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名人之家

“母亲的教导像灯塔指引我前行”

标签:名人之家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陈姝

· 家庭小传 ·

沈安娜,原名沈琬,1915年出生于江苏泰兴一个书香世家。1934年与在中央特科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中共党员华明之相识,后两人因共同革命理想,结为伉俪,一起从事党的情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奋战在隐蔽战线,用智慧与勇敢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新中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1989年12月,获得国家安全部为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颁发的荣誉奖章。

华庆来系沈安娜与华明之的长子,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在国家安全部工作。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翻开中国近代史波澜壮阔的画卷,那些隐蔽战线上默默无闻的英雄们,身负使命,临危不惧,于无声处屡立奇功。或许我们无从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沈安娜就是这样一位在隐蔽战线上的巾帼英雄,她潜伏在国民党内部长达14年之久,是国民党高级会议唯一的女金牌速记员,是获得毛泽东、周恩来和党中央高度评价的“顺风耳”和“千里眼”。她以国民党特别党员身份作掩护,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历经无数危险与挑战,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果敢,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她的任务。

沈安娜一家五口人在南京。

不久前,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沈安娜的长子华庆来家里,华庆来是一位温和儒雅的老人,目光深邃、精神矍铄,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从容不迫。“母亲是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母亲是一名地下党员,在敌后从事危险的革命工作。”

不仅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

沈安娜自幼天资聪明,熟读四书五经,17岁时赴上海求学。1932年,她考上南洋商业高级中学,后因学费不足,转读速记学校。“1934年,母亲在南洋高级中学读高二,因为没钱交学费,只好选读了收费低、学期短的上海邴勋速记学校,这为她后来在敌后从事速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华庆来说,母亲的记忆力非常好,一分钟可以记下200个字。

“父亲华明之是母亲参加革命的引路人。”华庆来介绍,父母亲相识于1934年,那时父亲已是一名地下党员,母亲深受父亲的影响,开始向往革命。“‘我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解放贡献一份力量。’这是母亲发自内心的呐喊。”相识不久,父母亲便携手共进,为了心中共同的理想,于1935年结为伉俪。

华庆来告诉记者,在他少时的记忆中,并不知道父母亲做什么工作。后来听父母亲回忆,他们从事敌后情报工作,面临非常残酷的考验,时刻都有暴露被捕的危险,必须做好牺牲自己的准备。

华明之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个人、家庭正和国家、民族一样,要尝试更艰苦的磨炼……安娜失眠,半夜之后不能醒,一醒就得看天亮……月前又发胃病、便血……奶水不够,母子俩的泪汇流在一起……”面对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精神压力,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战胜这些困难。华庆来感慨:“回顾父母亲的革命生涯,我认为做情报工作,不仅要为了崇高的信仰,敢于斗争,还要保护好自己,善于斗争,要有不怕牺牲的勇气和胆识,才能取得胜利。”

儿时华庆来与母亲。

两代人的共同追求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沈安娜24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同样,在华庆来身上,也能看到年少为国的精神传承。

1952年,华庆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想起那段烽火岁月,华庆来说,那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我当时是报务员,主要负责收发电报,有一次,一架敌机向我们所在的山沟俯冲下来,飞机飞得很低,驾驶舱内飞行员的脸都看得清清楚楚,但那次,敌方飞行员没有开枪打炮,可能是侦察机……”华庆来的回忆中既有对战友牺牲的怀念,也为自己能够参加这场保家卫国战争感到自豪。

在朝鲜战场,华庆来遇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当时他和爱人佘志娙都从事报务工作。记者在华庆来家中看到一张黑白照,那是华庆来与佘志娙的合影,身着军装的华庆来英俊的脸上写满刚毅,靠在他肩上的佘志娙笑眼低垂。如今,他们都年过八旬,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我是一名报务员,历经战场的洗礼,不断加深了我对电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感到自己的工作神圣而光荣。所以,我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这一行。”华庆来说。最令他难忘的大约在1952年底,他收到一个包裹,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件咖色毛衣。“收到毛衣时,我真的有些想家了。那时的我已完全适应战争生活,每天脑子里装的就是‘嘀嘀嗒嗒’的电码声以及经常不断的炸弹声。”华庆来离开上海赴朝时,没有和父母亲告别,直到半年后,父母才知道儿子已经去了朝鲜战场。

“我入朝时不满15岁,离开朝鲜时刚好21岁,这段岁月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华庆来微笑道:“我在朝鲜‘长大’, 这种‘长大’既是体格上的成长,也是精神上的淬炼。”

母亲的教诲谨记于心

如果说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那么对于华庆来来说,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他。

“13岁那年,我与父母亲、弟弟妹妹拍了一张全家福。当时母亲不仅要求我功课好,还要在其他方面表现都好,当时自己在学校学习认真,表现突出,还加入了共青团。一天,母亲对我说,‘你和别人不一样’。”华庆来回忆道,当时并不理解这句话,“不一样”是什么“不一样”?后来,他理解的“不一样”就是像母亲那样有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我报名参军,父母亲知道后很高兴。母亲对我说‘你要是开小差,就不认你当儿子’。”华庆来说,“回想起来,母亲对我的叮嘱很有份量,谁叫我是沈安娜的儿子呢。”

新中国成立后,父母进入国家安全部工作,随着后来隐蔽战线斗争故事的公开,他们的传奇故事广为传颂。“当我真正了解到母亲的故事时,心里颇为自豪,这种自豪更是我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妈妈说的‘你和别人不一样’和‘你要是开小差,就不认你当儿子’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进。”华庆来说,晚年的父母亲就似一对普通老人,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他们从不提对党、对国家做出的特殊贡献。

2010年6月,95岁的沈安娜安然离世,去世前,她嘱咐女儿华克放,将自己省吃俭用的10万元捐赠给母校江苏省泰兴中学。

从战火纷飞的年代到和平安宁的今天,回首往事,华庆来坦言,当他在回忆父母的传奇一生时,也是在缅怀那一代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每一个人都默默无闻。

“作为后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踏实工作?只要能为祖国发展贡献一点点力量,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华庆来说。

· 记者手记 ·

在2021年年末那个严寒的冬日,前往华老家采访。那天,华老穿着一件灰色夹克坐在板凳上,面带笑容,精神抖擞。显然,华老对这次采访做了精心准备,他从自己不满15岁参军入伍说起,故事平淡、深刻、又耐人寻味。那天,华老的精神状态很好,讲到动情处就停不下来。令人痛惜的是,在我采访完不久,华老就因病住院,于2022年1月6日与世长辞。得知这一消息,我十分悲痛。

唯有精神永存。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永恒的。时至今日,华老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他的字字句句激荡人心。他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事业。

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华老这样的共产党员,他们饱含家国情怀,淡泊名利,默默无闻挥洒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国家繁荣发展添砖加瓦,才有我们今天美好的新时代。我们更要珍惜当下,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03-21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