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财经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

标签:财经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田梦迪

    “新质生产力之‘新’,是创新,就是要通过颠覆性的关键技术实现科技创新。”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怎样发展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领域代表们关注的话题,女代表、女委员们围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智慧农业、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热烈探讨。

    种业发展向“芯”而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涉及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内容,还提出要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这对我触动很大。”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农科院畜禽研究所所长陈淑芳扎根宁波象山县海岛30余年,创新探索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今年参加全国两会,她带来了《关于支持浙江创建国家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关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

    陈淑芳带头培育出的白鹅新品种,生长速度更快、肉质鲜嫩和抗病能力更强;探索推广“水禽岸养”“海水养鹅”等新途径,解决白鹅养殖场地限制;创新“种草养鹅”“稻田养鹅”“林下养鹅”等新技术,综合利用农业空间进行立体开发,降低饲料成本。来源:宁波市人大

    智能设计育种是在重要育种性状调控网络深入解析和育种元件挖掘基础上,基于生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智能预测模型,设计和模拟最佳基因型,通过生物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精准高效定向培育新品种。

    “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关系到国家安全,建设国家智能设计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具有重要意义。”陈淑芳表示。

    2022年,我国农作物种子出口额达2.6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10%。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种质资源库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种业专利数量升至世界首位,生物育种关键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种业发展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有效保障了我国农业生产用种需求。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种业企业“走出去”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王春秀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制种企业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对我国制种企业‘走出去’的行业指导。”王春秀说,相关行业部门应聚焦国际种业市场发展,加强对我国种业“走出去”的布局研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指引,引导企业平稳有序开展国际市场开拓,有效规避境外发展风险,促进企业“走出去”行稳致远。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院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沈艳芬带着“硒”望的种子——堇叶碎米荠奔赴全国两会,她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三农”工作等内容,建议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沈艳芬建议,加快推进“一岗六站”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武陵山农业种质资源库,建成恩施州首家院士工作站,充分整合资源,深化科企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的科技引领示范基地,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建立起更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基层农业科研大有可为!”沈艳芬坦言,作为技术创新的末端和成果推广的前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她表示将时刻谨记人大代表身份,继续带领州农科院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做出科研贡献。

    数智化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数智化是主攻方向。

    种质资源信息、表型数据、基因型数据等育种大数据是构建智能设计育种算法、模型的基础原料。陈淑芳在工作中发现,虽然我国育种科研单位和企业积累了大量育种数据,但存在标准不一、分散存储、利用不足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智能设计育种核心技术攻关。

    “建议依托育种领域专业机构牵头组建中国育种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基于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推动我国育种数据的高效集聚和综合利用。”陈淑芳表示。

    数据要素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早已渗透在全链路。“目前广东农业领域已推出高州荔枝AI、肇庆兰花AI、徐闻菠萝AI,对产业链上各环节大有助益,农民有了随身技术指导,采购商获取供应商资源、生产要素资源更便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扎根农业14年的全国人大代表黄秀芬建议,在广东省推行一县一AI,推动广东省成为全国农业AI先行省,支持韶关市成为农业AI先行市。

    此前经过调研,黄秀芬发现目前部分地区还存在农产品信息系统不健全,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为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提供支撑?她举例称,例如用人工智能助力农业生产、优化物流运输路、强化仓储管理等,粤北农业一定“种得好”“卖得好”,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与地方经济、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初露端倪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已初步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能。为此,黄秀芬建议,加快建设全国农产品数字供应链平台,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协调顺畅,通过信息的参与和共享,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整体优势和整体效益。

    作为一名扎根在田间地头的“新农人”,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淑娴带来的建议是鼓励稻田种养循环模式,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一块水田,先养一季小龙虾,再种一季晚稻,并且在稻田里养鸭,从而实现“一田三收”。这是田淑娴带领合作社的社员们经两年多时间探索出的“稻虾鸭”种养模式,每亩产值最高可达6000多元。与此同时,她正在探索“稻虾鳝”“稻虾莲”等多种种养模式。

    田淑娴深知,技术和效益是农户们最担忧的事,也是阻碍稻田种养循环模式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她将“支持生态低碳技术研发及推广转化”写进了建议里。

    “我发现有许多因为风险意识不强而受到损失的农户,其实是可以规避损失的。”田淑娴建议,搭建农业保险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业基础数据、灾害风险数据统计,整合农业、财政、气象、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信息资源,科学服务农民,为乡村振兴事业保驾护航。

    科技投入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农”新质生产力从哪里来?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艳建议将农用微生物发展成为农业新兴产业,让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刘晓艳团队研发的一款微生物杀螨剂,以5000万元实现成果转化。她建议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能力支撑,推进包括农业微生物在内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重大设施工程建设,让农用微生物成为撬动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杠杆。

    “此外,还应加大农业绿色投入品尤其是微生物产品的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刘晓艳表示,随着农药用量持续减少和农业生产绿色化水平的不断加强,为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要加强生物农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项目资助、平台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科技创新对实施农业强国战略的支撑。

    科技让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新质生产力给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青岛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王倩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收益”的建议。今年38岁的她,是小有名气的“草莓能手”。“每次被人问在农村研究高科技能干啥,我都会骄傲地说,种草莓处处用科技。”

    ▲ 田淑娴将50亩田地作为养殖技术研发试验田,对每一块稻田进行标记,定期记录当地天气、水温和水体环境。通过推行“稻虾鸭”复合种养新模式,科学配比饲料,她养殖出来的小龙虾、生产的稻米品质和产量都比传统模式高出几成。来源:网络

    曹村草莓专业合作社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大大节省了土地成本,一亩地的种植量相当于过去的六七亩,产量也大幅增加。大棚内还有一套智能控制系统,能根据温度、湿度变化精确调控通风取暖情况,确保草莓生长在适宜的环境里。

    近年来,合作社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农科院等单位建立产学合作基地,共同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王倩介绍,他们通过低温控制促进花芽分化的方法,研发了超早熟无公害草莓栽培新技术,实现草莓提早两个月上市;还从浙江引进了草莓气雾化栽培技术,单位育苗数量达传统方式的5倍。

    手握7项国家专利新技术,王倩科技兴农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如今,合作社规模已发展到200多户,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社员年收入从每亩约3万元增长到6万元左右。

    要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高春艳深有同感,她说:“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迫切需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绿色发展水平,让科技进一步助力农业产业加快发展。”

    高春艳认为,农业科技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劲引擎、根本动力和战略支撑。她建议增加农技推广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加大推广应用环节的人才培养力度。


  • 分享:
  • 编辑:徐阳晨     2024-03-22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