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国际妇女节  >  看点

“三八”节:媒体传播观察与反思

作者:王琴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8-03-08

北京地铁里的“三八”节营销广告 (上官郡儿/摄)

    新的一年,希望媒体更多地关注“三八”节作为纪念日的意义,去倡导和呼吁那些属于最大多数女性群体的权益。

    ■ 王琴

    节日对于个人、群体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三八”妇女节的设立,使得女性群体在这个纪念日被关注,被强调。女性个人通过妇女节在群体中进一步确定自我身份,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从国家社会层面,则可以通过这个纪念日来强化女性群体的价值认同,产生凝聚力。

    在近年来不少媒体的呈现中,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有了不同面貌,妇女节不再是女性为权益抗争的纪念日,变成了女性消费娱乐的欢庆节日。脱离了厚重的历史纪念内涵,妇女节在媒体传播中被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意义。

    第一,被商业化的妇女节: 购物节、消费节

    在一个消费的时代,消费主义已经侵蚀了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每一个重要的日子都被嗅觉灵敏的商家包装成了消费的狂欢节。妇女节成了精准定位女性消费者的促销日,各类与女性相关的商品在这个节日被赋予了特殊意义,加以重点促销。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媒体通过各种专题、广告为此推波助澜,引导和强化了女性的消费者角色。妇女节被包装成了买买买的消费仪式和热潮。女性在媒体中常常被定位为感性的消费者,而妇女节中女性更是被消解了主体,直接成为商品消费的猎物。

    第二, 被娱乐化的妇女节: 女神节、女王节

    妇女节在媒体中被“质疑”,不少媒体以女神节、女王节的名称来重新定义妇女节,以迎合社会中一批精英女性的自我定位。女神和女王都是流行的网络词汇,具有极强的时尚性和娱乐性。被称为女神、女王的人大多是这个社会中女性的强者,她们美貌,独立,光鲜亮丽,光芒万丈。这些女人无疑是金字塔顶端的女性榜样。但女神和女王也是脱离了普通女性的精英幻象,她们难以为女性大众代言。在这个纪念和强调女性权益的节日中,我们更要关注的是那些努力为个人权益奋斗的普通女性。媒体对女神、女王的媚俗热捧,也是对普通女性的忽视和轻视。

    第三, 被狭隘化的妇女节:女生节、母亲节、爱妻节

    媒体拒绝“妇女节”是女性被不断分化的体现。“妇女”这个词所指称的群体日益狭隘化。很多青年女性不认同“妇女”的身份,认为这是指那些年长、已婚、低层次的女性。“妇女”在社会文化观念中不断地被贬抑。基于此,很多高校兴起了一个区别于“三八”妇女节的“三七女生节”,这一现象在媒体中得到了热烈的响应和传播。“三七女生节”的高校横幅汇集了各种流行词汇和网络段子,成为媒体追逐的新闻热点,引发了社交媒体议论的狂潮。另一方面,妇女节也常被建构成“母亲节”或“爱妻节”。倡导孩子和丈夫在妇女节这一天感恩母爱,关心妻子,使得妇女和母亲、妻子这些家庭角色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对妇女节的不同理解,其实是不同妇女群体对当下社会中女性角色、女性地位、女性权益的不同认知。这些认知作为一种直观感受,折射出了女性对妇女权益的不同诉求。女性群体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这其中有阶层的差异,城乡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女性群体差异化是我们要承认的事实,但在妇女节的旗帜下,女性也拥有一种共同的身份,这个身份意味着女性团结一心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女性需要作为一个整体,去抗争女性共同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女性权益的获得,也需要女性群体的共同努力。

    媒体记录了这个时代的社会记忆,妇女节的媒体传播是一种记忆的流动和意义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地位和价值被强化和确认。通过记录妇女节,呈现妇女节,解读妇女节,媒体不断传承和构建了妇女节的意义。回望历史,已经走过108年的妇女节,其实有着厚重的内涵。妇女节是一个历史性的纪念日,纪念的是女性为争取社会权利所进行的不屈斗争,这是妇女节的重要意义。中国的女性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们还需要面对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遭遇的不平等,关注女性在教育文化中,在政治经济领域依然存在的性别差距。

    又到了“三八”妇女节,各路媒体势必会连篇累牍地聚焦女性,关注节日。新的一年,希望媒体更多地关注“三八”节作为纪念日的意义,去倡导和呼吁那些属于最大多数女性群体的权益。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编辑:任婕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