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探访太行“绿色明珠”前南峪:美了环境富了村民

关注

探访太行“绿色明珠”前南峪:美了环境富了村民

作者:艾广德 邢璐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8-09

    【解说】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曾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所在地。上个世纪六十年开始,几代前南峪人努力开山造林,把昔日的穷山沟变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绿水青山也为他们带来了金山银山。

    5月31日,记者走进前南峪,探访了这颗太行山区的“绿色明珠”。5月的前南峪,放眼望去,满山都是绿色,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栗子花香。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告诉记者,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前南峪到处是是荒山秃岭,植被稀少,自然环境极差,经济十分落后。

    【同期】邢台县前南峪村党委书记 郭天林:原来我们前南峪村就是荒山秃岭,用一个顺口溜来说,光山和尚头,下雨顺坡流,无雨渴死牛,从人来说就是面黄肌瘦难育人,有女不嫁南峪村。

    【解说】1963年的一场特大洪灾让前南峪村损失惨重,痛定思痛,洪灾过后村民们在老支书郭成志的带领下开始修滩造田。改革开放后,前南峪村坚持走绿色生态发展道路,几十年如一日实施山场综合治理,现如今,前南峪8000多亩山场,全部披上了绿装,林木覆盖率达90.7%,全村共有果树30万株,乌克兰樱桃、澳大利亚油桃、欧洲榛子等20余种进口树种,种满沟前坡后,每年从3月至11月都能采摘到鲜果,这座“花果山”吸引来了各地游客。

    【同期】游客:到这儿来了后满眼都是绿,空气非常湿润非常清新。

    游客:这的绿化非常好特别美,给人的感觉新农村建设的气息扑面而来。

    游客:我们经常听说绿色生态发展,到这儿以后深深感觉到,这儿已经做到生态绿色发展了。

    【解说】正在打理葡萄园的郭海庆,是土生土长的前南峪人,他说自从村里开始发展经济林种植,他就开始跟着种些板栗、苹果、葡萄,现在他每年的收入能有10万元左右。

    【同期】邢台县前南峪村村民 郭海庆:通过生态旅游,带动了经济发展,再一个是保持水土空气也好,我们现在这个沟一年收入100多万,这既是青山又是金山银山。

    【解说】李爱英是前南峪村的村民,2013年她在村子里办起了农家乐,她的餐馆能容纳100人吃饭,一年能有10多万的收入,配套的旅馆有21个房间,可以接待40多人,旅馆一年也能有6万左右的收入,李爱英说这一切都得益于前南峪村的环境治理。

    【同期】邢台县前南峪村村民 李爱英:改造以后到处都是绿色的,村里有经济树,苹果树梨树樱桃树,这些树都可以采摘,水治理以后哪都是清澈透明的,游客看着到处都挺好,他(们)就愿意来。

    【解说】 2008年前南峪村投资386万元建起秸秆气化站,实施了集中供气工程,解决了全村的做饭取暖问题。秸秆燃气不排放烟雾和粉尘,既避免了柴草乱堆乱放,又节约了村民生活费用,还保护了林木资源。

    【同期】邢台县前南峪村党委书记 郭天林:我们村建设秸秆气化站把农村柴草乱堆乱放的习惯去掉了,另外一个解决老百姓烧煤问题,同时冬天取暖也能利用壁挂炉,使整个前南峪环境有一个大的提高。

    【解说】郭天林说选择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前南峪村也曾经历过阵痛,为了发展旅游业,他们曾忍痛砍掉年了纯利润860万元的村办污染企业,将其改造为教育培训基地。如今依靠抗大红色文化和村里的绿色生态资源,前南峪被评为国家4A级生态旅游区,入选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线路。全村每年吸引中外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800万元,门票收入1450万元。

    【同期】邢台县前南峪村党委书记 郭天林:从目前可以看出,我们前南峪整个(生态文明)的路是走对了。未来发展就是想重点发展旅游业,前南峪是4A级景区,在这基础上打造5A级景区,创造好的(环境)条件。

    艾广德 邢璐河北石家庄报道


新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