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Adobe Flash player

“老街坊,我已经搬进新楼房啦!”

关注

“老街坊,我已经搬进新楼房啦!”

作者:周韵曦 宋利彩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7-09-11

  “走亲戚”档案

  时间:2014年2月26日

  地点: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30号院

  家庭:庄宝家

经过修缮整治后的雨儿胡同。 (赵则正/摄)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与庄宝(中)在雨儿胡同合影。(赵则正/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宋利彩

  在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住了近60年的庄宝始终记得,3年前的那个中午,一向安静的胡同突然热闹起来,随着邻里街坊一声声亲切的呼唤,映入眼帘的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让他大脑“一片空白”。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安大街东不压桥,沿着修葺一新的玉河河道一路走进雨儿胡同29号、30号大杂院,走进老百姓家中,将四合院修复和老百姓生活改善情况细细问起。

  “总书记说他很熟悉这一片胡同,更以‘老街坊’相称与大家寒暄了起来。”庄宝说。

  回忆起那天的情形,庄宝依然激动,“当时我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总书记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居住条件怎么样,房子为什么翻建等等。”

  最让庄宝感到亲切的是,“当我聊起童年生活中劈柴、烧煤球的经历时,总书记笑着对我说:这些我都经历过。”

  30号院的老房子有着百年历史,一到雨天就漏雨。2006年,北京市拨款10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启动了44条胡同及四合院的整治修缮工程。两年后,庄宝所住的胡同焕然一新,散乱在屋外的电线不见了,胡同里的露天厕所也改造成了无味厕所,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清洁。改造后,庄宝的住房也由原先的14平方米扩充到了16.7平方米。

  总书记看到的,正是焕发新颜的老胡同。

  虽然老房翻新工作做得到位,但总书记仍然把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过问了一遍。有一个细节令庄宝印象深刻:“起身出屋的时候,路过我家自盖的小厨房,身材魁梧的总书记还走上前,想要看看里面的灶台。”

  如今,庄宝已经如愿搬离了胡同,住上了110平方米的楼房。在庄宝的手机里,几张总书记和街坊们在他家门口的合影,成了庄宝最珍贵的记忆。

  庄宝所住的雨儿胡同,在整个北京都小有名气,罗荣桓元帅、粟裕大将和画家齐白石的故居离30号院不过几步。不到500平方米的30号大院里,统共住了15户,庄宝和家人住在其中一间大屋里。因为住房紧张,街坊们纷纷自行扩建,胡同里套胡同,屋里屋外拥挤不堪。

  “那会儿也没考虑多倒腾房子,就想着多挣点钱,总觉得花钱越少越好。”后来孩子大了,老人病了,又赶上下岗的庄宝看着一家老小住得如此逼仄,才对改善住房有了念想。

  庄宝和街坊们一直有平房换楼房的想法,但他们的房子属于公房,只有居住权,也没有以公房换楼房的政策。“想买是想买,但随着房价一直攀高,我的收入根本买不起。”庄宝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跟他家差不多经济条件的家庭,都盼着政府出个好政策,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

  2015年年初,南锣鼓巷地区四条胡同(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修缮整治项目联合党委在玉河边上成立了。当年8月份,四条胡同的修缮整治项目正式启动,对项目范围内的院落、胡同风貌进行全面修缮整治,让老胡同既能传承历史文脉、保护街区风貌,又能改善发展民生、实现功能疏解。

  很快,入户调查组不仅将调查问卷送到居民家中,还多次入户交流、召开座谈会,对居民住房情况、修缮腾退意愿进行了全面了解。最终,庄宝等400多户居民签署了自愿腾退协议,30号院里只留下了3户。

  2016年,胡同里又进驻了“物业”。“前几年,很多‘三无’三轮拉着游客在胡同里穿行,夜里还经常发生盗窃案,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有了物业站岗以后,‘三无’三轮没有了,盗窃案也断绝了。”庄宝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谁家线路坏了,老人生病需要帮忙,物业人员随叫随到,解决了胡同居民很多生活难题。”种种贴心服务让庄宝直呼“不错”。

  在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的持续推动下,近年来,东城区已完成201个老旧小区的环境提升工程,修缮改造平房1.2万间、17.3万平方米。173座旱厕得到升级改造,16.3公里排水户线完成改造,48处占压燃气管线造成的安全隐患得到整改,为继续留在老城生活的胡同居民保障了更加无忧的生活。作为展现古都风貌的核心区,东城区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更加闪耀。

  不久前,年满60岁的庄宝在退休的同时拿到了南北通透的两室新房钥匙。

  “儿子还没结婚,这套房子真是解决我们家大难题了。”而老街坊们又住到了一起,缓解了庄宝搬离胡同时内心的不舍,新房子离医院和地铁很近,骑自行车10分钟就能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于置换到的新房,庄宝和老街坊们都非常满意。

  “最想告诉总书记的,就是我们胡同居民的安居梦已经实现啦!”庄宝由衷地说:“我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安稳多了,再无所求,就希望自己身体好点儿,继续为家人和社会多做贡献。”

  记者手记

  老胡同焕发新生机

  □ 宋利彩 周韵曦

  雨儿胡同是北京老城区几百条胡同中普通的一条。今年60岁的庄宝是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北京人——插过队,回城后当过工人,经历过下岗,干过出租车司机、保安等多种工作。像北京这座经历了数百年兴衰的城市一样,庄宝的人生也经历了多种滋味,因此看淡了许多事情。

  从平房到楼房,是2014年之后庄宝生活最大的改变。在他的工资收入并没有显著提升但房价却不断攀升的今天,能够住上一百多平方米价值几百万元的大两居,庄宝的心情显然是庆幸和愉悦的。

  一边是水穿街巷、绿树成荫、环境清雅的古运河,一边是四季游人如织、清新文艺范儿十足的南锣鼓巷。如今的雨儿胡同贯穿于两者之间,古色古香、画栋雕梁的牌楼,环境整洁、鲜花绿植处处装扮,热闹现代中不失清幽古韵,令人流连……

  庄宝生活了近60年的30号院也已经新装上了朱漆的大木门,门前有两只小石狮子蹲守,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走进院内,通道弯曲狭窄,已经腾退无人居住的空房子,有的拆了,更多的是大门紧锁着,“耐心”等待进一步的修缮翻新重新“活起来”。一如少数选择留守的胡同居民,表面清静着,内心热盼着。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城本身就是一个大文物,有些东西破坏了就没法复原了,所以应该在能保护的时候尽量保护。”庄宝既有首都原住民本能的自觉,“人总得为自己眼前的利益考虑,”也有着普通市民精打细算的小心思。

  花甲之年的庄宝终于等来了合适的机会做出了合适的选择——既成就了全家人的安居梦,也为打造首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注入一己之力。一个可以颐养天年,一个逐渐焕发新的生机。

 


新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