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专题 > 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 > 战“疫”学起来

从教育焦虑到童年恐慌

标签:战“疫”学起来 | 来源: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时下,一个新的名词“教育焦虑症”受到关注。其实,教育焦虑的背后,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忙乱和慌乱由来已久,甚至造成孩子的“童年恐慌”。面对成长,家长和孩子原本可以更从容。

1.我们要关切 孩子十年二十年之后

今天,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来发展,于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当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期望不一致时,多数家长会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服从大人的意志,有时甚至会采取强迫的手段,由此造成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情感对立的事例屡见不鲜。

提及成绩和兴趣,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才是头等大事,甚至是终身大事,等考完学再去发展兴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也不迟。其实这是误区。兴趣的产生是大脑发育的结果。很多情况表明,过了这个发展阶段,兴趣就会减弱或消失。

如果孩子的兴趣与升学考试的课程不一致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感到困惑的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只要孩子的兴趣是正常的健康的,就应当鼓励孩子自主发展。道理很简单,考学是人生一个阶段要做的事情,而兴趣则是陪伴人整个一生的。没有兴趣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人生。当学历证书成为许多人的共性以后,兴趣和特长就成为一个人社会存在的价值了。如果孩子有了独特的社会价值,也就不存在如何和别人竞争的问题了。

今天我们的教育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其实我要说,人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是人的本能。如果你不承认这一点,你就无法理解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进程。

不少家长和教师常常以为,没有知识就谈不上创造。其实这个逻辑应当反过来,不是有了知识才能创造,而是因为创造才能产生知识。学习中的探究活动就属于创造。通过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我们过去做过一项教改实验,提出了若干理论前提假设,其中第一条就是:创造是人的精神需求。这个观点的另一种表述是:创造使人感到幸福。好奇心、创造欲望及一定的创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创造力需要保护和激发。任何人在其痴迷的领域中都可能是天才。我们应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领域,制定多样化的、符合其个性特征的教育计划。忽视个性差异、强迫学生按照统一的既定方式和途径发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生活中扼杀孩子创造力的事情太多了。孩子创新的想法在我们很多家庭中都难以得到理解和支持。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天生具有创造能力,而孩子经过我们的教育后失去了创造能力,那肯定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孩子从来就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还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共情是人类的本能,孩子很小时候就能读懂大人的喜怒哀乐,能够理解别人;如果孩子过于自我,过于任性,那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规则意识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做游戏时都会自动遵守游戏规则,甚至会创造规则或公约大家共同遵守,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没有人愿意和他(她)玩,他(她)就无法融入群体,融入社会。如果孩子随着年龄增长没有了规则认识,那一定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出了问题;还有,责任感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天生就会呵护小动物,同情弱小,如果孩子长大了缺少责任感,缺少人性,缺少同情心,那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要从家长身上查找原因;喜爱运动也是孩子的本能,这是人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的需求,如果孩子没有了运动的习惯,不喜欢运动,成为“小胖墩”“小土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有缺憾。

有许多学校校长和教师都感到,今天学校教育有很多工作,都是在弥补家庭教育造成的缺失,或是在纠正家庭教育造成的偏差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学习知识的问题,主要是在人格、不良习惯和社会性缺陷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我说,孩子身上的许多问题都出在我们成人身上。

如果说,孩子天生就具有这么多的能力,是不是就不需要教育了?恰恰相反!尤其是家庭,对下一代的教育有永远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常和家长讨论一个问题:孩子进同一所学校上学,在同一个班里学习,教课的是同样的老师,学习的是同样的课程,参加的是同样的活动,也就是说,在学校的学习经历几乎相同,但为什么10年、20年、30年后的发展有那么大的差异?这恐怕只能从孩子的家庭来查找原因。

许多家长送孩子来学校时都习惯说,“孩子交给你们了。”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家庭教育常常会出现问题。

作为教育者,教师尤其是家长,我们有责任精心呵护孩子的天性,发展他们基于遗传带来的各种能力;我们有责任为孩子打开更宽广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产生更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们有责任对于孩子身上表现出的创新和开拓精神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创造过程中享受到快乐与幸福;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善良的人性和利他的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自然而和谐地融入社会;我们有责任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等。

当然,我们更要细心地察觉,及时有效地对孩子出现的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矫正。孩子尽管从遗传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天性和本能,但是,正如西班牙哲学家萨瓦特尔所讲:“……丰满的人性,向来都不是由简单的生物学基因编程所决定……我们是为成为人类而出生的。生物学上的人类定义之后,还需要加以确认——靠自身努力和与他人相处的关系来赢得第二次诞生,并以此确认第一次生命的意义。我们本该生而为人,但却只有依靠他人人性的感染和我们自己不断取得的进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类的本质有时是靠自然的生发,有时则是靠用心雕琢……成为完整的人,永远都是一门艺术。”

人是会主动追求幸福的动物。当然,人类对幸福内涵的理解要比其他动物丰富而深刻得多。顺应天性或发挥本能的行为会使人感到幸福。而顺应天性和促进人本能的发展就是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这是“好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因势利导、顺应天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应当细心地去发现“势”,精心地去“导”。

今天家长的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唯恐被别人家的孩子超过,认为一旦被别人超过,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家长真正应当考虑和担忧的,不应当是孩子会不会输在了起跑线上,因为输赢从来都不会在起跑线上评判,而是要想想,孩子在跑完一万米、两万米以后会不会掉队,在10年后、20年后能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一个人不被社会淘汰的关键,不是看当年上的是什么学校,不是看当年在学校考试中得了多少分,因为很多知识考完就很快被遗忘,可能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不再提及,许多书本知识可能很快就会过时———而是要想想,孩子应当成为怎样的人,孩子有没有终身学习的热情和必要的学习能力。在未来一个许许多多的人都拥有了文凭或证书的社会里,怎样才能让已经长大了的孩子仍具有存在的价值。

(文:刘长铭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该文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言编辑整理。)

2.呼唤儿童友好的价值观

多年前我就发出过一个呼吁:警惕童年恐慌。

童年恐慌,指的是,当儿童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时,因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较持久、较强烈的焦虑心态。近年来屡见报端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其悲剧的成因实际上就缘于童年时期的恐慌。而在童年恐慌的背后,其实是父母对教育的恐慌。所以,父母的心态对孩子影响巨大,父母淡定则孩子淡定,父母恐慌则孩子恐慌。

因为恐慌的状态让生命难以生长,甚至被扭曲和毁灭。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了将近30年,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童年恐慌的现象在这几十年持续不断,甚至有增长的趋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从1999年开始做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跟踪研究,每五年做一次研究,现在做了20年以上。1999年初次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的比例是46%,10年后这个数据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到了80%。

这样一种状况令人不安,反映的是家长普遍的焦虑心态。给孩子优质的教育,是父母正常的期待,但父母对什么是优质教育的理解却存在很多偏差。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了一项调查:父母评价孩子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数据显示,70%以上的孩子回答的是“学习成绩”。父母不仅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还希望孩子考试成绩考到班级前15名,这样的家长比例占调查总数的一半以上。家长期望孩子上名校,必须成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否则就认为孩子没有前途。

与童年恐慌和父母恐慌相伴随的一些观念在社会上流传。曾经出现过这样的观念:如果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他就会有一个悲惨的中年和老年。中国的家庭教育近些年取得历史性的进步,许多父母在觉醒中,也有大量勇敢而有智慧的实践,确实取得很多可喜的突破。但是各位若是冷静观察会发现,中国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家庭教育的学校化、知识化。家庭变成了学校,家长变成了老师,关注点集中在学习上、技能上,这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

我一直在倡导,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一个孩子生下来既需要知识教育,更需要生活教育。把这两种教育完整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撑配合,才会养育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孩子。

我们需要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一直没有停止,有很多大幅度的改革。但无论教育系统如何改革,我们对家长的影响和引领都是极其重要的。这种引领是要家长们认识到、回归到教育的规律,了解孩子科学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

再谈一个核心的观点,什么样的儿童观、教育观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毫无疑问一定要从儿童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人具有的潜能。天才是选择了适合他的道路,蠢材就是选择了不适合他的道路。好的教育让人获得自由、获得幸福、获得自己潜能的实现,把潜能变成现实,这是教育的本质。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潜能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儿童教育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

在这个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就是要树立儿童友好的价值观。儿童友好的价值观是什么?联合国1996年为了实现儿童的权利,提出了一个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倡导,全世界都在推行这个理念。

儿童友好的本质是儿童优先,儿童的利益最大化,就是要促进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这是最根本的原则。回到儿童本身我们会发现,儿童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潜能、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愿望。但有调查发现,认真学习过儿童保护相关法律的中国家长不足一成。家长们对孩子的高期望、高压力背离了对儿童的了解、对儿童的尊重,是对儿童权利的一种忽视或者剥夺。

所以,我呼吁家长树立儿童友好的价值观,因为只有当家长的心态改变以后,孩子就可以获得自由的空间,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

(文:孙云晓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该文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言编辑整理。)

3.读懂孩子 走出焦虑

“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这是近两年家长们在微信朋友圈中常见的“调侃式自嘲”,其实也反映了作为父母内心焦虑的状态。

为什么会有教育焦虑?焦虑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存在过高的期望,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盲目攀比,当现实和理想不符时,焦虑就发生了。

另外一方面,这些家长很担心孩子的未来,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没有科学的方法,所以常常为孩子的各种事情而担惊受怕。比如,很多父母为了让自己“有面子”,不断地给孩子的学习加压,盲目为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还有,当孩子不学习、不听话时,家长常常压不住火;很多家长加入了各种教育群,希望找到育儿的“一招鲜”,找到提高孩子成绩的“金科玉律”;还有的家长总害怕孩子未来没有出路,总以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好了。总以为孩子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成绩越好。特别是妈妈,孩子只要坐在书桌前,她心里就踏实,反之就不行;还有的家长评价好孩子的标准依然是学习成绩好和乖巧听话。所以,在许多父母的心目中,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同时也决定了父母的人生……这些都是中国家长焦虑的表现。

还有,许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什么阶段培养什么能力,学什么不学什么缺乏科学认识,他们也不知道孩子的成长需求,所以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总之,这些家长对教育没有科学理性的认识,有时候甚至是缺乏常识,导致焦虑的蔓延。疫情防控期间发生了大量的亲子关系冲突,还导致了大量的悲剧,也和这种因焦虑导致的不良亲子关系有关。

2018年,我和我的团队发布了一项《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报告显示,有15.4%的四年级家长和9.9%的八年级家长“从不”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有17.4%的四年级家长和14.4%的八年级家长“从不”允许孩子表达与家长不同的观点。

如果家长真的理解自己的孩子,懂得教育规律、亲子关系和谐的话,这种焦虑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如何读懂孩子?

要读懂孩子,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比如,0到6岁的孩子需要学习什么?0到6岁,是一个孩子最可塑的时期,这个阶段,家长重视早期教育没有错。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没有错。但问题的关键是,家长要让0到6岁的孩子学什么?我认为,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比如,感知觉的能力、动作能力、语言能力、基本的认知能力比学知识更重要。

有时候我们会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爸爸妈妈没有学家庭教育,却能将我们教育得好?”主要因为恐怕就在于,当我们在0到6岁时,恰恰是在自由地玩耍,相当多的运动中成长的,各种基本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才是真的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早期教育。而大量的研究也证明0到6岁的孩子需要自由地玩耍,其中每天要保证2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

我再举一个青春期成长的例子。提及青春期,一个关键词就是叛逆,这其实是对青春期的偏见与误读。但当我们科学地理解了青春期后,就理解了恰当的叛逆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什么都不用管。”这句最能体现中国式育儿焦虑的话,却是最不能get到孩子内心需求的。所以,我们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读懂孩子,要反思自己的育儿观。在育儿观上,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有很大不同。中国很多父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成绩单”,孩子做得好不好,关乎自己的面子。正因为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会对孩子有更多的控制。

我的建议是: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比单纯成为学习上的超强者更重要。因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在一路跌跌撞撞中成长的。假如我们读懂孩子,不会让孩子的成长变成学习、吃饭、睡觉的循环,而是将孩子当做成长中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允许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创造,相信他们会有无限的潜能,让他们的成长历程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文:边玉芳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该文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言编辑整理。)

  • 分享:
  • 编辑:黄威     2021-01-01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