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妇联 > 新闻板块 > 家庭工作

福建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赋能家庭教育 德育浸润童心

标签:家庭工作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吴军华 李菁雯

中心借助科学、绘画、阅读、运动等亲子课程,解决现代家庭亲子沟通少、陪伴时间少等问题。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华

■李菁雯

“读了《子路负米》的故事,我明白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一名小学生在前不久由福建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的“传统美德润童心”红领巾道德讲堂活动后的学习感悟。活动中,老师通过给小学生们讲述《老子守诺看桃》《子路负米》《车胤囊萤夜读》等美德故事,传递了遵德守礼、诚实守信、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中心在省妇联领导和支持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落地后,充分发挥省级校外教育阵地职能,以“思政教育”“文化素养”“生命教育”“自然美育”四个方面设置课程和活动,全面促进儿童素质提升。

“德”润童心,引领儿童成长

中心构建以“知”为本,以“行”为先,互通互融的教学理念。录制30个《福建红色家风故事》音频课程,精心设计一条红色家风旅游路线,走访参观纪念馆、名人故居,了解八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当代优秀共产党员为国舍家、廉洁奉公、修身齐家、担当作为的“红色家风故事”。

中心通过“童声战疫”线上诵读、“讲红色故事学英雄楷模”“童心向党”思政微课、“传统美德润童心”红领巾道德讲堂等活动,将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年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同时,通过“红船船票设计”、“党的故事照我心”征文、带领孩子们到省科技馆、红军北上抗日展览馆、直升机科普教育基地等开展户外研学教育等方式,实现“校内课堂”与“社会课堂”交互育人,引导少年儿童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中心坚持“活动育人”,创立“娃娃兵团”“女童防卫营”“飞鹰户外生存训练营”等生命教育特色品牌课程,持续开展“自然时光”研学等活动,带领儿童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感知自然美,并通过模拟经历如野外、火灾、诱拐、校园霸凌等危险情景,教会儿童面对危险时的防卫技能和应对技巧。

构建家教指导体系,护航儿童成长

中心借助科学、绘画、阅读、运动等亲子课程,解决现代家庭亲子沟通少、陪伴时间少等问题。中心主任谢笑艳深有感触,发挥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第一所学校”的重要作用,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意义重大。

中心着力构建家庭教育指导体系,与福建省社工联家庭教育专委会共同创建“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推出“八个一工程”:即一个后浪云课堂、一间声音图书馆、一组家庭教育讲座、一项家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一条热线电话、一批咨询专家、一组公益活动及一份家庭教育智库报告,为家长“依法带娃”提供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服务。现拥有线上云课堂,提供13个系列、78个专栏共2160节免费家教课程。常态化开展家教直播、家教沙龙、家长读书会、家教讲座、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家庭教育进社区,共计112场次,213万人次参与,平台总粉丝达10.3万。

“闽姐姐空中家长学校”自2020年6月上线以来,建构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互动关系。各地市也纷纷响应,在学校、社区、村庄建立2万个“闽姐姐有声书屋”,在培养孩子、引导家庭、建设阵地等素质教育方面,初步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开办“家庭成长赋能中心”,中心发挥平台优势,开展围绕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动力提升、婴幼儿脑功能发育和体质健康管理与监测、青少年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父母课堂等重点项目,开展儿童健康筛查、脑功能筛查、运动训练、特教课程等工作。对接儿童心理学专业团队,为3~10岁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发育迟缓、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儿童开展免费检测活动、设计训练课程。开展“助力家成长”系列公益活动,召集专家团队,开展矮小症、性早熟专场公益讲座及义诊系列活动。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10-17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