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报调查

川藏线,一部跨越六十年的英雄诗篇

作者:姚鹏  来源:中华女性网  发布时间:2014-12-05

老照片里的川藏线。(本报记者 姚鹏/摄)

编者按

川藏线,始于四川成都,终至西藏拉萨。穿越四大山系、五大水系,是世界上起伏最大、海拔最高、质量最差、气温最低、缺氧最重的公路。“在雪山中环绕,在云雾中穿梭,在峭壁上行走”是川藏公路最基本的特点。

1950年初夏,张国华将军率领18军将士进军西藏,同时也拉开了修筑川藏公路的帷幕。11万筑路大军在没有任何水文地质资料,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甚至没有足够口粮的条件下,硬是靠着一双大手、一腔热血和近乎原始的工具,在鹰飞不过的山巅,在沉睡千年的冰雪世界,完成了这条人类筑路史上最伟大的杰作。整个筑路过程中,2000多名官兵把血肉之躯深埋在了雪域高原。1954年12月,川藏公路建成通车,它不仅成为巩固西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战略通道,也在西藏与祖国内地之间架起了一座团结幸福的金桥。

今年适逢川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本报记者随“川藏线纪行”大型采访团,从当年18军将士进军西藏的起点出发重走川藏线,一路寻访这条天路上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川藏线,南北两线全长3176公里,沿途攀越21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山,横跨金沙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14条,一路上,蓝天、白云、积雪、冰川、草原、森林,风光如诗如画,堪称318国道这条中国最美景观大道中的灵魂篇章。

与此同时,川藏公路也是世界上起伏最大、海拔最高、路况最险、气温最低、缺氧最重的公路。在由西向东横穿整个横断山区的过程中,爬上去、降下来,成为在这条路上行进的基本节奏,海拔高度一会儿升到5000米以上,一会儿又跌到2000米以下。除此之外,还有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塌方、洪水、地震、雪崩……川藏线,几乎集中了世界上所有的险峻。

川藏线建成以来,驻守川藏线的一代代解放军官兵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罕见的困难和险情,出色完成各项任务,累计出车100多万台次,承运各类物资500多万吨,运送人员100多万人次,行程30多亿公里,铸就了一条打不垮、冲不断、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天路一般的业拉山九十九道拐。(本报记者 姚鹏/摄)

锈蚀钢丝上的舞者

2014年10月27日上午10时,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为一名士兵召开追悼会,在四川雅安,在怒江山,在安久拉山,车队停驶,汽笛长鸣,全团官兵深深默哀,送别自己的好战友。

这名牺牲的士兵叫杨啸天,1990年9月17日生,四川雅安人。2007年12月入伍,生前为该汽车团驾驶员兼油料员。10月24日上午,当执行进藏运输任务的车队途经西藏八宿时,他感到嗓子不适,随即出现昏迷,战友们立即将他送至八宿县人民医院救治,虽经全力抢救,仍于当日12时50分牺牲。

对于杨啸天的牺牲,团长黄晓强心如刀绞,因为,21年前,在川藏线上同样的地点,他曾亲眼看见自己的老班长牺牲。

“八宿,又是八宿!21年前我还是一名战士的时候,我的老班长,革命烈士徐思平,就是在执行任务中,为救援遇险车辆英勇牺牲,长眠在了这里……我曾暗下决心,决不让任何一名战友再留在这里!但是万万没有想到,我身为一名团长,把我的战士带上了高原,却没有全部安全地带回去!”杨啸天牺牲后,黄晓强悲痛地写道。

那是1993年3月27日,黄晓强所在部队执行当年首趟进藏运输任务,车队行驶至海拔4468米的安久拉山时,一辆汽车滑落在倾斜的悬崖边。危难关头,5连9班班长徐思平自告奋勇要求将车开上路面,官兵们用两根钢丝一左一右拉住汽车,徐思平发动汽车猛踩油门,大家齐心合力拉住钢丝,瞬间将车拉上路面,可就在这时,左侧的钢丝断裂,击穿驾驶室挡风玻璃后,打中了徐思平的左侧太阳穴,顿时血流如注。深夜两点徐思平不幸牺牲,年仅23岁,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的车呢?我还想开车……”

“现在路好了、车好了、待遇好了,但是川藏线恶劣的自然环境,极端的高原气候,艰苦的生活条件,仍在无情地吞噬着我们川藏线汽车兵的青春乃至生命,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死线’!” 黄晓强写道。

是的,生死线。如果没有在这条路上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谁又能理解黄晓强心中那撕心裂肺的伤痛。

川藏线全线有90%以上的路段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高寒山区,大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一半,加上山高路险,自然灾害频生,号称“百步有险情、十里埋忠骨”。汽车兵们在这条路上执行任务,就如同常年在锈蚀的钢丝上起舞,是对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的“极限挑战”。

据统计,自1954年通车以来,负责执行国防运输任务的川藏兵站部先后有661名官兵牺牲在这条“生死线”上,1830余人受伤致残,3000多人留下终身疾病。许多老兵回想起经历过的种种危险,依然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每一次经过有战友牺牲的地方,我们车队都会长鸣两声汽笛,撒几根烟。”该团三级军士长李小钢说,几根香烟,两声汽笛,是汽车兵祭奠战友的方式。

“我恨川藏线,但我又热爱这条线,这条线连通着内地与西藏,维系着藏汉民族团结。这条线赋予了我们崇高的使命,锤炼了汽车兵钢筋铁骨般的意志!”黄晓强的话,无疑也是更多川藏汽车兵的心声。掩埋好战友,擦干泪水之后,只要部队一声令下,他们又会毫不犹豫再次出发。

在康定兵站采访时,记者遇到了该团军械修理所所长高聚军。今年50岁的高聚军1984年入伍,自参军起就一直在川藏线上,算上这一次已经是第160次进藏执行任务。由于兵龄已满30年,今年部队给高聚军下达了退休命令,可出于对川藏线的热爱,他主动向组织要求,在退休前随部队最后走一趟川藏线,再感受一下川藏线的变化。

高聚军自豪地说,自己的独生儿子高铭现在也在川藏线上当汽车兵,而且就在自己当年所在的连队。“儿子参军是我的主意。老话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既然在这里当汽车兵,不上川藏线肯定要后悔一辈子。”

高原上的绿色奇迹

 

尽管以内地人的眼光来看,行走川藏线依然充满风险。但在川藏线军人眼里,现在的条件已经比以前不知好了多少倍。

首先是路。从前的川藏线全线都属于无等级的简易土路,走起来飞沙滚石、险象环生。现在,川藏线的柏油路面已占80%,年通车时间由不足5个月提升至11个月,路面平均拓宽2米,行车速度提高3倍。

然后是车。早些年,一个车型至少用10年,而且车况很差,甚至创下了一辆车跑一趟换98次轮胎的纪录。2000年以来,车辆几乎每两年就更新一代,还配备了专门研制的高原型运输车。

再就是指挥手段的变化。从前,汽车抛锚了,得请过往车辆带纸条传信,戏称“鸡毛信”。近年来,川藏兵站部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数字化川藏线”,研制开发集卫星定位、通信、网络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川藏公路军事运输指挥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对远程目标的实时动态指挥。汽车部队配备大功率车载电台、车载对讲机,指挥管理网络可直接指挥到单兵单车。

路况、车况、后勤保障以及科学的管理制度的逐年完善,给川藏线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要保持川藏线这条大动脉的畅通,依然离不开沿线官兵的长年坚守。如果把在川藏线上执行运输任务比做一场世界上最艰难的拉力赛,那么设立于沿线的20多个兵站便是不可或缺的“加油站”。为了让保障工作更有力,服役其间的1000多位官兵,在这世人公认的“生命禁区”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奉献。

1953年冬,川藏公路即将全线贯通之际,川藏兵站部几名战士在二郎山下搭起了窝棚,他们支起一口铁锅,给过往车队烧水煮粥,袅袅炊烟中,川藏线上第一个兵站——烂池子兵站便诞生了。战士们每天天不亮就钻进茫茫林海中砍柴,回来后马上烧水做饭,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为的是让远征的汽车兵能有个落脚的地方,能够吃上一顿热饭。

此后的60年里,一个又一个兵站相继在川藏线沿途建立起来。随着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强,兵站的条件也逐步改善,烂池子等兵站早已退出了部队的序列,然而,一代代官兵艰苦奋斗的精神却依然没有改变。

在高原驻扎,最稀缺的就是绿色。在高海拔地区,一年之中大多数的时间里,世界的颜色只有单调的白色,黄色和褐色——白色是雪,黄色是土,褐色是石头。

邦达兵站海拔439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15摄氏度以下,冰雪期长达6至7个月,空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7%,是川藏线上冰冻期最长的兵站。然而,走进兵站,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绿意:营区里树木挺立,大棚内瓜果茂盛,兵站的阳光棚里更是温暖如春,高原充足的阳光穿过透明的采光板倾泻而下,把热量留在保温良好的棚内,官兵们种植的大量植物枝繁叶茂,置身其中,宛如身在高原绿洲。兵站站长李才林介绍说,是兵站几代官兵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让这“生命禁区”充满绿意。

1961年,邦达兵站建站之初,营区周围寸草不生,于是,种活一棵树便成为一代代兵站官兵的夙愿。1998年,时任兵站教导员的蒋天斌从内地带了几株耐寒抗旱的杨树、松树和红柳树苗,种在兵站的半地下温室里。虽然这批树苗最终夭折,但官兵们毫不气馁,连做梦都在想着怎么把树种活。2000年,在四川农业大学专家的帮助下,兵站官兵反复实验,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恶劣环境对树木成活的影响,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成功让一棵棵树苗在“生命禁区”生根发芽。如今,几代官兵已成功种活3000多棵白杨、柏树和高原红柳。2003年,兵站官兵又挖开1.5米厚的冰冻层,刨出了1000多平方米的半地下温室,建起了蔬菜大棚,种下白菜、油菜等10多个品种的新鲜蔬菜,并在大棚边养起了生猪和鸭子,在高原上创造出一个绿色的奇迹。

海拔4200米的荣许兵站并不是川藏线上最高的兵站,但由于夹在觉巴和东达两座大山之间,这个并不起眼的应急保障兵站,却成为川藏线上条件最艰苦的兵站,每年冬季,兵站四周大雪覆盖,也没有军车来往,陪伴官兵们的只有寂寞和严寒。加上这里霜冻期长,很难种出新鲜蔬菜,更难养殖家禽家畜,长期的营养缺乏和恶劣的高原气候,让兵站官兵不同程度存在嘴唇发裂、指甲发白、双手发紫、脱发等身体反应。

兵站指导员廖扬是2008年从重庆大学毕业入伍的国防生。到兵站任职后,廖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官兵的生活条件,他带领战士们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盖起蔬菜大棚,硬是在一年内种出了15个品种的蔬菜。而这背后则是他对家庭的深深亏欠。结婚后,妻子不止一次劝他调离兵站回到内地,但每次都被廖扬坚定地以“战士离不开我”为由拒绝了。今年6月,廖扬的儿子出世,他还没等孩子满月便又回到川藏线。“真的很想抱抱他。但没办法,部队需要我,既然穿上这身军装,就要负起这份责任。”

在一代代兵站官兵的努力下,现在,川藏公路沿线的兵站都已变成了高原上的“小江南”。一路走来,在康定,在然乌,几乎所有高海拔的兵站都建起了春意盎然的阳光棚。不少兵站还在阳光棚内开辟了阅读区,休息区,运动区,让路过的官兵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放松。

陈丹丹和余兵兵一家三口。(本报记者 姚鹏/摄)

爱能超越千山万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然而,一对情侣如果生活在川藏线的两端,见面的机会比分隔在长江两头还要少。

在扎木兵站医疗所,记者遇见了护士陈丹丹,她的丈夫是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教导队助教余兵兵,夫妻俩都是“80后”,同在川藏线上服役,却一个在四川,一个在西藏,两人结婚八年,也分居了八年。

陈丹丹和余兵兵相识于部队的集训教导队。离开教导队后,陈丹丹自愿到位于西藏波密的扎木兵站工作,余兵兵则被调到位于成都蒲江的汽车团,两人中间相隔了1500公里的崇山峻岭,单程就要走四天,一年也见不到一次面。有一次,余兵兵执行运输任务经过扎木兵站,就住在医疗所的隔壁院里,但由于部队执行任务时有严格的规定,不许随意走出营门,只好爬上院子的墙头和陈丹丹相会。

2010年,陈丹丹怀孕了,由于高原缺氧寒冷,她不得不回到内地保胎,就在胎儿7个月大时,陈丹丹突然大出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此时,余兵兵正在率队执行重要运输任务,接到电话,他急得偷偷哭了一场,擦干眼泪后继续带领车队前进,等到完成任务回到家中,陈丹丹已经产下了只有4斤重的儿子。看到死里逃生的母子俩,这位刚强的北方汉子泣不成声。

儿子出生后,在雅安由陈丹丹的父母照料,一家人由两地分居变为三地分居,全家团聚的机会就更少。陈丹丹每次回到内地休假,如果赶不上余兵兵的假期,只能把时间平均分配,和丈夫待几天之后,再匆匆忙忙赶去看儿子。直到今年儿子过三岁生日,一家人才照了第一张全家福。

“离开时,儿子不放我们走。”谈起当时的情形,陈丹丹不由泪如雨下。“可我就是舍不得离开部队,就是喜欢这身军装。”

在川藏线上的军人当中,像陈丹丹和余兵兵这样的家庭比比皆是,成家的九成是两地分居,有小孩的,孩子多数跟爷爷奶奶长大,一家人两地甚至三地分居。 面对这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许多人干脆把家迁出了热闹繁华的大城市,全家人来到高原扎根。

然而,川藏线军人牺牲“小家”,忍受分离的背后,其实是他们对祖国,对川藏线这个大家庭的大爱。通过采访,记者看到,官兵们视沿线各族人民群众为兄弟,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军民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如果说对亲人的眷恋能穿越时空的距离,这种无私的大爱,更是超越了川藏线上的千山万水。

西藏墨脱县地处雅鲁藏布大峡谷,每年封山期达到8个月,当年连一条完全意义上的公路也没有,闭塞的环境使当地群众就医非常困难。

从1994年开始,驻守在林芝地区的解放军第115医院每年向墨脱派出医护人员,为当地人民送医送药,培训医务人员。通往墨脱的115公里骡马道沿着悬崖绝壁延伸,有的路段宽仅20厘米,途中要翻雪山、涉激流、攀峭壁、过沼泽地,还有塌方地段和令人生畏的蚂蟥区,但从来没有一名医护人员中途退缩当逃兵。抵达墨脱后,这些医护人员还要徒步或骑马对59个自然村进行巡诊,有的巡诊点远达100多公里,但他们硬是走遍了墨脱的村村寨寨,创造了无数生命救护奇迹。如今,在墨脱,“115”这个名词已成了“医生”或“医院”的代名词,在当地人民的心里,穿着白大褂的解放军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就是高原上的生命守护神。

在武警交通二支队养护的川藏线路段,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他们修路架桥、扶贫帮困、兴教助学、造福人民的佳话相传。

朗秋村曾是波密县最贫困的乡村。村前,一条湍急的河流挡住了去路,只能靠一座简易木桥出行。每到河水暴涨的季节,木桥就成了危桥,时常有家畜掉进河里被冲走,村民们每次出行都胆战心惊。2009年,二支队官兵义务为他们架桥,施工期间,村里人纷纷把家里最好的酥油茶、青稞酒拿来送给官兵。大桥建成通车那天,村民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拉着官兵的手跳起“锅庄”,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大喜事,还特意为这座桥取了一个寓意深长的藏语名字——“妈妈桑巴”(爱民桥)。

这样的故事,在川藏线上可谓不胜枚举。这些年来,沿线兵站把多年来试验探索的高原蔬菜栽培和果树嫁接等科学种养技术全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驻地藏族群众。除此之外,川藏兵站部还先后与川藏公路沿线19个乡镇、32个村社、50所学校及25个医院、卫生所签订爱民助民协议,开展共建活动,为群众赠送图书上万册,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赠送50余万元药品。在兵站部的帮助下,30多个村寨走上了致富之路。

后记

在千里川藏线上行进,无疑是一次值得铭记终身的心灵净化之旅,面对绵延高峻的群山,仰望洪荒初开般的星空,聆听那些悲壮激昂的故事,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思考生命与信仰的命题。

其实,这个命题在川藏线军人那里早已有了答案。川藏线通车60年来,在这条西部奇路上,一代又一代官兵以苦为乐,与险为伴,与遮天蔽日的风雪搏斗,与突如其来的塌方抗争,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托起这条祖国西南的生命通道,用灵与肉、冰与火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他们的胸怀如同雄伟的雪山,质朴而纯洁;他们的意志正如盛开在悬崖上的格桑花,坚韧且顽强,他们的勇气犹如滔滔的金沙江水,无所畏惧,永远向前。而他们信念的来源,正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信仰。

“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这三句话正是对川藏线官兵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无论岁月如何流逝,世事如何变迁,川藏线铸就的这“三不倒”精神都必定不会失落,将永远留存在人们心间。无论是现在和将来,它都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激励着后来者在这条路上一往无前。

编辑:袁梦佳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