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观点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标签:观点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冯留建

阅读提示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聚天下之英才谋复兴之大业,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事关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冯留建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事关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政治保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政治保证。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人才比较优势稳步提升,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面领导。

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管人才就是党要领导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既要高度重视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正确引导、工作上大力扶持、生活上关心照顾,不断增强人才的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又要把好人才的政治关、道德关。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确保人才有才也有德,还要引导广大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自觉弘扬科学家精神,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要着力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四唯’现象,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要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着力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同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加强顶层设计有利于把握战略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目前,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2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2.2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从5550.4万人增长到7839.8万人。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具有人力人才资源丰富的显著优势,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做好顶层设计,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全局性工作,既要立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又要把握好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争取到2025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这勾画了未来15年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奋斗目标,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

加强战略谋划,建设人才高地。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是高层次人才的汇聚地,也是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汇集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才红利和高新技术资源,要以国际化、高质量和创新发展为方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问题,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加强顶尖、高端、战略性科技人才及团队建设。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主动布局一批代表前沿科技的先导产业,培养和引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的高端领军人才,以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规划人才发展路径,加快形成雁阵格局。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精神,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从资金、项目、平台等方面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和发展平台,培育一批有能力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国际顶尖人才,发挥其在雁阵格局中“头雁”的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需组建一支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卓越工程师构成的人才梯队,发挥其在雁阵格局中“群雁”的支撑聚力作用,形成人才集聚、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雁阵格局。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科技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安全技术保障。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基础研究短板依然突出,目前面临很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原因在于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迫在眉睫。要以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大对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强信息、工程、材料、能源等应用基础学科研究,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核心技术难题,从源头上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研究基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拔尖创新人才短缺、创新平台少、建设速度相对较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双一流”高校、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任,要聚焦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整合全国创新资源,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在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建立开展集体攻关,抓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基地。

加快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治理体系从教育管理的传统形态逐渐走向教育治理的现代形态,但还未达到理想水平,教育治理能力也有待加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抓住根本问题,解决主要矛盾,补齐薄弱环节的教育短板,提升教育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通过转换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教育治理中的身份角色,改革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学校内部治理各主体的权责关系,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和执行能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完善农村教育治理体系,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等举措,建立健全教育综合治理制度体系。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赢得未来。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聚天下之英才谋复兴之大业,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 分享:
  • 编辑:肖睿     2023-01-10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