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林榆树发展现代农业的致富实践

“红色基因”铸就“天下第一粮仓”

作者:贾莹莹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9-04-26

榆树新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2018年,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的吉林省榆树市遭受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但家住榆树市五棵树镇广隆村的李彦提起去年的收成却很满意。

“按照去年的旱情,我家肯定损失惨重,幸亏我把土地托管给了合作社!”2016年,李彦不仅把自家的2公顷地托管给合作社,还出资12.6万元入股合作社,现在他不仅有稳定的托管、分红收入,自己还在外打工,一年下来,比之前夫妻二人在家务农的收入翻了一倍还多。

“靠天吃饭”的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曾一度束手无策,如今,谈起祖祖辈辈所依赖的“风调雨顺”竟如此云淡风轻。榆树市天雨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王甫站在停满了农机设备的院子里,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咱们合作社以机械化种植大豆和杂粮为主,去年遭遇自然灾害不亏反赚,赖于种植结构调整,再加上第二产业油厂和第三产业销售共同创收,合作社的总收入达到1367万元。”

种植结构的调整,由一产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折射出榆树市多样的农业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好的农业政策环境为榆树市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地进一步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粮食产量连续十四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冠军,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

从新中国初期的广种薄收,到如今农产品产量稳定在65亿斤以上,身在解放老区的榆树人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将家乡建成了新中国建设的“大后方”、资源供给的“大粮仓”,而这种精神,又在当今这一代“新农人”中传承,为这幅以黑土地为底色的丰收画卷增添了“红色基因”。

“小乡精神”,艰苦奋斗世代传承

站在榆树市土桥镇皮信村的小乡展览馆前,70岁的李淑珍老人眼眶湿润了。作为与齐殿云一起“开荒破土”、创造“小乡奇迹”的八位女社员之一,她经历并见证了小乡从贫瘠走向丰产的奋斗岁月。

时钟拨回到20世纪60年代,“老牛破车疙瘩套、两头毛驴没草料”是小乡屯集体经济的真实写照,土地贫瘠、生活艰难,小乡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穷则思变。村里唯一的女共产党员齐殿云主动肩负起改变小乡面貌的重担。她带着八名女社员开荒种地、兴修水利、改造良田,演绎了“八女大战白头沟”等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心想为国家多做贡献”的齐殿云带着姐妹们艰苦奋斗,短短几年小乡就呈现出了“道南是梯田,道北是平原”的美景。

“有了粮,咱最先想到的是国家,从1963年咱们小乡就开始给国家上缴粮食了,年年都是一等粮。”抚摸着当年与齐殿云一起奋战在田野间的照片,李淑珍的声音有些颤抖。

30多年过去了,小乡人苦战奋斗的精神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根植在了新时代的榆树人民心中。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的爱国情怀,已在榆树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距离小乡屯直线距离5公里的土桥镇孟家村,“80后”杨岚被当地人称为“第二个齐殿云”。说起自己的创业故事,杨岚坦言,之所以选址在小乡旁,就是希望自己能像前辈齐殿云一样,带领姐妹们干出一番事业。

杨岚2008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种植,凭借成熟的技术,她本可以过着富足的生活,但看到村里很多留守妇女没有经济来源,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她决定带着姐妹们放手一搏。2011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杨岚成立了榆树市腾龙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统一种植、培训、收购的模式,带领社员发展庭院经济。合作社发展至今,已有社员102人,社员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

创业的艰辛不言而喻,冬季丘陵地带食用菌棚膜上的雨雪曾使大棚三次坍塌。眼看多年心血付之东流,杨岚多次想过放弃,但每当想起前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想到姐妹们的信任,她又振作起来。

“‘小乡精神’就是咱榆树人的精神,只要精神在,人就不会倒!”杨岚坚定地说。

“新农人”,让农业走上现代化之路

身为一名农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陈洪良从内在到外在都很“时尚”。高标准农田、绿色有机种植、“网红”大米,这些似乎与传统农业“格格不入”的“新事物”在他的规划下展现了巨大潜力。

陈洪良是榆树市保寿镇民悦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南方闯荡多年的他发现,榆树大米在南方十分受欢迎,价格也比在榆树高出几倍。多年的市场经验告诉他,只有把农民的地集中经营、统一种植,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才能打出榆树的品牌,真正实现增收。

当陈洪良把规模化生产和种植有机稻米的想法跟乡亲们说了后,老乡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太好了,就按他说的思路干,他是大学生,有文化,跟他干,准能行!”

从2013年的3个人、7辆车、10公顷地到2017年的绿色有机理念全程机械化,如今,100多公顷地,7台插秧机用4天就可全部完成,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农田作业效率。

2017年年底,榆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到了合作社所在的红旗村,这让陈洪良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合作社平整了60亩土地建成了高标准农田,铺设了地下灌水管道,“一开阀门水就能直接灌溉土地,咱们农民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眺望着远处的农田,陈洪良自豪地说,“看,田成块、路成行、树成趟,这就是现代化的美丽休闲乡村!”

鸭稻共生、种养结合是陈洪良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一个小目标,网红有机稻米“压寨夫人”“鸭寨村”卖到了18元一斤,通过走品牌化路线,农民每公顷土地比原来增收2000元以上。“随着鸭田米的大面积种植,农民每公顷土地将增收5000元以上!”陈洪良踌躇满志。

“摆脱”土地束缚,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对于一个玉米种植面积占比高达95%的合作社来说,在2018年这样一个大旱年头能不赔反赚,堪称农业种植的典范。谈到“秘诀”,吉林省田丰专业机械种植专业联合社经理陈卓笑着说:“我们哪有什么‘秘诀’,这全都得益于我们探索出的土地托管模式。”

与土地流转不同的是,土地托管在秋收后以同等地块最高产量支付给农民。陈卓说:“2019年我们托管了798公顷土地,辐射3个乡镇9个村,土地托管后,合作社将分散土地集中连片,利用机械化生产,农户在保证原有土地的收益下外出打工从事二、三产,增加收入。”

“国家放开了新型农业主体政策,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陈卓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他早在2007年就已经“发明”了土地托管这种经营模式,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2010年,他的合作社成为全国首家具有土地托管资质的合作社。

土地连片经营,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让榆树农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而解放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通过外出打工和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榆树市大岭镇林家村的周艳文也经营着自家的农业合作社。看到土地流转后男人外出打工,不少妇女赋闲在家,为了带动土地被流转的妇女增收,周艳文参加了长春市妇联举办的草编培训。没想到,三年前的一个“小想法”,竟成就了带领全市妇女灵活就业的“大事业”。

合作社从最初的139名妇女,发展到如今来自全市的5000余名学员,以周艳文为首的“巧姐儿”们成立了16家草编合作社,11家草编基地,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实现了坐在炕头上、利用茶余饭后的空闲时间轻松赚钱。周艳文说,合作社的社员一个月最多能赚1万多元,最少的也有几百元。

如今,合作社又传来了好消息,就在年初,一笔66万元的美国订单已经“收入囊中”,村里的妇女们用她们的一双双巧手,编织着美丽新生活。

今年周艳文打算建个草编工厂,以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她坚信,不从事土地耕种的“新农人”依然可以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大展拳脚,让这片希望的田野焕发勃勃生机。

记者手记

“小乡精神”薪火相传

这次蹲点采访中,记者第一站就来到了土桥镇皮信村小乡展览馆,这里是“小乡精神”的发祥地,也是榆树之所以能成为“天下第一粮仓”的根源所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把这份蕴藏于榆树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呈现在记者眼前,一幅几代榆树人在黑土地上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画卷徐徐展开。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进入新时代,一大批“新农人”正在国家的惠农政策下,利用先进的理念、科技,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中奔跑奋进。“团结豁达,坚韧争先”成为无数个像陈洪良一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反哺家乡的原动力,成为新时代“小乡精神”的最好诠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榆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榆树呈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将产量优势转化成了经济优势,展现出产业兴旺、美丽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景象。

4月的榆树,希望的种子正在黑土地里孕育,秋天,这里将会收获更多硕果。

编辑:吴苏锦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