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女主角

《巾帼兴农人》栏目:

张静:科尔沁草原上发“牛”财

标签:女主角 | 来源:中国妇女网 | 作者:王永钦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和记者谈起救助的几个孩子时,张静还是忍不住有点哽咽。她说:“这么多年来,我前前后后救助过32名困难孩子,有的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每当想起她们各自家庭的不幸遭遇,看到如今的变化,自己还是很有成就感,也有点小激动。”

从卖饲料的小白到畜牧企业“领头羊”

1977年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大草原的张静,是通辽市人大代表,库伦旗骏峰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26岁的她开始创业,经营沈阳禾丰饲料、科翔饲料。如今,她旗下有两家养殖专业合作社、3家养殖服务中心和15家直营店。

张静最初是卖饲料起家的。那会儿年轻,饲料行业鱼龙混杂,掺杂使假,劣质饲料会导致牲畜营养不良甚至死亡。为了打出自己的品牌,她带领员工逐渐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检验销售台账制度。她亲自验货、收货,对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严格把关,并把每批货品的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都录到进销台账中,使每件饲料都能追本溯源、有据可查,从根本上避免了过期劣质饲料流到顾客手里。

因为诚信,回头客越来越多,张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站稳脚跟,并踏上发展的快车道。

“在跟养殖户接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养殖户因为品种选取不当、科学饲养技术能力不足、疫病防治不到位,导致养殖成本增加,最终结果是养殖效益不高。有的奶牛三五年不下崽儿,养殖户大多单打独斗,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饲养、规模化模式。”张静说。

从2015年开始,张静先后在库伦镇、茫汗苏木和六家子镇几个嘎查,组建了两家养殖专业合作社和3家养殖服务中心,为当地养殖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肉牛疫病防治服务。逐步探索出“企业+养殖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

张静为当地养殖户精选优质牛源,保证养殖品种和质量。利用自身经营饲料的优势,为大家统一提供成本价饲料,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她还统一了销售渠道,解除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张静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我们企业花钱,从内蒙古民族大学畜牧学院,聘请了3名畜牧专业教授和博士后,免费为养殖户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给养殖户建立档案,随时为养殖户保驾护航。”

一次,库伦镇团结村袁志斌家的牛得了瘤胃胀气,眼看就不行了。张静连夜到通辽市接来专家,及时给牛做了瘤胃切除手术,帮助老袁挽回了两万多元经济损失。

2017年,张静带着186个养殖户前往山东、辽中等地,考察学习肉牛养殖基地。近年来,她在旗内免费组织肉牛养殖技术培训230场次,直接受益9.8万人次,先后扶持培养了260名技术服务人员,带动了库伦旗162个嘎查村920户加入到肉牛养殖行业中,骏峰牧业有限公司也成长为库伦旗首屈一指的畜牧企业“领头羊”。

做生意赚钱不是我的唯一目标

2018年6月,张静当选为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名誉村主任。为了助推当地脱贫攻坚,她连续两年为小南京洼村捐赠5万多元的鸡苗和饲料,引导当地贫困户走上养殖致富之路。

家住白音花镇斯日布嘎查的王金海因为年纪较大,外出务工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2019年,张静主动让他到自己的养殖场工作。“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有收入,不用背井离乡打工了。家里头遇到啥困难,提前预支工资张总也没问题,过年过节还给我们发米、面、油等福利。”王金海高兴地说。

2021年11月份,库伦旗遭遇特大暴雪,看到老百姓的牛羊棚舍受损,张静第一时间带领员工,顶风冒雪为22个受灾养殖户送去价值6万元的饲料和犊牛防护服,最大限度减少了养殖户损失。

今年疫情期间,她为库伦社区服务中心捐赠了50套医用防护服、750桶84消毒液和8000个口罩,用实际行动为一线抗疫人员送去温暖和爱心。

今年3月29日,库伦旗同富养殖合作社老板哈斯巴根给张静打来求助电话,称因疫情防控需要,牛市实行闭环管理,客商无法前来购牛,合作社3000多头牛面临断粮。情况紧急,张静马上想办法派出三辆采购车,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全程闭环管理几经周折,从外地调运来饲料,以每吨低于市场价500元,赊销给同富养殖合作社,解了老板的燃眉之急。

前年,库伦旗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的冯瑞江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丈夫身患类风湿疾病,一点重活儿也干不了,两个儿子上学花费大,处处需要钱,收入全靠40亩薄地。

“你一个女人家不容易啊,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干,我一定帮你脱贫。”第一次见面,冯瑞江就被张静真诚的一番话感动哭了。

话说出去了,第二天她就来到冯瑞江家,吊棚、刮大白、铺地面、建鸡舍,张静忙得脚不沾地,又买来油葵苗和200只鸡雏,冯瑞江的家总算有了过日子样儿。年底一算帐,收入了一万多,冯瑞江也看到了希望。“人家也是女人,做的都是大事,我还养不起一个家?”冯瑞江暗下决心。今年开春,冯瑞江又买了40多只羊羔。她的目标是再拼几年,争取让两个儿子都考上大学。

疫情期间,公司还开启了线上服务,随时为养殖户解决困难,竭尽全力保障饲料供应。

“扶贫要因村制宜,因户、因人施策,支持和引导贫困群体提高劳动技能。”4年前,经过多方考察,她从温州引进新品种——麻七公鸡养殖项目,为53户贫困户免费发放鸡雏2400只,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通过一对一帮扶发展养殖业,带动8个苏木乡镇32个嘎查村的500多户农民,安排12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如今,张静的业务包括卖饲料、搞养殖、育肥牛、兽药和技术服务。她说:“做生意肯定是要赚钱的,但赚钱不是我的唯一目标,带动家乡老百姓一起致富,为乡村振兴出力,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 分享:
  • 编辑:李萌     2023-01-10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