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此刻新闻

根治校园偷窥偷拍事件需加强全面性教育

专家呼吁将性教育纳入家庭教育,家校社协同推进

标签:此刻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周韵曦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6月14日,江南大学和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皆发布情况通报,就该校学生在校内因实施用手机偷拍异性隐私行为,被学校和公安机关处分处罚做出说明,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校园“偷拍、偷窥”事件屡见网端,引人深思。不少专家认为,现象的背后是我国性教育的缺失。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项目专家冯继有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校园“偷窥、偷拍”等违规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既涉及性心理问题也涉及性道德问题,其中性道德问题因性权利与性责任意识的缺失而产生。

冯继有认为,当前我国性教育在整体上依然薄弱,并且有两大缺失,一是缺乏社会性别和性别平等意识,二是忽视男孩的性教育。

“若抛开性别,就无法理解什么是性。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际社会提倡的性教育也是基于社会性别的全面性教育,《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要求‘培养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帮助儿童和年轻人学会思考他们的选择如何影响自身和他人的福祉,并终其一生懂得维护自身权益’”。冯继有还指出,“一些学校的青春期教育主要针对女生,男生家长谈起性教育则常说,‘幸好我家的是男孩”。他强调,“不能一边教女孩学会保护自己,一边让男孩变成她们需要防卫的人。”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均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广泛地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校园‘偷窥、偷拍’事件的治本之道,就是在性别平等教育的框架下,加强全面性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冯继有建议,“观念要全面,教性生理,更教性别平等;对象要全面,教女生,也教男生;实施要全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

促进家庭教育也应包括性教育。冯继有提到,在2022年2月印发的《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中,“性别”一词出现11次,其中“性别平等”一词出现两次,“性教育”出现3次,且跟“提高性别平等意识”“性别平等教育”联系在一起。“尊重是性别关系的核心,也是性别平等教育和全面性教育最重要的一课,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帮助孩子学好这一课。”他说。

此外,冯继有认为,校园“偷窥、偷拍”行为还与互联网及色情媒介有密切关系。“色情媒介对性关系和性行为不真实的描述会扭曲人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态度,互联网对其传播又起到加速和放大的作用。我们亟须突破这一难点,帮助信息时代的孩子接受到全面性教育中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06-16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