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专题 > 2020全国两会专题 > 决战脱贫攻坚

扶贫路上两位带头人的“攻坚法宝”

标签:决战脱贫攻坚 |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 作者:记者 富东燕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富东燕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其中离不开各级带头人的全心付出、用心担当。两会期间,一位奋斗了10年的县长和一位忙碌了20年的村党委书记,分别亮出了自己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攻坚法宝”。不同的扶贫岗位,同样的倾心为民,正是他们,书写了我国扶贫事业中的时代篇章。

黄炳峰代表:扶贫干部必须率先垂范

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曾表示:“环江的脱贫任务一定能完成!”今年5月,环江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倾斜,是环江县实现目标的底气所在。”说这话时,黄炳峰代表也充满了底气。

毛南族是中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就在今年两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表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一定会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继续共同奋斗,共克时艰,巩固好脱贫攻坚的成果。”黄炳峰代表坚定地说。

今年是黄炳峰代表任环江县县长的第10个年头,一路走来,他感受最深的是“共同奋斗”,“这10年来,特别是近两年,全县上下所有干部都在为脱贫攻坚共同奋战。”

这期间,黄炳峰代表的以身作则为全县干部树立了标杆。过去一年,他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路上”,走遍了全县148个行政村,深入到1000多个自然村,对400多户村民进行了入户访问;通过深入基层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了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难题。

黄炳峰代表认为,要做好扶贫就要做到“领导率先垂范”,“领导干部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必须沉下去开展工作。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了解基层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在脱贫过程中的困难。”

今年两会,黄炳峰代表结合当地实际,聚焦乡村发展,提出了三份建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厕所”三大革命的建议》《关于提高农村道路建设标准的建议》和《关于结束环江县没有高速公路历史的建议》。

“经过调研和思考,我发现目前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大的,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只有破解这个难题,才能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

目前,黄炳峰考虑最多的是脱贫摘帽后的毛南族如何在未来发展中利用脱贫攻坚的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回去后要谋划好我们的‘十四五’规划,要让‘十四五’规划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

余留芬委员:带头人要有信念、责任和眼光

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带领岩博酒业和岩博村,为抗疫前线捐款200余万元。往昔一穷二白的贫困村,如今在自己得到稳定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帮扶他人。

“岩博酒厂和岩博村是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才取得今天的成绩,如今,国家有难,我们心急如焚,想着要力所能及地为抗击疫情做一点事。”余留芬委员真诚地说。

2001年,不满31岁的余留芬临危受命担任村书记,信心十足、干劲冲天的她发誓要带领村民甩掉贫困村的帽子。20年间,余留芬委员信守承诺,让地处乌蒙大山深处、全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岩博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产业发展,岩博村早在2015年就实现了脱贫。

“2019年,我们村的人均收入是2.26万元,村集体资产达到一个多亿。这样的成绩虽然在全国不算富裕,但对于贵州曾经的一个边缘、落后的村庄来说,已难能可贵。”余留芬委员感慨道。

回首走过的脱贫路,余留芬委员认为,带头人的信念很重要,“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村子,但对于带头人来说,就是一份事业、一个舞台,要用一种责任来经营这份事业,要在这个舞台为老百姓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余留芬委员正是在这份信念的指引下,带领岩博村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如今,岩博村已经形成以白酒为代表的产业集群,被誉为“人民小酒”的岩博酒,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酒,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多个延伸产业相继建起,并形成了良好的酒业经济循环链。

余留芬委员说,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团结的队伍和一个扎实的基层党建,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带头人要用独特的眼光选准产品和产业,并把零散碎的产业做成规模化,通过一步步磨炼,形成好品牌,继而带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就像我们的‘人民小酒’一样,目前已带动本村和邻村上万户村民就业创业。”

今年两会,余留芬委员依然聚焦乡村发展,提交了《对边远山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建议》,她认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须衔接和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地把发展产业链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好的特色产品,建成更美的生活环境,筑牢更强的基层组织,也才能夯实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基础。


  • 分享:
  • 编辑:肖婷     2020-05-28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