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花样盛年

钟南山院士和这本书

标签:花样盛年 | 来源:经济日报出版社 | 作者:魏东海

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期间,经济日报出版社与著名媒体人秦朔共同策划出版了《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正如秦朔在书的序言中所写:“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因为它记录的是不平常的时代,不平常的考验,以及不平常的人生。

17年后,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经济日报出版社、秦朔联合策划,将《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这本书,重新修订、改名为《还是钟南山》,并于2020年4月正式出版。这本书为广大读者再现钟院士两次“抗疫”的风云和一生的传奇。

作者魏东海博士与钟南山院士共事十余载,得以深入洞悉院士的生活轨迹和处世哲学。《钟南山院士和这本书》原为《还是钟南山》一书的后记,记述了魏东海博士与钟南山院士交往的点点滴滴,文字从容淡然,却带给人阵阵感动。

1619322428744389.png

《还是钟南山》 魏东海著 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我和几位老同事给几天前刚从武汉回来的钟院士拜年。我们谈起武汉的疫情,院士神色凝重,只是在说到“钟南山说动才动”的网络段子时,他才笑了一下。后来他说要去一趟办公室,与从重庆专程赶来的专家研究疫情对策,晚上又连线有关专家研究疫情。望着院士匆匆离开的“逆行”背影,我联想起他最近那两张奔赴武汉的“最美逆行”照片。

1月20日,他接受央视采访时披露了新冠病毒可以人传人的真实情况,引起党和国家及社会大众对疫情的高度重视。作为专家组组长,及时说出真相,在危难时刻,他让大家尽量待在安全的地方,自己挺身奔赴最危险的疫区调研。有这样的“民族脊梁,无双国士”,实属国家民族之大幸。

几天后,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经济日报出版社的同志不约而同地联系我,希望修订再版17年前抗击非典时出版的那本《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他们说想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学习南山风格,共克时艰。并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再版,让没有经历过当年SARS疫情的广大中小学生知道钟南山,学习钟南山。他们这一代人是国家的未来,如果他们都能传承南山风格,成为栋梁之材,我们国家的将来就会建设得更加美好。我被他们这种高尚的职业情怀深深地打动了。这使我想起了当年写《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时的情形以及在钟院士领导下工作的点滴往事。

微信图片_20200525161841.png

2003年出版的《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 魏东海著

我在广州医学院(现为广州医科大学)宣传部工作时,组织过一个名为“医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师生们大量的来稿和发言,都不约而同提到了敬爱的钟院士:钟院士不就是我们身边现成的典范吗?如果医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像钟院士这样的医生,我们的医学教育就成功了。这次教育活动促成了一个计划:发动宣传部同志们一起搜集资料,准备出版一本“向钟院士学习”的主题教育读本。2003年,“非典”疫情袭来,钟院士一句“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到我们这里”,掷地有声。67岁的他挺身而出抗击疫情的事迹广为传播,我们应时将已经整理好的资料编辑成书。书名是受到当时卫生学校的学生送给钟院士的一个牌匾的启发,这个牌匾上用一朵朵的小花组成四个大字:“勇敢战士”,旁边还有两行小字“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钟南山”。那一年,广州日报和国内很多报纸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开辟专栏连载了这本书。“南山风格”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钟院士常说:“一个人不仅要生活在现实中,还要生活在理想中。”20世纪90年代初,他到学校任党政一把手时,提出要认真学习弘扬老一辈广医人在建校初期艰苦创业的精神,他说:“一个单位一定要有其特有的精神来引领,我们广医不是名校,我们要承认落后,但不甘落后,脚踏实地,创出特色。”在他的主持下学校总结出了“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开拓进取”12字的广医人精神。虽然语句很朴实,但聚焦了广医人的精神特质,师生员工都很认同。

1996年2月,钟南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广东省医药界获此荣誉的第一人。消息传来,整个校园都沸腾了,师生员工们都为此感到振奋和自豪。学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那么怎样总结“南山风格”?最初是用“无私、奉献、拼搏、实干”这8个字。后来钟院士将其调整为:奉献、开拓、钻研、合群。我曾建议是否将“合群”一词换成“团结”?他解释说:“团结往往是对一个团体的要求,而合群则是对个人的要求。这里边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个人若作为骨干,要能融入一个集体之中,与大家合作共事;二是一个人若作为领导者,要善于带领一个团队工作。有的人很有才干,但不合群,结果很难做出成绩,在当今社会如果离开了集体的力量你将一事无成。”

钟院士非常重视教学工作,现今84岁的他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为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学校开办医学教育试验班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欣然同意。在2011年南山班的开班典礼上我做了发言,希望入选的32名同学一定要珍惜这个宝贵机会。我说:“当初以钟院士的名字命名办这个班,学校还是有过犹豫的,因为钟院士已功成名就,如果不成功,会影响到他的声望。”钟院士在致辞中回应说:“刚才东海说我已功成名就,是夸奖我了。我从来都没有认为自己已功成名就,我觉得我的目标还没有实现,要做的事还很多,还要不断学习,继续努力。”他要求同学们要学本事,学做人,做老实人,同时还要锻炼好身体。他以当年刚去世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为例,遗憾地说:“如果他有健康的体魄,可能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南山班后来扩大为南山学院,创办至今已整整10年。

高校要提高办学水平,开展国际合作必不可少。在钟院士亲自牵线下,我们学校与他曾留学的爱丁堡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3年12月,两校合作在爱丁堡大学举办第三届广州爱丁堡医学教育论坛,这是学校首次在国外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前两次是在广州举办的。筹委会特别邀请钟院士做题为“中国的医学教育”的大会主旨演讲。当时我想钟院士在医科院校工作了五十多年,这个题目对他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不需要刻意准备的。没想到他非常认真地准备,引用的文件要查到出处,引用的数字要核实准确,因是英文发言,一些术语的英文表述反复斟酌,几经修改,在出发的前一天我总算协助他做好了演讲的PPT。第二天我们上了飞机刚坐下,他就拿出电脑对我说:“东海,咱们再过一遍PPT。”我被院士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后来我也在飞机上将自己发言的PPT过了一遍。荀子说:“敬始而慎终,终始若一,是君子之道。”钟院士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的行事风格,让我相信:能做大事的人,正是那些认认真真地做好相关的每一个细节的人。钟院士对工作的高要求是出了名的,但在生活上又很朴素、简单,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他家在学校越秀校区的教工宿舍楼内,房子不大,套内面积约120平方米。前些年因出版一本关于他的画册,这需要照片,他带着我在他家卧室、小书房和后来改成健身用的小客房的书桌里和衣柜的抽屉里找影集,我看到他家里没有一件时髦的家具,放在客厅里的电视柜也是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合成夹板材料的。记得有一年科技部一位领导到广州开会,顺便来看望钟院士。那时他家的那栋楼还没有加装电梯。这位领导后来说:“真没想到啊,钟院士的家这么小,这么朴素!”一位跟钟院士一起工作了几十年的医生说:“钟院士这个人从来不讲究享受,他一心想的就是工作、工作、工作。”

2016年10月20日是钟南山院士80岁生日,学校让我牵头组织庆贺活动。我们征求他意见时,他说:“不要搞什么庆生活动,大家都很忙,我们小范围搞一个座谈会,大家互相交流交流就可以了。”后来我们开了一个“钟南山院士从医六十年”的座谈会。会上大家发言踊跃,气氛热烈。钟院士的讲话还是他一贯的作风,非常谦虚。他说:“这些年来如果说能取得一点进步,那也是和大家一起干,靠大家的支持,如果单凭个人之力,是什么也做不成的……”他还风趣地说:“我现在是‘80后’,更年轻了,应该更加努力工作才是。”座谈会是在学校越秀校区的多功能礼堂开的,我们用会议桌摆了一个长方形的小会场,可以坐100多人,没有对外发书面通知。但消息不胫而走,来参会的人越来越多,最后可容纳600人的礼堂被挤得满满的。我知道,大家都想听听钟院士的讲话,更想一睹这位80岁了还在为中国的医学事业顽强拼搏的科学家的风采!

那天的会议是我主持的。我当时还写了一副对联作为座谈会背景板的底字,上联是,大医无疆风雨六秩惠泽天下;下联是,厚德载物春秋八十誉满神州;横批:南山劲松。

有人问过我两个问题:你怎么那么快就写出一本书来?你对钟院士怎么评价?

其实,这本书的作者虽然挂了我的名,但真正的作者不是我。真正的作者有两个:一个是钟南山院士本人!他自己那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不管是谁来写、谁来说都会生动感人;另一个作者则是一群人,是那些为了讲好钟院士的故事,为本书提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同事、朋友、学生和出版社的编辑们,是他们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而我只不过是将钟院士的事迹串了起来,仅此而已。随着我对院士的深入了解,除了南山风格8个字——“奉献、开拓、钻研、合群”,还可以用以下12个字来评价我心目中的钟院士:有本事、讲真话、敢担当、医天下。

我要感谢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对本书再版工作的鼎力支持,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非常时刻,他们与经济日报出版社深度合作,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及时地宣传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抗疫先进模范人物,凝聚时代力量,弘扬南山风格,引导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声势和精神氛围。

我也要感谢我的老同学、老朋友、著名媒体人秦朔老师。没有他17年前亲自策划就没有《勇敢战士——钟南山传奇》一书的面世;没有他17年后的及时建议和参与策划就没有这本书的修订再版。

微信图片_20200525161910.png

2019年春节,魏东海(左)给钟南山拜年合影。图为资料图片

我还要感谢经济日报出版社,是他们以出版人的敏锐和情怀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决胜时刻出版了全国第一本写钟南山事迹的书,又是他们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一个多月的关键时刻与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联手将这本书修订,并以《还是钟南山》为名再版。

南山风格,大医典范。我想广大读者朋友想知道的,不仅仅是本书里的故事,还有书名、书里和书外所引发的思考。

  • 分享:
  • 编辑:黄威     2020-05-25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