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此刻新闻

“绿城”南宁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标签:此刻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

□讲述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关可可

□指导记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桂林,那里的山水秀甲天下。但是,我更偏爱南宁,这里是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到北京上大学攻读新闻专业,我已经学会了向同学、朋友讲好中国南宁故事:她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素有“中国绿城”“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等美誉,还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我有幸见证家乡一路发展,越加美好。

9月16日至19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如约而至,南宁也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绿色之城

我家附近有南宁市内最长的一条内河——竹排冲,它自北向南汇入邕江。在我小时候,因为垃圾处置和污水排放不当,竹排冲一度成为污染最严重的水域,夏季高温蒸腾之中,散发出难闻的刺鼻气味。每天上下学经过竹排冲,我不得不掩鼻匆忙跑过,不愿多停留一秒。

后来,为了彻底整治这处“污点”,市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环境综合治理,通过疏通河道、清淤和景观绿化等措施,改善竹排冲的生态环境。如今,竹排冲脱胎换骨成为一道城市新景观,碧绿的河水缓缓流动,波光闪闪。河边郁郁葱葱的绿植和大片的三角梅,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草木清香和鲜花芬芳。避而远之的人们回来了,或是晨练一路小跑,或是饭后徐徐散步,满目都是翠绿,心情也变得愉悦。

“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开”。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森林覆盖率达48.78%,南宁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优化每一处角落,整个城市呈现出宜人的风貌,获得的“联合国人居奖”称号,实至名归。

文明之城

都说“文明以城市为体,城市以文明为魂”,南宁始终把城市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我到外地读书,时常怀念的不只家乡的自然环境,更有它独特的城市人文风貌。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为广西首府,南宁机动车数量庞大,我家边上的一所初中,曾经每到周末放学就堵塞不堪,不时因抢道而发生剐蹭事故,交通状况十分堪忧。

2017年,南宁市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文明创建”,共建“礼让之城”。通过居民们自觉的自我规范,城市道路交通变得更加井然有序。全年公交车、出租车文明礼让率99.7%,私家车文明礼让率80%以上。

事实上,暑期漫步城市里的每一条交通干道,我都能目睹这样的变化。南宁又一次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足以担当起“全国文明城市”的美誉。

开放之城

再过一个多月,也就是在9月16日至19日,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南宁召开,这届博览会主题为“共享RCEP新机遇,助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宣示了将为各方创造新机遇,实现更高水平合作共赢的决心。

早在2004年,南宁就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每年举办一届。2008年,父母带我参加了第5届博览会,展会上展出了许多来自东南亚国家的食品、手工艺品和科技成果,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年幼的我看来都非常新奇,这也是我最早接触进口商品的渠道之一。

十几年之后,“中国智造”的高科技产品在博览会上表现得相当抢眼,展览形式也采用线上连线直播、大屏播放等方式,趋于多元化。每年一度的展会都凝聚了东盟与我国的发展动力。

今年5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并强调,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我们从中国—东盟博览会这扇窗口可以窥见南宁对外开放的转型变迁,开放也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南宁落地建成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国际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08-11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