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公共栏目 > 女网时评

粗暴的“情绪化”要不得

标签:女网时评 | 来源:中国妇女网 | 作者:滕云

□滕云

一个“滚”字,换来了河北平山县政法委书记的停职。据说该书记以为收到的是诈骗短信,对骗子,“滚”不是正常操作吗?是正常,而且还半夜三更的骚扰,正常人都会无名火起,一“滚”了之。但我还是认为,停职是对的。书记停职恰恰是一种预防性保护。因为,被气得一“滚”了之的那晚,他是因为“情绪化”,把一封群众申诉信,看成了电信诈骗。至于此案之外的爆粗,就很难拿冤枉二字搪塞了。所以媒体有言:“任何时候,都要检视自己一言一行,葆有一颗爱民之心”,信哉。

生活中,更多的画面是群众对群众的“情绪化”。而若一方群众因为职业或岗位被赋予了某种权力,这个“情绪化”同样会变成比“滚”更粗暴的表现形式。比如四川达州一所学校,两学生因为学校不准带牛奶入校,蹲在校门口一口气喝了11盒牛奶,共计2750毫升。这固然证明了安保执行校规一丝不苟,但这个画面,毕竟令人不舒适,背后原因,也并非令人暖心。在搁置校规合理与否的前提下,我只想说,肯定有比这个画面更能让人接受的处置方式。同样的前提下,肯定会有不同但效果更好的结局。

同样的画面发生在江苏南通。网传视频显示南通一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将老人从车上拎起摔在地上,动作粗暴引发网民关注。南通警方16日发布警情通报称,15日该市开发区小海街道城管协管员吴某在管理流动摊贩的过程中,对被侵害人张某实施了故意损毁财务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吴某行政拘留15日并处罚款1000元。

面对类似“情绪化”事件,可以看到,手机字库里的“滚”和肢体语言上的“滚”,都存在粗暴的情绪,影响着普通人之间的关系。要从根本上根除这类现象的发生,要从让执法者改掉粗暴执法的情结做起,从体念一个学生和一个摆摊老人做起。

  • 分享:
  • 编辑:刘昱卓     2021-09-16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