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  改革进行时

从“讨饭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代“花鼓女”见证小岗四十年变迁

作者:王蓓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8-10-22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凤阳花鼓,起源于安徽凤阳府临淮县一带,是根植于凤阳传统民间的表演艺术。1955年春,凤阳花鼓在北京怀仁堂演出,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等领导人观看了著名曲目《王三姐赶集》。“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一曲耳熟能详的《凤阳歌》,伴随着清脆的花鼓声传唱至今。

而在小岗村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凤阳花鼓”曾是村里人荒年外出乞讨、卖艺谋生的代名词,“拖儿带女、一人持锣一人敲鼓,边舞边唱”的场景,与饥饿和贫穷的记忆相联。

而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早已成为凤阳和小岗村近年来对外推介的艺术“名片”。老中青三代花鼓艺人,肩负传承使命,不断创新唱词、曲调,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推动凤阳花鼓进校园,成为孩子们乐于传唱的艺术瑰宝。

个人命运总与国家发展休戚相关。时值改革开放40年之际,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走近安徽凤阳三代“花鼓女”,听她们讲述绵延数十年的“花鼓”故事,探知冷暖人生背后的家国巨变。

邓凡兰:“花鼓老艺人”的甘苦记忆

73岁的邓凡兰,一头利落的短发,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唱起《鲜花调》来,声音脆亮高亢,手持小锣舞动时,身姿挺拔。

1946年,邓凡兰出生在凤阳县燃灯镇小溪河村。粗略计算,邓凡兰已经唱了近70年的凤阳花鼓。“从记事起,就听上人们(家里的老人)唱,俺和俺姐就跟着一句一句地学。”

为啥要学?“那是讨饭的本事,凤阳荒年多,祖祖辈辈都是靠着唱花鼓讨饭活下来的。”在邓凡兰的记忆中,“家里粮食不够吃”,每年初冬,全家老少都要背上铺盖卷,拿上锣、鼓,背井离乡出去讨饭,“俺跟俺姐一人拿锣一人敲鼓,边走边唱”,遭人白眼、被人驱赶、被恶狗追咬,运气好的时候,全家能吃上一口饱饭,运气不好时,天寒地冻的也必须饿着肚子继续赶路……这些如今影视剧中才有的情节,曾经真实地出现在儿时邓凡兰的生活中。

1963年,邓凡兰与同村的陈玉舟结婚。历史上“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凤阳,依然连年灾荒饥馑。此后十几年里,丈夫拉二胡,邓凡兰敲鼓,带着相继出生的四个儿子外出卖艺讨饭,仍是一家人每年秋收结束后迫不得已的选择。

直到1978年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包产到户,邓凡兰一家六口分到了12亩地。“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分地到户后,地种得好,就能多收粮食不挨饿”,夫妻俩收起花鼓小锣,没日没夜地种地干活,之后再没有外出讨饭。

邓凡兰天生一副好嗓子,是个乐呵脾气。跨过温饱线后,每年冬闲,村里的妇女姐妹们聚在一起,总喜欢让她唱两嗓子。《茉莉花》《鲜花调》,几首花鼓老调一唱,满堂喝彩。看妻子喜欢,村民们爱听,读过几年书的陈玉舟,就估摸着词义,把邓凡兰唱过的曲调整理成册。后来,村民们生活越来越富足,村里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建了文化活动室,邓凡兰夫妻第一个加入。

2006年,凤阳县举办第一届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邓凡兰作为凤阳花鼓老艺人,被邀请登台表演。“谁能想到过去外出讨饭唱的小调,如今能登上大舞台。过去都是到人家门口讨饭遭人白眼,现在会被邀请演出,还车接车送,被人尊称为老师。”对比这些年的变化,邓凡兰感慨不已:“感谢党和国家,感谢改革开放,让我们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成了受人尊敬的艺术家!”

为了传承这一独特的曲艺文化,几年前,邓凡兰的原生态唱法和上百首曲目,已由凤阳县文化馆灌录成碟片,作为艺术珍宝留存下来。每逢被邀登台,年过七旬的邓凡兰在老伴的陪伴下,总是早早到场,如焕发新生,精神抖擞。

“过去为了糊口,不得不唱。现在是因为开心、自豪,发自内心想唱。”唱了一辈子凤阳花鼓的邓凡兰骄傲地说。

肖庆红:“花鼓疯子”的痴迷往事

化上妆、穿上表演服的肖庆红身段婀娜,举手投足间尽是妙龄女子的姿态和神采。

肖庆红,51岁,凤阳县文化馆副馆长,滁州市第二批市级(凤阳花鼓)非遗传承人,从事花鼓表演、编排创作、训练指导30多年。因执着于凤阳花鼓的传承、宣传,被周围人戏称为“花鼓疯子”。

肖庆红出生在县文化馆大院,“每天清晨,在老一辈花鼓表演艺术家孙凤城老师、陆中和老师晨起练功的凤阳花鼓声和优美的唱腔中醒来,耳濡目染,非常喜欢。”1983年,16岁的肖庆红进入凤阳县文化馆工作,从事凤阳花鼓的表演、创作。

新时代,新唱法。为了让更多人喜欢花鼓,她把凤阳民歌融合在凤阳花鼓舞蹈中,让曲调优美、朗朗上口的民歌与花鼓的舞蹈动作相结合,增加了欣赏性。她用心琢磨动作、服装和头饰,加入许多本土元素,创作了《鼓乡情韵》《花鼓声声》等多个与时俱进、歌唱新时代的凤阳花鼓新经典曲目。

肖庆红痴迷花鼓的“疯狂”故事,文化馆的同事随口就能说出一两件:第三届中国农民歌会时,肖庆红脚部扭伤,她强忍着伤痛坚持排练,最终在演出中赢得满堂喝彩;凤阳县2017年春晚排练期间,她现场指导,每天早出晚归,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排练现场……

不只是工作,肖庆红休息的时间,也全是凤阳花鼓。安徽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被凤阳花鼓的魅力所吸引,“一心想让花鼓艺术传遍全国”的肖庆红,自愿当起了学校花鼓艺术团的义务指导老师。30年来,艺术团的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她一直坚持教授凤阳花鼓。

2006年,凤阳花鼓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肖庆红也开始了花鼓艺术的研究、整理。“了解了它的前世今生,知道了邓凡兰等老一辈花鼓艺人曾经手拿花鼓小锣漂泊讨饭的苦难生活,越发觉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承花鼓艺术,并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将今日国家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幸福美满,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至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2017年5月,凤阳花鼓与凤阳凤画等非遗项目远赴意大利米兰,在“意大利·中国文化艺术节”上,肖庆红向世界展示了“大美凤阳”深厚历史文化和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

2017年6月,由凤阳县委宣传部和安徽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以凤阳花鼓为主题的原创演出《中都鼓韵》在安徽大剧院上演。历史背景融合绚烂的舞台效果、大气磅礴的表演,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时代脉搏。

“感谢这个时代,让我因喜爱而从事与凤阳花鼓相关的工作。哪怕我老了,退休了,我还会为花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肖庆红微笑着说。

吴晓彤:让花鼓艺术走进学校

初秋,蓝天白云下的凤阳县小岗学校,“徽派”建筑风格的现代化教学楼,古朴雅致。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村村通的水泥路……”上午9点,标准的红色塑胶跑道圈起的绿茵场上,伴随着循环播放的凤阳花鼓《谁不夸咱凤阳好》的优美旋律,27岁的吴晓彤时而蹲在场边,时而站起来紧盯着正在排练“叉拉机”(凤阳花鼓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16位学生,不停地用手势和表情,引导学生演练好每一个动作。

吴晓彤,小岗学校音乐老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县级传承人,肖庆红的学生,土生土长的凤阳人。她14岁时接触凤阳花鼓,“一见倾心”,13年来坚持练习与表演:“肖老师和老一辈艺术家们对艺术的执着感染着我,我也把凤阳花鼓看作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每一次跳跃、每一个动作都严格要求自己,一遍又一遍苦练技艺。”

从安徽科技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吴晓彤进入村小,教授音乐课程。2015年9月,作为教学骨干和非遗传承人,吴晓彤来到小岗学校任教。

2013年开始招生的小岗学校,是在原来小岗小学基础上投资千万元重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2300平方米的学校里,有媲美城市学校的少年宫、运动场。近年来,凤阳花鼓作为小岗村对外推介展示的艺术“名片”,也备受推崇和喜爱。吴晓彤发挥特长,开设了凤阳花鼓兴趣小组,身体力行推行“凤阳花鼓进校园”。三年来,已有36位学生跟随吴晓彤练习,其中有16人参加了小岗村2018年春晚演出。

“我们这一代‘花鼓人’很幸运,遇到了文化大发展的好时候。”吴晓彤说,近几年,凤阳县每年都会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凤阳花鼓发展。不光在小岗小学,在整个凤阳,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都设置了凤阳花鼓兴趣班、兴趣课或兴趣小组,中小学生的课间操也改成了凤阳花鼓健身操,真正做到了“从娃娃抓起”。

去年,吴晓彤跟随老师肖庆红到意大利演出,第一次走出国门,她惊讶于外国人对凤阳花鼓的喜爱和推崇,自豪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绚烂。

“凤阳花鼓是一门精益求精的艺术,练习花鼓,不仅是舞蹈技艺的训练,更能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品格和追逐艺术的心,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吴晓彤一直觉得,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自身的技艺精湛是最基本的艺术修养,更要像肖庆红等前辈老师一样,秉持对艺术的极致追求,“用最美的舞、最动人的歌,歌唱新时代,传承中华艺术瑰宝”。

编辑:吴苏锦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