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进中国

北京人能喝上清清的水,全村人都高兴

作者:苏建军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时间:2015-01-23

    ■ 本报记者 苏建军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河南南阳的淅川陶岔渠首闸至北京团城湖全长1267公里,在河南就有730公里。本报记者站在河南荥阳段,望着从南向北缓缓流过的江水,听着人们讲述一个个关于南水北调的故事,动人心弦。

    家住在荥阳市农村的20多岁的女孩徐丽丽告诉本报记者,南水北调的江水就从她家门口流过,一想到以后都能喝上清清的江水,北京人也能喝上清清的江水,全村人都高兴。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河南是主战场,这里有干线工程、配套工程,又有移民工程和水源工程,是沿线省市任务最重的;这里移民最多,搬迁安置移民22万人,是中线工程移民最多的省份;干渠最长,占全线的57%,超过了河北段和北京段总长度;开工最晚,河北段、北京段2005年已经全线开工。河南境内黄河以南段2011年才破土动工,比其他地方晚了6年,高温、雨雪天气让工期紧上加紧;难度最大,各种交叉建筑物密集,渠首大坝、大型隧洞、渡槽、桥梁、倒虹吸等1254座,平均每公里达到1.7座,其中公路桥梁767座、铁路穿越27处。穿黄隧洞掘进、沙河渡槽预制吊装等可谓世界技术难题。

    南阳丹江口水库的水,流经内乡宝天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流经西峡恐龙蛋产区,这里有世界上95%以上的恐龙蛋,这里是老子讲道的地方,是张仲景的老家,是诸葛亮的躬耕地,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的出生地。这里更是淅川县几十万父老乡亲的家。

    丹江口大坝从162米加高到176.6米,这意味着淅川16万多人的家园将葬身水底,他们惜别故土,踏上异乡。这背后是一个个可触摸到的移民故事。

    在进入淅川县境内的公路上,“淅川欢迎你”的牌子右方是“南水北调是大局、是责任”的移民宣传标语。

    在丹江口库区,172米水位线是淹没线,这个淹没线对应的是淅川县11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6.2万移民。移民要迁往几百公里之外。那些要搬走的人中,最大的102岁,最小的才出生24小时。很多村民从葡萄树、夹竹桃上取个枝子带走,有的去丹江灌上一瓶清水。

    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河南视察,他登临邙山,俯视黄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嘛!”

    2002年12月,朱镕基总理宣布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从设想到变成现实,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随着大坝的每一次加高、水位的上升,一批批人加入移民大军。从初期开始,淅川县共移民40余万人,这在水库移民史上史无前例。这次丹江口库区移民,规模和速度在世界水利史上前所未有,库区移民两年完成,平均每天搬迁500人,最多一年动迁18万人。

    丹江口库区淅川境内有养鱼网箱4万多个,危害水质。淅川县以奖补贴养鱼户,取缔网箱,万千渔民上岸。

    为保护水库,自幼生活在水库边的张小伟,关掉了饭店,当了护水员。如今,淅川县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抽调人员1900余人成立5支护水队,对城区河道和重点部位的垃圾、堆积物、漂浮物进行经常性巡查、全天候保洁。

    总干渠水源保护区范围涉及河南的35个县,人口稠密,城镇村庄众多,特别是穿越焦作市中心城区,水质保护任务艰巨。在2010年河南省政府颁布了河南段水源保护方案,保护区面积3054.4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203.1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2851.26平方公里。河南省决定在干渠两侧各栽植宽度100米以上绿化带,建设生态走廊,让一江清水润北国。

    记者手记

    如今,千里生态绿带初具规模,静守一渠清水。监测结果显示,河南境内丹江口库区水质始终稳定保持在II类标准,其他主要入库河流水质满足水功能区目标要求。当地乡亲们远离故土,成百上千的护水员和沿途乡亲们的守卫……甘甜的江水才会源源不断流向北方的千家万户。

编辑:肖婷

风尚 更多 >>

爱的艺术 更多 >>

更多 >>人物

环球女界 更多 >>

cle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