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寻找最美家庭  >  媒体聚焦
“最美家庭”的最美家风
来源:新华社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6-04  中华女性网

    家风,是一个家庭风格的传承和品质的凝聚。良好的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犹如清泉,润泽后代,犹如薪火,代代相传。

    在全国妇联近期揭晓的100户全国“最美家庭”中,一些家庭凭借良好的家德家风,收获了幸福生活,赢得了社会认可。

    广东省汕尾市的林义鸿一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多年来,一家人把品德养成作为家庭“必修课”,要求家庭成员团结和睦、勤劳俭朴、乐于助人、遵法守法。建设好“小家”的同时,林义鸿一家还积极帮扶贫困家庭的孩子,主动参与为地震灾区的募捐活动。

    “我的努力和付出,是在让家人幸福安康的同时,让更多人幸福安康。”林义鸿说。

    在重庆市武隆县羊角镇石床村,杨兴明老人一家五世同堂,儿孙们牢记“以孝为首,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的祖训,养成了相亲相爱、恪守孝德的家风。

    杨兴明不仅教育子孙注重自身修养,在与他人相处方面,老人也经常对后辈们说,对待乡邻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崇节俭、多行善、常微笑”。

    西藏拉萨城关区八一社区里,薄金清老人的家由汉族、藏族、回族3个民族组成——薄金清是汉族,老伴儿是藏族,二女婿是回族。每逢节假日,全家人便齐聚一堂,其乐融融。

    老人经常对儿孙们说:“家和万事兴,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兄弟姐妹们团结在一起了,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们。”

    除了家庭和睦,勤俭节约也是一家人长期坚持的传统。薄金清时常告诫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勤俭持家的作风不能丢。

    还有一些家庭,他们用坚强与执著,绘就人生的精彩画卷,涵养家庭的美德家风。四川省德阳市的谢小兰和陈刚母子,就是这样一家人。

    年幼时的一场疾病,让陈刚不幸瘫痪。母亲谢小兰凭着“一定要让他站起来”的信念,用了近十年时间,让陈刚从手脚不能动弹到能够自己吃饭、蹒跚而行。

    然而,1990年,丈夫因车祸离世,剩下谢小兰独自支撑一个家。1998年,谢小兰下岗,她和陈刚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重重磨炼中,母子俩互相支持、鼓励,携手向前。

    2005年,陈刚成为一名硬地滚球项目的残疾人运动员。谢小兰除了要照顾陈刚的饮食起居,还要帮助他在训练场上辅助练习。当看见儿子在高强度训练后疲惫的样子、受伤的脚踝,谢小兰心疼不已。她试探地问:“回家好不好?”陈刚却说:“我要成为和妈妈一样坚强的人!”正是母子俩的共同努力,让陈刚在运动生涯中不断取得好成绩,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家风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中。家风无言,却有着无声的力量,滋润心灵,培养美德。

编辑:肖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