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女性

她用“较真儿”换来了多项创新成果,用执着推动了创新成果的成功转化,并将创新的热情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

刘燕韶:产业工人的创新样板

标签:经济女性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姚建 王丹青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姚建

■王丹青

“这个数据怎么对不上呢?”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在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华泰集团技术中心研发部的一间办公室里,研发部副部长刘燕韶看着手里的浆料分析结果,再一次陷入了沉思。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我反复做了几次数据分析,一直有几个数字对不上,必须得把原因找出来。”刘燕韶找到了研发部合作院校的房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们经过讨论分析,发现是浆料原始材料中的数据有几处错误,我的检测结果是对的,检测方法也没有问题。”

从一线车间到技术中心,刘燕韶在造纸行业度过了24年,“越来越较真儿”,是她给自己的评价。

“过去在生产一线,我的较真儿是对产品质量负责,现在在研发一线,我的较真儿是对创新成果负责。”刘燕韶的“较真儿”,换来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混合材高得率清洁制浆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等奖一项(废纸制浆关键技术研究)、二等奖两项(新型纸用增强剂的研制及推广应用、造纸污泥与废渣焚烧综合利用技术)、三等奖一项(新型教材专用纸),新型教材专用纸、热升华转移印花纸等新产品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亮白双胶纸等7项科技项目通过成果鉴定。另外,她还参与了“超级压光纸”等3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认准方向,成功的秘诀是“坚持”

2014年,是刘燕韶从一线车间进入技术中心研发部的第一年。作为研发部的新人,刘燕韶接到的任务异常艰巨——新产品“转移印花纸”的研发。

“当时,华泰是全球重要的新闻纸生产基地之一,但受市场影响,企业出现了新闻纸产能过剩的问题。”刘燕韶回忆说,“有一位客户告诉我们,可以试试研发转移印花纸,这是一种主要用于服装印花的特种纸,市场前景不错。”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彼时,国内生产转移印花纸的企业并不多,主要依赖进口。刘燕韶和同事们前往江苏、广东、浙江等纺织重地进行前期调研,确定了这一研发方向。

但对创新来说,确定方向还只是第一步。“转移印花纸和我们熟悉的新闻纸、书写纸完全不同,从生产工艺到生产设备,我们都得从零开始。”埋首在实验室里,刘燕韶和同事一忙就是两年。“不记得失败了多少次,失望过、沮丧过,也想过放弃。”刘燕韶坦言,“但转念一想,既然国外有成熟的技术和产品,我们也一定能成功。”

2016年下半年,由刘燕韶和团队共同研发的转移印花纸第一次进行试生产,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实验室里成功过的生产工艺,在生产线上失败了。“涂料根本涂不到纸上,那台生产设备的产能大,才开了不到四个小时,损失已经接近五百万元。”

这次失败让刘燕韶和同事们备受打击,“我们从中得到的教训非常深刻。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做数据,更重要的是要适应于生产。在达到实验室要求的同时,也要保证把生产上的损失尽量降到最低。”刘燕韶说,接下来的半年里,他们继续在实验室中反复推演、试验,寻找失败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2017年2月,转移印花纸的生产终于成功。

“那天晚上车间里挤满了人,有我们自己的同事,也有满怀期待的客户。”刘燕韶拿着刚生产出来的转移印花纸赶到实验室进行产品分析。“成功了!”实验室和生产车间里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和掌声,“太幸福了,那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刘燕韶告诉记者,如今,由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转移印花纸不仅用于国内市场,还出口到了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

不断突破,创新的根源是“问题”

“刘燕韶有着多年一线车间从业经历,这也让她在研发时常常喜欢从车间找课题,这样的技术创新不仅针对性强,解决问题的效果也很好。”公司总工程师张凤山谈起刘燕韶时,不禁竖起大拇指。

刘燕韶告诉记者,自己在一线车间担任质检员时,经常会被“胶粘物”困扰。“这是我们生产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刘燕韶解释说,“在废纸再生产的过程中,废纸中的胶粘物会影响生产,出现断纸、纸张污染等问题,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在进入技术中心研发部后,刘燕韶始终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既然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就代表解决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较真儿的刘燕韶不愿服输,2019年的夏天,她带领团队成员在车间里从生产流程上找突破口,记录着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再回到实验室进行系统分析。

“我们用了3个月的时间,在原来的生产流程基础上进行了修改,纸浆浓度、温度、比例都采用了新的标准,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胶粘物’问题。”刘燕韶告诉记者,这一技术也为企业每年节省近千万元的成本,并获发明专利。

除此之外,刘燕韶和团队还担负着生产原料转型的重任,当企业自产杨木机械浆应用到铜版纸及高档文化用纸生产中出现不适应问题时,刘燕韶带领团队针对杨木机械浆的电导率、纤维束等方面进行研究,“目前,自产杨木浆已完全用于华泰集团所有纸种的生产,年增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在这个过程中,刘燕韶功不可没。”张凤山告诉记者。

“如果我能年轻二十岁就好了。现在的研发创新条件比以前更好,对我们这些一线人员来说,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我也有信心做得更好。”刘燕韶笑着说,在“名师带徒”活动中,刘燕韶将自己对创新的热情传递给了更多的年轻人,她还牵头建设了“刘燕韶首席技师工作站”“刘燕韶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两个人才培育平台,开展涉及制浆工艺、造纸工艺、化学检验工艺等工种的人才培养和全员创新工作,累计培养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140余名,多次在省、市各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刘燕韶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齐鲁首席技师”。

“我会再接再厉,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优秀产业工人。”刘燕韶的话掷地有声。

  • 分享:
  • 编辑:肖睿     2022-09-16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