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观点

创造婚育友好环境,消弭“恐婚”“恐育”情绪

标签:观点 |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 作者:评论员 刘天红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评论员 刘天红

不知从何时起,“恐婚”“恐育”成了流行词:

有时是面对父母亲朋催婚时迫不得已揩来的理由,有时为表明自己前卫的生活态度,有时是对婚恋风险的消极回避,有时则是对婚姻心存向往却力有不逮的小心掩饰。

“恐婚”“恐育”成为青年群体的另类互娱,并俨然形成了一种亚文化……

铺天盖地的网络资讯更不断迎合着这种情绪。

近期几档“热剧”,从《三十而已》《隐秘的角落》《白色月光》到《以家人之名》都不断展演着婚姻的“惨痛真相”。“流量为王”的法则指引下,影视剧出品方苦心钻研营销策略,卡准青年群体“恐婚”情绪,精准“投喂”,每个剧情都引发热议,甚至掀开了在微博热搜上追剧的序幕。

与此同时,几起女性遭遇伴侣暴力伤害的案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更让网友直呼“日常恐男”“不婚不育保平安”……

不可否认,婚姻非易事,任何打算迈入婚姻之门的人都应深思熟虑后作出决定。但影视剧中一再上演的俗套的“中年出轨”“婚姻冷漠”“老婆打小三”“夫妻不和”戏码却让人忍不住疑惑:婚姻果真如此不堪吗?

部分影视作品追逐流量,以迎合、挑拨观众情绪为出发点设置剧情,恐怕很难呈现婚姻全貌,反映婚姻生活真实存在的矛盾、冲突及人在婚姻中的处境。倘若,恐惧于这样的婚姻“真相”,而丧失探寻真实婚姻生活苦乐的勇气,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反观几起女性遭遇伴侣暴力伤害案件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也颇有失焦、失准之感。

任何受害者的遭遇都令人痛惜,任何伤害健康与生命的案件都让人警醒,任何施害者都应受到严惩,类似事件的发生理应让我们追思逝者、抚慰生者,探索更为完善的保护机制……

但社交媒体上,对此类事件的解读却走偏了,甚至以违背道德准则的方式娱乐化施害者的恶劣行径,造成“恐男”情绪蔓延,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建立起对立的高墙,却忽视了公检法机关为惩治行凶者、保障女性安全所做的努力,也无视社会各方面为此做出的努力。

倘若受此影响,将偶发事件视为必然事件,将施害者的个人动机视为男性群体普遍行为,而缩进“恐婚”的壳中,则未免因噎废食,错失人生的另一番风景。

尽管今天关于婚姻意义和实质的争议越来越多,阻挡青年人迈入婚姻的现实因素也确实存在,但“家”依然绵亘在我们生命深处。在凯歌前行的个体化浪潮中,家庭作为人情感和精神的港湾,仍将是一座极为坚固的堡垒。

当下,家庭正逐渐从集经济功能、抚育功能、养老功能、教育功能为一体的传统家庭模式中解放出来。尽管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但由公共部门提供的教育服务、育幼养老服务都在逐步推进。倘若一味沉浸在对婚姻、生育的恐慌中裹足不前,则大可不必。

时代发展至今,婚姻和生育自主早已成为每个人值得尊重的基本权利,我们支持每个人的自主选择,并期待,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家庭建设的逐步推进,青年人能获得更多的婚育支持,在友好的环境中做出婚姻、生育抉择。

其实,很多宣称“恐婚”“恐育”者,并非不想结婚,而恰恰是因为对婚姻抱有热切的希望、最美好的期待,才易拘泥于眼前的事实而踟蹰不前。希望,那些“恐婚”“恐育”者拥有更多承担婚姻责任的勇气;也希望,对婚姻家庭的媒体和文艺呈现,能够更立足真实的婚姻生活,反映家庭的幸福与烦恼,给人更多借鉴与温暖。


  • 分享:
  • 编辑:肖婷     2020-09-11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