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此刻新闻

惩治网络暴力 培树正确婚恋观

——专家谈“胖猫”事件

标签:此刻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官方客户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周韵曦

5月19日晚,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发布关于刘甲(男,21岁,网名“胖猫”)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身亡事件相关情况的通报。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暴力不仅扰乱正常网络秩序,也会对被害人生活造成严重破坏,必须依法严惩。同时,也要加强引导,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建立健康、平等和尊重的伴侣关系。

网络暴力对社会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

通报提到,谭某和“胖猫”以真实身份交往两年多,互见亲友,共同攒钱谋划未来生活,双方存在真实恋爱关系,谭某未实施虚构事件或隐瞒真相、以恋爱为名骗取“胖猫”钱财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犯罪。同时,经依法调查查明,“胖猫”姐姐刘某曾与其妹妹商议“就是要让谭某被网暴”,并曝光谭某相关地址、抖音账号等信息,使得网络出现多起威胁谭某人身安全的言论,严重影响谭某正常生活,并造成网络空间秩序混乱。

“近年来,网络暴力对社会造成的伤害不容忽视。最后的事实可能与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这也让一些网民感到自己的正义感落空。所以,会给公众带来非常大的精神伤害也是网络暴力的重要特点之一。”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陈碧认为,当前,网络暴力主要表现为网络诽谤、网络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结合通报可以发现,该事件可能涉及虚构不实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侵犯他人个人信息等。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小彪认为,根据警方通报,“胖猫”姐姐主观上有实施网络暴力的故意,客观上对谭某及其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很多网民在跟帖、转发时采用的也多是“胖猫”姐姐发布的信息。因此,“胖猫”姐姐的行为可能涉嫌网络暴力。

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两高一部”《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对严惩网络暴力均作出相关规定。特别是“两高一部”的意见,从民事、刑事、行政三个方面对惩治网络暴力进行了系统规定。治理网络暴力于法有据。

陈碧告诉记者,以往,追究网络暴力的责任多为自诉案件。此次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5月3日接到谭某反映刘某侵犯其隐私的报警。经依法调查,通报相关情况。为保障公民个人权利提供了坚强保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如果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的,需要追究网络暴力实施者的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陈碧表示,受害人也可以进行民事维权。她提醒,“惩治网络暴力要注意区分,应严惩不实信息的首发者编造者等首恶分子、主要参与者。”

陈碧特别提到,通过这次事件,应进一步强调平台在防治网络暴力方面的责任。“平台享受了流量红利,也应承担法律义务。平台要注意信息筛选和甄别,及时发现治理侵犯个人信息、侮辱诽谤他人的不当言论。”陈碧说,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按照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权利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及权利人的真实身份信息。”

按照《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规定,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陈小彪说,平台应该履行基本的信息审查义务,因未履行信息审查义务造成违法信息传播,平台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次热点事件背后的舆论热度,也充分体现了网民的同理心、同情心和正义感,这些需要被珍视和呵护。”陈小彪认为,“每一位网络参与者也要注意防范,防止自己的善意被利用和裹挟。”

以更加理性、谨慎的态度面对和处理婚恋关系

通报提到,“胖猫”和谭某交往期间,经历多次分手、复合。2024年4月3日、4日,两人持续发生争吵提及分手。4月11日凌晨,“胖猫”向谭某发微信“我们已经结束了”后跳江。“胖猫”的这一做法让无数网友深感惋惜。

“近年来,由青年恋爱交友引发的各类事件时有发生,反映出青年婚恋观的多元变化以及情感关系处理能力的不足。”山东女子学院妇女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教授王慧说,婚恋观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会副主任委员刘汶蓉曾在调研中发现,青年一代理想的择偶观往往以性格与价值观相合、关系融洽为重要标准,但落到现实中,部分年轻人却不知道如何相处、怎样正确处理两性关系。

针对部分青年婚恋交友反映出的种种问题,刘汶蓉认为,社会应当从制度设置上将家庭生活、情感生活、个人生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接受爱的教育,从而逐步对婚姻和家庭形成正确认识。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就要培养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具备与人沟通、包容和妥协的能力,学会珍惜双方的感情和共同经历,学会正确处理感情矛盾。”

“更重要的是,青年应以更加理性、谨慎的态度面对和处理婚恋关系。”刘汶蓉认为,青年人应认识到,婚恋不仅是满足个人情感和生活伴侣需求的途径,也是个体实现自我、贡献社会并寻求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因此她建议,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就是要让青年人正确认识婚恋中的喜怒哀乐,通过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来探索生命的目的,同时发展、体验和传承人类社会重要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如忠诚、责任、尊重、关爱等。

王慧同样认为,应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的引导。“应客观理性全面看待青年婚恋观现状,不陷于‘异化’‘问题化’的泥潭。”王慧认为,一系列婚恋乱象的产生,正折射出年轻人是以更加理性、谨慎的姿态等待和追求婚恋关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趋势,从而为青年人婚恋话语的建构和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

  • 分享:
  • 编辑:王意舒     2024-05-21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