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最美家庭

全国五好家庭李春秋家庭:

把感恩之心化作温暖人心的善行义举

标签:最美家庭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陈姝 黄丽柏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黄丽柏

“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诚信友善,充满阳光,那么所有的家连缀起来,我们国家这个‘大家’就会具有如玉一般的品质,就会文明、自信、和谐、复兴……”近日,荣获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的李春秋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

简约朴素不慕浮华的家庭教育

据李春秋介绍,母亲安丙云已92岁高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老共青团员,她一辈子以此为荣。老人明白事理,经常教育晚辈守规矩、行善事、勤俭过日子、跟着共产党走。

“孝老爱亲、爱心奉献、坦诚待人、厚道处事这些品质,都得益于母亲的教育。”李春秋说,他们全家生活简朴,不慕浮华,没有人穿戴名牌、没有人用奢侈品,却在敬老爱老、帮扶贫困上非常舍得。

在家里,他们经常给老人理发、洗脚、剪指甲,孩子经常背着姥姥上台阶。一有时间,他们就陪着老人看戏听戏。教会老人朗读诗歌、唱老歌、手机拍照、用微信等,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快乐。

用实际行动引领熏陶孩子

“我和丈夫郜延伟都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几十年来受党的培养教育,得到各级组织和很多人的帮助,正是这些早年得到的温暖,积淀了我们的感恩之心,并把这些化作温暖人心回报社会的具体行动。”在李春秋看来,教育孩子不是空洞地讲大道理,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和熏陶。父母助人为乐,孩子也积极行动,

“女儿郜舒笛也很乐于助人,在学校里,看到同学摔倒或磕碰着,她会主动帮助,冷静处理。在路上看到红绿灯坏了,她担心出事故,就打电话报110处理。看到有人动手打架,唯恐出事,就打电话叫父亲赶紧想办法制止……”李春秋说,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女儿还把自己出版的诗文集《笛音》《仰望》等作品无偿捐赠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藏区的学校,用稿费和零花钱敬老、助学、战“疫”,累计价值5万多元。

李春秋与丈夫有多年的宣传工作经验,经常采访和推介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这些典型也引领了孩子。

2018年冬天,女儿用所有压岁钱和积攒的稿费购买了300条红围巾,为革命圣地西柏坡学生送去了温暖。多次把自己出版的作品集捐赠给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中学、四川甘孜州德格城关小学、青海囊谦阳光福利学校、贵州省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东城区民族实验学校、山西平顺县石城小学等。

2021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后,女儿认真计划,为西柏坡中学所有女同学捐赠200副毛线手套,为河南平顶山市城乡接合部河滨中心幼儿园购买了《小古文》等儿童读物,为董存瑞牺牲地的抗战老英雄捐款,还积极参与了“善行一百”志愿公益项目,助力埃塞俄比亚儿童“零饥饿行动”。

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李春秋夫妇一直积极参与单位和社区疫情防控,由于表现突出,分别获得了中宣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和荣立战时个人三等功。

“女儿也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她独自坚守家门刻苦学习,经历了疫情下的高考,还志愿到社区防控一线采访,撰写《疫情中,我不是旁观者》《疫情下,有爱支撑》等。”李春秋笑道。

小家庭的善举带动大家族

李春秋出生在河北省滦平县一个偏僻山村,因为家住半山腰,被称为“山上人家”。小家庭的善行善举直接影响了娘家李氏家族的60多口人,他们从昔日各自生活,到如今团结向上,孝老爱亲,和睦乡里,善行善为,弘扬正能量,成为承德市首批受表彰的“书香门第”,全家族成员在各地在各自岗位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有的家族成员奋勇奔赴一线战‘疫’,有的在各地自发通过朋友圈、老乡微信群、同学群转发为滦平捐款抗疫信息……”李春秋回忆,今年五月,滦平县疫情形势严峻,家族成员第一时间纷纷行动,为家乡捐款,为村里一线核酸检测点位捐赠电暖风、矿泉水等。为积极营造助力家乡战“疫”的舆论氛围,家里人还撰写了《心疼敬佩一线干部和工作人员》《我的心在三道沟》《遥看家乡同仇敌忾防控疫情有感》等作品近20篇。

“有责任,讲奉献,弘扬家国情怀,汇聚小家的力量奉献社会是我们的职责。”李春秋说。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09-26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