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健康

每个人一生都可能去一趟ICU!大咖齐聚呼吁重视重症医学发展

标签:健康 | 来源:健康时报 | 作者: 杨小明 王楠 李浩

(健康时报记者 杨小明 王楠 李浩)“人的一生中,每个人在生命最后关头都可能要去一趟ICU,但如今我们对重症医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中国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重症医学专业队伍的建设,我国重症医学发展正进入黄金期。”

“我们要从崇尚技术的热潮中转化为‘以病人为中心’,使ICU从一个充满冰冷机器和设备的场所变成一个有人文关怀的、有温度的ICU。”

2019年9月19日-22日,中国危重病医学大会(CCCC2019)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以“传承·超越”为主题,来自全国的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就我国重症医学发展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进行探讨和报告。

37年发展,重症医学进入黄金期

1982年,陈德昌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ICU病房,我国重症医学发展已经走过了37年。

“目前中国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重症医学专业队伍的建设。”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朋林表示,当代中国重症医学人传承着陈德昌教授等老一辈中国重症医学创业者的学术思想与开拓精神,出色完成了各类灾害与重症救治保障任务,践行着“健康中国”的伟大梦想。

\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朋林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委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向东在致辞中表示,重症医学发展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业务技术日益精湛,学科建设成绩斐然,人才队伍稳步壮大,不仅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的首选专业,也成为了现代医学发展水平的展示窗口。

\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省委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李向东

以湖北为例,湖北打造重症医学科在省市县三级网络,并将重症医学科纳入三级医院临床专科和县医院临床专科评审体系,同时鼓励重症医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大力建设具有湖北特色的水陆空三点一体的立体救援网络体系。

远远不够,让ICU成为有人文关怀的场所

“人的一生中,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可能都要去一趟ICU,目前对重症医学的重视程度,在现阶段还远远不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吴华表示,这其中包括政府、医院、医学教育层面,及医学生的专业选择上,很多医生或医学生甚至不会将ICU作为首选。实际上在医学领域,重症医学领域是最全面的,它集中了医院所有的财力、人力和高密度设备。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吴华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ICU主任杜斌表示,我们要从崇尚技术的热潮中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让我们的ICU从一个充满冰冷机器和设备的场所,变成温暖有人文关怀、有温度的场所,我们未来所有的做法都是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很多人认为重症医学无所不知,无所畏惧,这是不对的,因为还有很多疾病本身诊断、治疗等待我们去探索。”

\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ICU主任杜斌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邱海波表示,中国重症医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不管是文章,还是自然基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的临床转换与其他国家还存在差距,研究对临床的转换和影响还有待加强,重症医学发展正面临二次创业。

\

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邱海波

“我们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有世界最大的病人群体,然而我们用的是美国的数据,我们的数据在哪?我们巨大的临床资源没有转变。”邱海波表示,重症医学的知识体系应该有更多中国声音,临床研究必须与临床诊疗结合比肩,使其成为我国重症医学发展的医科支撑点。 我们应该从临床行医者转变为科学行医者。

重中之重,对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

2009年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成立,今年已是第十年。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李松林表示,在过去30余年间,我国重症医学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到重症医学黄金时期,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

\

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李松林

李松林秘书长介绍,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成立以来,2009年启动了“重症医学走向基层阳光”活动,把重症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输送到全国各基层单位。

2016年,开设重症医学多学文课程,引入美国重症医学到培训课程和理念,使中国医生不出国门就能接触到国际化的培训课程.

2018年3月,中国医师协会批准将重症医学作为第二批专科医师规划培训的训练专科,这些工作都有助于整个学科建设人才梯队,提高重症医学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李松林指出,重症医学分会要团结各方力量,广泛开展工作,加强多学科合作,把新的理论融入到重症医学的医疗实验中去。注重基层医学水平的提高,让广大患者受益,从而推动重症医学学科健康的发展。注重青年医生到培养,为他们搭建展现医师风采、学术交流的平台,提供成才成长之路。

干货满满,11个分会场,300余名讲者正在进行

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知名专家,就重症医学领域的最新临床进展与热点问题、科研方向和管理模式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大会开设了11分会场,300余名讲者作大会报告,全方位的剖析重症领域的各项技术,包括了镇静镇痛与人文关怀、机械通气和呼吸治疗技术新进展、营养支持技术、重症感染防控、血液净化技术、重症患者康复技术等重症医学领域内容。

\

大会开幕式现场

同时,在会议期间开展主任智慧论坛、Workshop、专家面对面、病例讨论、优秀论文交流、图霸争锋、一站到底等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展开从知识到技能,由基础到临床的多维度的学术盛筵,使全国重症医学工作者快速有效地了解和把握重症医学领域临床技术的精髓,汲取最优信息、知悉领域发展现状,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和科研,指明方向。

大会还将进行无创通气应用、CRRT的临床应用、重症超声、重症诊疗技术等8场WORKSHOP培训班,给学员们带来了精品“手工课”。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省病理生理学会位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承办。


  • 分享:
  • 编辑:韩佳宁     2019-09-23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