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此刻新闻

打好成长底色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对话思政课教师系列之小学篇

标签:此刻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官方客户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景韵润

“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价值观就是未来社会的价值观,所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党总支书记唐冬梅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让学生们喜欢上思政课,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是我们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政课体系内容、教学方式、研讨形式,让思政课堂真正‘活’起来,打好孩子成长的底色,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红色音乐思政课:凝魂

“多少次凝望着,凝望着盘中餐,这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供养。”5月,在育英学校音乐思政大课堂上,一首纯净优美的童声合唱响起,唱出了孩子们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年前,在袁隆平院士逝世后,为了向袁隆平院士表达追思和致敬,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武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以杂交水稻的种子为意象,联合创作了这首《为世界种下一个梦》。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是我们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我们将原创红色音乐与思政课相融合,是想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唤起民族记忆,培育爱国情怀。”唐冬梅告诉记者,一堂堂妙趣横生的音乐思政课上,思政、音乐老师联合授课,为学生讲授红色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榜样人物的动人故事,带领学生唱出激昂旋律。

唐冬梅主抓思政工作,是学校红色音乐思政教育团队主要成员之一,一讲起红色音乐思政课,她就充满力量。“朗朗上口的红歌激人奋进,每逢重要节点,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学雷锋日、校园艺术节等,我们会在学校循环播放红色歌曲,那段时间,校园里会掀起歌唱红色歌曲高潮。”

课外时间,学校以红色音乐为主题,开展办手抄报、出墙报、演讲比赛、电台广播等活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慢慢地了解到中国革命史、英雄故事。“在音乐思政课上,学生自己也能讲述榜样人物故事,成为课堂的主角,他们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思政课。”唐冬梅说道。

从《为世界种下一个梦》到以礼敬卫国戍边英雄为主题的《让世界看到我们的身影》,从展现新时代湖南人民敢为人先的《倾听湘江》到以弘扬女排精神为主题的《让五星红旗更加艳丽》……

“2019年至今,我们先后创作了十几首原创红色歌曲,在校园里的传唱度非常高。让学生讲起来、唱起来、写起来,寓教于乐,用红色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达到育人功能,这就是我们音乐思政课的初心所在。”唐冬梅说。

国旗下的思政课:筑梦

5月的校园绿意盎然,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下,育英学校正在举行一场以“民族大融合”为主题的国旗下思政课,担任主讲人的是1906中队。

一张张民族团结电子海报,是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生动展示;一首铿锵有力的诗朗诵,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一场《爱我中华》歌舞表演,让全校师生共同感受到了中华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1906班学生身穿不同的民族服饰,表达了他们对民族大团结、共筑中国梦的愿望。

“我们全班都参与进来了,这是我参加过的最有趣的活动了。看着全校同学都在鼓掌,我特别自豪,希望再来一次。”参加了歌舞表演的刘同学告诉记者,不同的民族服饰令她印象深刻,“少数民族服饰太漂亮了,这次思政课,我们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演出,自己也进一步了解了各民族文化,真是收获满满。”

从“对校园欺凌说‘不’”,到“小习惯大力量”,再到“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梦想”,国旗下的思政课主题丰富,唐冬梅介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色文化,我们会邀请学生、老师、家长和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共同为全校学生带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课。”

“我们将继承雷锋叔叔的光荣传统,将热爱祖国、助人为乐、刻苦学习、锐意进取的美德融入我们的生命之中。”“共同的家,一起呵护她,茁壮成长的我们在蓝天下。共同的家,美好如画,请把垃圾分类带回家。”……国旗下的誓言,字字铿锵,久久回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行走中的思政课:启航

创建于1950年的育英学校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这里有修业学校、《湘江评论》旧址、程潜公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等红色思政资源。

在唐冬梅看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还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我们要用好身边的红色资源,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小学六年的时光里,育英学校的老师、家长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校园共同研学,在每次找寻榜样人物足迹、寻访红色基因的活动中,他们边参观边学习。“我们还会号召孩子们利用节假日、寒暑假自行参观红色基地,跟随革命先烈们留下的红色印记,体验一段难忘的红色之旅,有的孩子还自愿报名成为红色基地的志愿讲解员,这让我们的思政课更有意义了。”唐冬梅介绍。

参观结束后,学生还会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拍摄红色故事小视频,在交流汇报活动上分享感想。“在学校的小百灵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校门口大屏幕等平台,我们会把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孩子们越来越自信。行走中的思政课已经开展了四五年,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唐冬梅表示。

“生活化、生动化、多元化,这是小学思政教育的三个特点。”在唐冬梅看来,小学思政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对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活起来’,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断创新思政课教育方式,链接不同的教育内容,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从而爱听爱学、听懂学会。”

“作为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接下来,我们必须将好的形式和内容结合,把道理讲深讲透,入脑入心,从而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学生真正受益。”谈到未来,唐冬梅语气坚定。

  • 分享:
  • 编辑:王意舒     2024-05-27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