事业的同时,往往将自己的子女交给家中亲人抚养。他们大多数人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父母之爱。”说起城市留守儿童,温州市第十一中学政教主任郑海云告诉记者,这一群体在温州是常见现象。

2010年,郑海云对所工作的温州市第十一中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初一初二阶段的所有学生。问卷结果令郑海云超出预期的吃惊。“初一初二共12个班级,400余名学生,其中城市留守学生有91名。”郑海云回忆道:“在所有留守学生中,学生单独留守的有2人,学生与父或母一方留守的有39人,学生留守在亲戚家的有14人,隔代留守的学生有31人……”她补充说:“还有少数学生因各种原因隐瞒自己留守情况或单亲情况,确切的数据一定会更高。”

“从某种意义来说,城市留守儿童比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情况更复杂,问题更严重。”在郑海云看来,由于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孩子心灵空虚、生活单调,更容易受到不良习惯的诱惑,往往会选择比较放纵的生活,比如沉迷于网吧、游戏机厅,甚至吸毒。又或者因为长期不和父母交流,在思维模式上容易走极端,多表现为不善于与同伴交往,人际关系紧张,易冲动等。

同时,郑海云发现,“留守学生大多被寄放在单亲、祖辈或亲戚身边,由于这些人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养能力或许有限,使得大多监护人对留守学生采取了过度保护的、溺爱的、过度照顾的、忽视的、拒绝的教养态度,从而形成留守学生任性、孤僻、冷漠、攻击、胆怯、被动、神经质和社会性低等性格特征。”

初一学生小陈由于母亲在监狱服刑,父亲又是个赌徒,他从来没能得到父亲的悉心照顾。他告诉郑海云,父亲手气好时,能给自己1000元,赌场失意时,就连家也不回。令郑海云心酸的是,由于没有大人管,小陈自己也不知道该如果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只是将所有的希望放在即将出狱的母亲身上。正因为对母亲期望值太高,当刑满释放的母亲出来与他一起生活小陈才发现,多年牢狱生活令母亲已经变成了一名精神病患者。由此,小陈开始夜不归宿,并在校外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在学校门口敲诈、勒索、打人,几次被抓到派出所,又因未成年而被释放。

“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虽然父母都在温州,但父母的存在等同于不在身边,孩子之所以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父亲没有负起应有的养育和教育责任造成的。”郑海云告诉记者,小陈在校期间,还经常找自己聊天,挨了饿也会找郑海云给他饭吃,但后来由于家庭原因,小陈选择了辍学,郑海云也就失去了挽救他的机会。

在校内,留守学生出现行为问题的不光小陈一人。女生小李从小丧母,由于父亲长期在义乌工作,小李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在接触中郑海云发现,小李的性格和行为特点非常男性化,不管是外表打扮还是行为表现,都让人误以为是男生。在郑海云的印象里小李“脾气很大,很急躁,粗话连篇,动不动就打骂他人,对老师极不尊重,甚至会跟老师打架,绝对是初中的‘女霸王’。”

“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及时拯救,可能连初中都无法毕业就辍学。”郑海云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社会化被看成是父母塑造学生行为的过程。尽管学生社会化的终极目标是自我控制和非外部管制,但是要想学生在道德发展中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能力、健康的道德情感、正确的道德行为,父母必须有一定程度的控制。”

在温州市第十一中学,根据学校政教处的处分信息反馈,因违规违纪而被政教处处分的,80%以上是留守学生。

“就像小李,明明行为霸道,品行恶劣,甚至跟老师打架,但她的父亲却对自己的女儿非常溺爱、纵容,即使女儿当着他的面骂老师,他也不会批评阻止、不感到歉意。正是由于家长的教育缺失、无声地支持她的恶劣行为,使得这个留守女生在三年的初中学习阶段,思想品德越来越滑坡,行为越来越失范……”也正因此,郑海云意识到,“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承担的教育责任就更加重了。怎样通过学校教师的一系列措施,让孩子们得到完整的成长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挽救小李,郑海云经常找她聊天,提醒她自己是女生,看到小李偷偷束胸,郑海云开导她:“胸部是女性的标志,你不应该回避她。”除此之外,郑海云还常常对她以“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以理服人”的做法,使小李意识到自己的理亏,并思考一下她过世母亲的在天之灵看到她这样的行为会怎么想。毕业前,这个冥顽不化的女生终于落泪了,改观后的她甚至会主动跟郑海云讲:郑老师,我知道我是女孩子了,您不用再提醒我了。

为引父母关注,自暴自弃

从问卷统计中郑海云发现,初一初二年级中,与父或母一方留守的孩子所占比例最大(39.56%),并且大多数留守的家长是妈妈。“这种单亲教育效果并不好,首先是一部分家长为了生计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好孩子,还可能因为工作上的不开心训斥孩子,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却很少。”郑海云总结道。

同时,被隔代留守孩子的比例也很高。初二男生小赵曾告诉郑海云:“没有家长在身边,我一点也不会孤独害怕,而且随便哪个晚上都可以出去玩,行动真自由。其实我现在根本不想父母回来管我,只有我卡里没钱了,才会打电话找妈妈要钱……”

苏苏与小赵有着相似的经历,父母离异后分别出国,苏苏从6岁起便被寄养在奶奶家,奶奶告诉记者,刚上小学的时候,苏苏不但听话、乖巧,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然而长到10岁,苏苏却开始学会了与奶奶顶嘴、与学校里的坏孩子为伍,成绩每况愈下。升入初中后,苏苏更是与差生拉帮结派,还染上吸烟的坏毛病。每次回家,奶奶总能在苏苏身上闻到烟味,奶奶稍加管教,还会招致苏苏的打骂。奶奶无奈地对记者说:“她慢慢长大了,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所以开始自暴自弃了,可是我始终联系不上她的父母。”

孩子们的异常表现让郑海云明白: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学业、生活起居等,而是长期缺乏父母关爱而导致的抑郁、自卑、埋怨、自私,甚至为了引起父母关注,不惜自暴自弃,成为不良少年,从而让父母感到内疚和痛苦。

甜蜜融洽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相反城市留守儿童会出现诸多性格、情绪以及情感问题。

然而,一部分父母由于自责在感情上对留守子女有所亏欠,从而尽量用金钱弥补孩子的感情,却不知道金钱不但不能代替情感,反而使部分孩子产生放纵、虚荣等情绪,随意挥霍金钱,对父母亲情也并不在乎。

不仅如此,城市留守学生也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厌学情绪。郑海云指出,一部分家长为了弥补孩子,总是千方百计找关系送红包,将孩子送进“名校”,希望孩子更有出息、考上好学校,但这种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往往令本就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放弃学习,“家长忽略了一点,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就无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特征”。

发现了留守孩子们的问题,郑海云却不敢直接同家长沟通:“孩子犯了错误,往往爸爸很暴躁,妈妈又很包庇。”她告诉记者,“只能在孩子还没有发生事情的时候把家长请来聊聊,不然家长总觉得老师在告状”。

城市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相比是否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早在2008年便有专家指出,由于户籍的差异、教育的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使得城市留守儿童又有着自身特殊的问题。

“我不要你赚那么多钱”

林女士和丈夫都是“80后”,女儿小敏是典型的“独二代”。小敏出生后,林女士的母亲以“他们哪会养孩子”为由,把孩子带回了自己家抚养。几年来,小敏都是跟姥姥姥爷一起生活,林女士和丈夫每周前去看望一下孩子。小敏告诉记者:“我喜欢跟姥姥姥爷一起玩,没有爸爸妈妈一起也没有什么感觉。”2年前小敏上幼儿园,林女士也曾尝试着把孩子接回身边,但小敏却哭闹不止、不愿离开姥姥家。现在的林女士十分苦恼:小敏的哭闹再加上姥姥的坚持,让亲子团聚变的遥遥无期。“将来我们还能跟女儿好好相处吗?我们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太失职了?早知道当初我们就自己带孩子了,哪怕苦点累点……”谈起从未建立起的亲子关系,林女士语气中全是懊恼。

采访中记者发现,家长并非不知道留守对孩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几年前,黄河钻井总公司曾邀请《最家长》前去举办家庭亲子教育讲座,讲座结束后,专家却被数十名女性家长团团围住,针对石油系统里孩子与母亲留守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一问题,焦虑的妈妈们纷纷提问:“我们丈夫的工作就是长时间在野外工作,经常半年不回家,孩子会不会有问题?我们怎么做才好?”

为了顾及家长的感受,韩铭总是很小心地“尽量避免给孩子们贴留守儿童的标签,杂志上尽量也不出现这样的词语”。这源于顾及家长的感受:“家长无法认为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归为留守儿童那一类,害怕孩子被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后,会往这类孩子的特点发展。”

然而,实际生活中郑海云发现,外出家长往往忽视了与孩子联络的重要性。调查显示,外出家长与留守子女的联络并不频繁,甚至一周与孩子多次联系的家长仅占2%,一周与孩子联络一次的家长仅占18%,66%的家长每个月仅与留守子女联系2~3次。“这些数据说明,留守学生的家长关爱与教育是多么缺失啊!”郑海云感叹道。

“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不要你赚那么多钱,我要你应酬我,陪我逛公园,玩游戏。我要你取悦我,就像取悦你的客户。你选择了让我出生,就要抱我,爱我,陪我,给我讲故事,说笑话。我不要你说,赚钱是为了我,那是你们大人为了名利,想出的谎言。”几天前,今年41岁的芝麻(化名)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篇名为《爸爸》的文章,不到5分钟,她收获了一大堆的赞。居住在深圳的她告诉记者,自己14岁的孩子和身边一大堆朋友的孩子一样,也正长期生活在父亲缺失的留守环境下,而此时此刻,自己与孩子的爸爸正在反思这一事实。

“如果能重新选择,你们夫妻双方愿意换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把更多时间留给孩子吗?”面对记者的问题,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愿意!”她说,这篇文章正是自己发自肺腑的敦促和反思,呼唤自己和身边的朋友能早日和孩子团聚在一起,“我们要一个聚在一起的家”。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袁梦佳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