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花茂村带动这一片都旺了起来

关注

花茂村带动这一片都旺了起来

作者:姚鹏 周玉林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7-09-19

花茂村如今已基本做到户户通水泥路,小车可以直接开到各家门口。(赵则正/摄)

王治强一家在自己经营的农家乐里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赵则正/摄)

  ■ “走亲戚”档案

  地点: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

  家庭:王治强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 周玉林

  夏末的阳光均匀地洒到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村民王治强的小院中,浓烈,但并不灼热。

  小院的核心是一幢黔北民居风格的两层小楼,既用于住家,也用于开办农家乐,楼顶上,“红色之家”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小院里,各色花草生长得郁郁葱葱,院落中央,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张茶几和一排小凳,似乎在向访客们提示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这个院子保持着习近平总书记来时的原样,就是多了几盆花。”提起两年前那个下午,55岁的王治强感触良多。“当时太紧张,很多话没来得及跟总书记讲,希望总书记再来我们花茂村做客,如果再有机会见到总书记,一定好好对他讲讲心里话。”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花茂村考察调研,在察看了村里的智能温控大棚、党员群众之家、土特产服务中心、制陶工坊之后,沿着土墙和木栏相伴的乡村小径,走到了王治强家。

  王治强和老伴在家门口迎接总书记的到来。有人向总书记介绍他:这是我们村的老党员。总书记便亲切地和他握了握手。王治强回忆:总书记很和气,无论提问题还是说事情都轻言细语。

  当时,王治强家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闻讯赶来的群众,总书记和大家一个个打招呼,遇到孩子还会疼爱地摸摸他们的小脸。

  “当时家里只有我、老伴和一个儿子,另一个儿子在上班,没赶回来。为这他遗憾得不得了,老埋怨我们:怎么总书记来了都不叫我?”王治强笑道。

  “总书记仔细看了我的院子,问我房子什么时候建的,花了多少钱,农家乐生意怎么样?我都一一回答,然后带着总书记房前屋后都看了一圈,堂屋,后院都看到了。”王治强领着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按照总书记当天参观的路线走了一遍,他告诉记者,这幢房子是1985年开始盖的,当时是村里的第一间砖房,所有的材料都由人工从山外背进来,由于没钱,只盖了一层便停工了,后来不断改建才成为今天的样子。2013年,他家在村里第一个开起了农家乐,刚开业的时候叫治强农庄,后来大家建议王治强为农家乐改个名——这个院子1935年住过红军,干脆就叫红色之家吧。“红色之家”这才正式得名。

  领着总书记参观完毕,王治强招呼大家在院里坐下来休息。总书记跟大家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新农村建设,一谈就是将近一个小时。

  “当时差不多是下午五点钟。”王治强清楚记得那天的每一个细节,很多村民都争相发言,向总书记介绍自家的生活情况,称赞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总书记对大家说,这是我第三次来遵义,特别想了解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我们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是全面小康。这次来贵州调研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就是了解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致富。通过你们刚才讲的,看到每个人洋溢在脸上的愉悦表情,知道你们过得不错,这里的脱贫致富是比较成功的,你们对党和政府是拥护的。

  “总书记还说,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要是有人哭,我们就要注意,需要改正的就要改正,需要完善的就要完善。”王治强乐呵呵地说道,“我们当然都是笑的。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大家笑得也越来越开心。”

  谈起家里和村里这两年的变化,王治强更是如数家珍。

  “变化太多了!”他表示,总书记来过之后,自己家里就喜事不断,那年总书记6月16日来,6月27日,自己的一个儿子就娶了媳妇。这两年,家里多了两个儿媳妇,还添了两个孙子,人口翻了一倍。至于本来就不错的农家乐生意,更是红火得不行。

  “今天订餐的就有15桌,这在周末算少的,平时每天也有20多桌,最多的时候一天有50多桌。去年国庆期间,院里人多得都找不到地方站。”王治强说,本地人基本上都来过了,如今来的都是外地客人,都得提前预订。以前这个农家乐就是家里人自己打理,老伴掌勺,他端菜,现在客人实在太多,根本忙不过来,只得招了12个员工来帮忙,每年的工资支出就有40多万元。

  说话间,小院里的客人换了一拨又一拨,还有专门穿着红军军装来的,进门后,大家的第一件事都是到总书记坐过的地方留影。

  王治强觉得,村里的变化也很大,以前通到每家每户的路都是小路,现在基本做到户户通水泥路,小车可以直接开到各家门口。村里还新建了幼儿园,自己的两个孙子在本村就能接受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是,村里的人气更旺了。随着村庄面貌不断改善,返乡的人越来越多,以前青壮年基本在外打工,村里常年见不到人,现在大家都陆陆续续回来,开农家乐,搞多种经营,整个花茂村,乃至周边几个村的人气都重新旺了起来。

  “以前大家都想跑出去,甚至把房子卖掉也要出去,再过几年,恐怕是想回来都回不来了。”王治强说,为了摆脱贫困,他自己也是17岁就去遵义打工了,前些年才结束打工生活回到村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原来在外帮人修车,现在被他叫回来帮忙,另一个在政府部门上班,偶尔也会回来帮忙。

  “现在,村里的发展更快了。”村委会主任、村妇联主席彭龙芬告诉记者。如今,花茂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为抓手,统筹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齐步走,带动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和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同步发展,进一步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的发展目标。如今,村里的农家乐已经增加到了19家。2016年,花茂村接待游客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260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19元。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农业科技企业入驻花茂村。现在,村里多数家庭都买了汽车,水、电、道路、住房、通讯都有很大改善。

  “群众的获得感提高很多,有的本来一家三口都在外务工,现在都回来了。”彭龙芬透露,村里还成立了旅游协会,准备进一步规范村民们的经营行为。还准备围着村子再修一条环路,让游客可以一次看完山水田园。

  “最遗憾的是上次没和总书记合个影,后来后悔得几个晚上都没睡好。”交谈中,王治强说起了自己的另一桩心事。“我们的县委书记后来去北京开会,跟总书记合上了影,我说你好了,在村里没照上相,跑到北京去照上了,但我一辈子可能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希望总书记再来我们花茂村做客。”王治强认真地说道,“要是没这个机会,能把老婆孩子都带到北京去和总书记合个影也好啊。”

  记者手记

  这样的小康,让人发自心底欢喜

  □ 姚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小康建设,是中国通往全面小康所必须面对的短板,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一直以来最为牵挂的事情。

  “群众拥护不拥护是我们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在农村的小康进程中,群众的获得感正是检验政策和工作的标尺,这一点,在今天的花茂村得到了充分体现。

  漫步如今的花茂村,山清水秀,稻菽千重,粉墙黛瓦的黔北民居整洁漂亮、传统古朴的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红红火火,自然与人居、现代与古朴在这里完美结合,相得益彰。这样一幅“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让花茂村登上了“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获得全国“最美红村”奖,并且正在向“中国最美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冲刺。

  然而,以前的花茂村却并不是这样。花茂村,原名荒茅田,意指贫困荒芜,曾经也是“出行难、饮水难、看病就医难、农田灌溉难、村民增收难”的穷乡僻壤。村里人均不到一亩地,村民们靠种地根本养不活自己,只得纷纷外出务工。

  昔日的“荒茅田”之所以能迅速变成令人称羡的“花茂村”,除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之外,与精准的扶贫政策和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显然是分不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落实贵州省委“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部署,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几年时间,花茂村的面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目前,村里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打造了土坝—花茂—苟坝乡村旅游示范带,又成立了“互联网+”服务中心和“青年创客中心”,大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村里还根据黔北民居“7大元素”,采取多规合一规划引领,实施净化、美化、文化、产业化、精细化工程,推动了村庄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的全面升级。花茂村在成为远近闻名富裕村的同时,也实现了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特色高效农业的有机融合,守住了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新路。这样的喜人变化,这样的美丽生活,怎能不让人发自心底的欢喜?

  在这片红军奋战过的热土上,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细细感受花茂村的巨大变迁,慢慢体会村民们的幸福生活,你会由衷地发现,那一张张纯朴的笑脸,正是对“奔小康”三个字的最好注解。


新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