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梦“飞天” 永不止步

进军太空,航天女将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作者:周韵曦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9-04-26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伫立在发射塔等待加注燃料。 史啸/摄

一线工作人员细致检查操作记录。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政工部供图)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北京时间4月20日22时4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上演振奋人心的一刻:长征三号乙遥五十九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IGSO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又一项纪录:长征三号乙和“哥哥”长征三号甲(简称“长三甲”)、“弟弟”长征三号丙(简称“长三丙”)组成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共完成100次发射,成为我国第一个发射任务次数过百的单一系列火箭。

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发射,也是长三甲系列火箭以及中国航天人新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回眸,在我国航天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胸有凌云志、心怀报国情,矢志不渝,投身到探索创新的艰苦历程中,为追求卓越砥砺拼搏,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一次又一次飞升。这其中,更有一批又一批逐梦飞天的航天女将,无论是基层的大国工匠、科技攻关领域的技术精英,还是“大国重器”项目的总指挥,她们都将自己的青春写入中国飞天的壮丽诗篇中。

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正式开创。时至今日,已走过一个甲子。

“有幸赶上技术提升的关键时代,在自己感兴趣、完全对口的专业上干了一辈子,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投身航天事业30多年来,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常务理事、航天一院首席技术专家刘文伶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成长蜕变与加速发展。

1989年,刘文伶从国防科大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如愿进入航天领域发展。但彼时,受国家经济实力、基础工业发展水平制约,航天事业发展相对缓慢。

“那时都说,‘造导弹的没有卖茶叶蛋的工资高’。”刘文伶幽默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尽管如此,那一代航天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国家服务,奉献航天。

那时,航天人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但受当时条件制约,这又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刚到研究所,感觉听上去偌大的航天工程实际跟小作坊差不多。”刘文伶回忆,对设计人员来说,条件对技术攻关的制约,一是新的方法和技术关键需要探索,二是实验、生产技术都不配套。

“当时计算机计算水平和实验设备水平都很差,与国外相比,人家一两天就能算出的结果,我们可能要算一两年。”如此技术的不配套,刘文伶还能举出很多例子:“比如测力矩特性,我们当时只能测到10^(-2)这样一个水平,但我们需要测量的数据要提高1~2个量级。”每每提出测量要求,刘文伶得到的答复往往都是:这根本不可能。

再者,由于电力水平较低,而实验耗电量巨大,为了不影响民用生产,实验只能在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之间进行。每当夜深人静,人们进入梦乡之时,正是实验室最忙碌的时候。

“特别是冬天的凌晨,又冷又困,疲劳难耐,效率很低,试验过程艰辛,大家戏称为‘曙光工程’。”刘文伶说。

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基础工业能力的提升,航天事业这一“缓慢”阶段很快成为历史,随之进入的,是频频震惊世界的飞速发展阶段。

“现在,我们使用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已达到百万亿次/秒或千万亿次/秒。在生产方面,机械加工、电子测量等系统都提升了很多。”刘文伶告诉记者:“我们也有了很多新技术,如使用非接触测量,能把很细小尺寸的气流微团观测得很清楚,这在以前不可想象。”

从缓慢到飞速,从跟着别人走到如今与发达国家的航天科技旗鼓相当,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刘文伶与有荣焉。

铸造航天事业最坚实的基础

说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变迁,刘文伶的女儿如数家珍。

由于刘文伶工作繁忙,她的女儿从小就在母亲的办公室长大。在我国首型某飞行器研制中,面对技术储备近乎空白、实验能力严重不足的困难,刘文伶毅然牺牲了陪伴年幼女儿和照顾家庭的时间,与爱人一起全身心投入高度紧张的技术攻关一线,分析和处理了200多万个数据和数千条曲线,首次掌握了某新型飞行器设计思想和机理,确定了新型临界稳定布局,创建气动设计方法和技术规范体系,为我国多型机动飞行器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高超声速气动理论发展。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除了在一代代航天人默默无闻的奉献中传承,也在一个个航天小家中生根发芽。

也正是在航天精神和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下,如今,刘文伶的女儿也加入了航天这个大家庭。

在航天大家庭中,像刘文伶这样的航天小家还有很多。要说谁能称得上与航天事业共成长,那就非一家三代六口人都为航天人的张芸莫属。

“我父母都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初建时的开拓者。”说起父辈的选择,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张芸十分自豪。父母的忙碌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张芸自小都看在眼里。

1977年,张芸高中毕业后毅然选择成为一名航天电装工人,她形容自己是“一根筋就要当工人”,觉得“穿着白大褂的工人特别光荣”。

参加工作短短几年时间,张芸便刻苦修炼成为车间的技术骨干。1987年,她利用整整三年业余时间完成大专学业,却依旧选择了老本行,一干就是几十年。高超的技能和卓越的工匠精神,让她得到多方认可。如今,以她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多次受到表彰,还成为培养航天优才的摇篮。

作为技能大师,张芸不仅培养建设起一支卓越的航天人才队伍,也感染着全家都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她告诉记者,除了自己的爱人也一直在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外,女儿、女婿皆因航天结缘,就职于航天不同岗位。就连刚刚两岁多的小外孙,最喜欢的游戏都是用积木搭制火箭。

正是这一个个航天小家,源源不断为祖国的航天大家庭投入青春、注入力量,铸造起航天事业最坚实的基础。

为航天事业持久贡献巾帼智慧

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49年间,长征系列火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的重大跨越,完成了以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组网为代表的辉煌成就。

在这漫长的砥砺前行中,无数航天女将默默奋战在秩序井然的实验室、忙碌的车间、僻远的发射场……用自己的坚韧与智慧一次次将火箭送上太空,用身体力行充分展示出女航天人为科技强国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

参加工作已10年的火箭副总设计师、火箭院总体设计部总体室副主任容易,曾全程参与天宫一号、天宫二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六次发射任务以及载人航天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和空间实验室任务,并三次任火箭系统逃逸安控负责人、三次任发射现场火箭指挥。

她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参加的重大任务是天宫一号的发射,那时,她主要负责载人火箭的逃逸安控,“有兴奋有紧张,但更多的还是从容。”容易回忆道,“兴奋和紧张是因为第一次参加任务,从容是因为天宫一号没有航天员,逃逸安控功能仅仅是在任务中搭载验证。”

如今,以容易所在的运载火箭总体室为例,女性科研人员比例达1/3。“在自己的具体工作岗位上,除了兢兢业业地工作,她们特有的认真细致、严谨负责等特质,在航天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容易看来,为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更好地发挥巾帼智慧和巾帼力量,是航天女将们永恒的追求。

/ 记者手记 /

她们在浩瀚星空书写传奇

曾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走进火箭院博物馆的展厅,记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壮观的火箭家族队列,折射出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流金岁月。

采访中,每个采访对象都有基于自身性别的独特经历。刘文伶回忆:“那时大学生是稀缺人才,女大学生就更少了,有时候有的专业招了20多名学生,只有1名女生。”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女性的参与度明显提升,女航天人才也经历了从少到多、从配角到主角的华丽转身,在航天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一代代航天女将用拼搏和坚守,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坚韧刚毅、奋发有为、实干奉献的精神风貌,共同筑起航天强国梦。

 

编辑:吴苏锦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