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女大学生

95后女大学生用山水课堂,点亮了清远这群孩子们的童“画”梦

标签:女大学生 | 来源:《南方》杂志 | 作者:记者 钟卓坚

吊尾河水淙淙流淌,美术老师王赛亚与9名学生围坐在溪岸边进行写生练习。在孩子们的画作中,远方的山和上学必经的桥都幻化成充满童趣的想象。这里不是绘画比赛现场,自然无需比拼谁的画作更为写实拟真,画纸背后是一扇窗户,让孩们子重新观察这片与之朝夕相对的山水。

2019年大学毕业后,95后大学毕业生王赛亚便走进大山,生活在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的寨岗镇吊尾村,为寨南中心小学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服务。

支教老师王赛亚带领9名学生在吊尾河边写生。

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粤北山区,为广东省省级特困县区。当地许多乡村学校由于师资缺乏、硬件设施不完善等原因,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在一些学校未能充分开展。

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2018年启动了时代中国“田埂花开”计划,从师资培养与硬件设施完善两方面入手,帮助乡村小学开展系统的音乐、美术和体育普及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王赛亚便是2019届中30名支教志愿者中的一员。

寨南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带着口罩,在认真朗读课本。

2019年,寨南中心学校与周边5个村级小学教学点合并,随着学生的集中,缺乏艺术老师的问题日益凸显。“过去整个学校只有一个美术老师,体育老师也只有三个,对于一个有791人的学校而言,远远不能够满足我们学生的需要。”寨南中心学校校长罗锦坤说。

支教志愿者的加入,为这所乡村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力量和教学理念。

早在3月,王赛亚便为如何设计美术课程而发愁。不满足于简单地教授绘画的她,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山野,寻找身边的美,希望把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美术课程搬进课堂。她逐渐萌生起教授竹编技艺的念头,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寨岗镇为瑶族居住地,瑶族崇尚竹,当地的竹文化十分发达。但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不会欣赏这份传统技艺了。”王赛亚介绍道。

五年级学生小东展示竹编编法。

美术课堂内,五年级学生小东正在展示竹编的六边编法。该竹编手法常用于竹筐的底部编制,虽常见于山野之间,被当地老人所世代传承。被11岁的潘俊聪所熟练掌握,让王赛亚不禁感到惊讶。‍

良好的教学成果并不是理所当然,谈及课堂上的混乱,仍让王赛亚觉得头痛。“支教之前,总是幻想中孩子们很乖,很乐意来上我的课,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孩子们在美术课上无处安放的精力和混乱的课堂纪律,让王赛亚开始怀疑起支教的意义。

半个学期下来,绘画逐渐成为王赛亚了解孩子们一个途径。“我所教的班级有百分之五十的同学属于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经常透露在他们的画作中。”透过充满奇思妙想的笔触,逐渐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懂得如何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学生或许不会成为画家,但我希望他们通过绘画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王赛亚说道。在日常的教学中,王赛亚更着重于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欣赏每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鼓励着每一个勇于表达自己的孩子,关心着每一幅画作背后的童年烦恼。

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创办人李一萍介绍,未来5年,他们将持续开展“田埂花开”计划,在五年内投入3亿元人民币,将为乡村学校建造1000间多功能艺术室,用艺术振兴乡村。

音乐、美术、体育或许不能直接帮助他们走出大山,但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意志力,改变一个人。“一年的时间很短,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种子都还没来得及发芽。”王赛亚说。她与同校的两个志愿者都决定把支教服务时间延期一年,继续用自己的青春在这片田野上耕耘,共同期待着田埂花开的那天。

(文中小东为化名)


  • 分享:
  • 编辑:肖婷     2020-07-09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