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家庭教育

“一封家书”:触动心灵的沟通

标签:家庭教育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于永军

家书在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家书更冷静、更理性,避免了说教唠叨造成的负面情绪;其二,家书是双向交流的载体,通过平等交流,亲子之间可以达成相互理解和尊重;其三,家书文体不限,可以写诗,可以作画,能被收藏回味,延续教育的时效性。 

■ 于永军 

父母和孩子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顶牛”或陷入僵局,是不少家庭面临的常态,特别是孩子读小学高年级或中学,家长的感觉会更加明显——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好像浑身长满了“刺”,亲子交流变得越来越不顺畅了。

沟通是一座桥梁,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应建立在顺畅的沟通之上。数据显示,我国50%的家庭存在亲子沟通障碍,70%的父母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沟通的方式和途径很多,而家书是最有效的沟通渠道之一。自古以来,家书就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中,像《诸葛亮诫子书》《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都是家庭教育的范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借助家书开展家庭教育,河南省范县做了有益的尝试。从2018年12月响应第三届中国家长大会提出的倡议起至今,范县开展“一封家书”活动已三年多,10万余名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县第三小学一位学生的妈妈给在外打工的爱人写了一封家书,爱人收到信当天深夜写了回信。六岁的女儿听着妈妈读着爸爸的家书,流下了眼泪。次日,女儿用拼音加汉字给爸爸写信,提醒爸爸不要吸烟,少喝酒,注意保重身体。三封家书加深了亲子关系,拉近亲情。辛庄镇十五里小学一位留守儿童在信中说:“爸爸妈妈,您们走了,我就像一只可怜的流浪狗……”读了这封信,孩子的爸爸妈妈决定返乡创业,陪在孩子身边;值得一提的是,县第一幼儿园举办家书分享会,听着妈妈读给自己的家书,孩子们普遍感动得哭了,几岁的孩子竟然也能被家书所感动,足以说明家书的特殊效果。 

谈到写亲子家书,河南省范县第二小学学生家长聂女士表示,自己脾气急,常常因为女儿学习马虎、做事拖拉言语激烈地批评她,引起孩子反感,生气地说:“我真不想做妈妈的女儿了……”学校开展“一封家书”活动后,聂女士开始给女儿写信,“在分析孩子的状况、梳理文字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的问题并非自己想象得那么严重,情绪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对女儿的伤害,很愧疚,我在信中真诚地给女儿道歉。”母女俩用书信的方式沟通,正面冲突减少了,教育效果明显。经过一段时间,女儿也比以前阳光、开朗、自信了许多。三年多来,聂女士坚持每周给女儿写信,“通过与孩子互写家书,我不像以前那么焦虑、急躁了,和女儿的关系好了,我们夫妻的关系也比以前好了!”聂女士表示。 

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家长,对象是孩子,环境是家庭,优势是亲情。家书在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一,家书更冷静、更理性,避免了说教唠叨造成的负面情绪;其二,家书是双向交流的载体,通过平等交流,亲子之间可以达成相互理解和尊重;其三,家书文体不限,可以写诗,可以作画,能被收藏回味,延续教育的时效性;家书是一面镜子,家长通过写家书自我反思,自我疗愈,自我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家长以平等、尊重、理解、包容的方法与孩子沟通,特别是当下,处于疫情特殊时期,家庭成员蜗居隔离,孩子上网课成为一种常态,烦躁和焦虑的氛围给亲子双方和谐相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家书在平和心境、增加相互理解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几年的实践证明,“一封家书”活动使全县家庭教育生态发生了明显改善,家长明确了责任,转变了观念,掌握了沟通的技巧;孩子懂得了感恩知礼,增强了学习动力,亲子关系融洽了。 

(作者系河南省范县教育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05-23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