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农村新女性  >  村上人家
弃商从农 回乡创业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林志文 黎浩标  发布时间:2014-06-09  中华女性网

在广东农村致富女带头人中有这么一个群体,她们曾经在城市或打工或经商,打下了一片天地。不过她们更看好农业的发展前程,希望回馈家乡,带领姐妹群众脱贫致富,于是,她们毅然弃商从农,回乡创业。记者近日走访几位致富女带头人了解她们的精彩故事。

带领乡亲种菜致富

2007年春节,一直在广州商场打拼的林良菊回老家阳江过年。那年恰逢50年一遇的寒潮,老百姓辛苦种下来的蔬菜出现低价贱卖的现象。林良菊了解后得知,原来三洲菜心由于规模化经营效益差,营销不善,导致蔬菜产业发展缓慢;部分农民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加上碰上寒潮,所以售价低下。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经过一番思考,林良菊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土地集中起来,运用生物、微生态工程等技术手段为切入点,提升蔬菜生产水平,采用现代市场化营销手段,打通市场渠道,将三洲菜心这个品牌打入超市,提升价值。

2008年初,林良菊将这个想法和家人商量,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支持与认同。于是,她放弃了大都市舒适的生活,回到土生土长的家乡,开始大展拳脚。

在三洲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林良菊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吸纳100多户菜农全部入了社。合作社内部实行计划经营,企业化管理,社员只管生产和采摘,经过几年的努力,海霞蔬菜专业合作社已成有机蔬菜基地500亩。

20127月,为进一步推动蔬菜无公害有机化生产,林良菊四处筹集资金,在市妇联的积极帮助下,其合作社办理了财政贴息贷款30万元。目前,林良菊的基地年产量约5万吨,拥有田头冷库3个、冷藏容量为1000吨的蔬菜贮藏保鲜冷库和2000平方米的蔬菜加工车间及蔬菜物流配送中心,还有市区内各大农贸市场配套农产品平价商店12家。

把种菜技术带回家

41岁的巫琼芬,是茂名信宜市丁堡镇一名返乡创业妇女。2001年,巫琼芬夫妇外出深圳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事业。在外打拼近10年,2010年底,考虑到家里老人、孩子需要照顾,巫琼芬夫妇决定把外出深圳学到的种菜技术带回家乡发展。

创业之初,巫琼芬和丈夫只租赁了四亩多田地尝试种植蔬菜,一边种菜和联系销售,一边搭建蔬菜大棚。由于巫琼芬种出的瓜菜味道好,销售量大大超出预期。因此,她很想继续扩大种菜规模。2012年,巫琼芬及时获得了扶持农村妇女创业发展的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万元,马上将资金投入到菜场扩建发展中,扩大菜场面积,还购置一批农业机械,搭建了蔬菜大棚。

尝到甜头的巫琼芬,在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周边的妇女群众,她积极向想创业的同村妇女宣传小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并向她们传授各种种菜技术。巫琼芬表示,争取把蔬菜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继续带动其他妇女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建起万亩培育农场

梅州客家妇女何银香,高中毕业先后干过农活,当过工人,担任过多家企业产品的销售代表或代理商。2006年初,何银香到广西桂林出差时,发现当地的葛根产业办得有声有色。深入打听,得知葛根可以用于集药用、保健、食用,市场开发前景极为广阔。同年8月,她毅然决定“弃商从农”,发起成立了葛根专业合作社。20075月,她又创立了公司,从事葛根系列产品的加工、销售及研发。

然而,当何银香将多年辛苦积攒的25万元全部用于葛根种植时,上天跟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2007年冬那场50年一遇的霜冻天气,导致丰收在望的葛根遭受寒灾。面对沉重的打击,何银香很快就重新站了起来。2008年春,她将仅存活的1000多株葛根种苗移至地质条件更好、无霜期更短的蕉城镇叟乐村栽植培育,还争取到专家的鼎力相助,建起了万苗葛根良种培育农场和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标准化葛根种植示范基地100亩。

此后,短短两三年间,何银香的产业进入了良性的发展轨道。这位勤劳的客家妇女并没有满足现状,为打造现代农业企业,何银香又启动了300亩果树套种葛根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在妇联的支持下得到了30万元贴息贷款。据了解,新项目建成后总产值预计达1660万元,纯利润390万元,还能辐射带动农户200户,安排100名农村妇女就业,使更多农村妇女尽快脱贫致富。(本报记者 林志文 通讯员 黎浩标)

编辑: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