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家庭教育

将安全“童”行融入日常

在生活教育中提高孩子出行安全力

标签:家庭教育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陈若葵

■ 陈若葵

随着我国家庭汽车拥有量的逐年上升,大街小巷、公路上车流不息,儿童青少年的出行环境被汽车包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日渐增加,意外也时有发生。在刚刚到来的这个寒假,如何提高孩子们出行的安全力,保障孩子们免遭交通事故之苦,是全社会、专业人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无法回避的课题。

保障儿童青少年交通安全有法可依

2021年10月26日,一辆小型轿车行驶至成都市锦江区牡丹街时,从路边停放的车辆中突然窜出一名2岁幼童,驾驶员来不及刹车,幼童被撞飞出数米远,倒地不起。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家长在后面试图抓住孩子,却没能成功。

据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9年度)》数据显示,仅2019年,就有2593名15岁以下儿童因交通事故死亡,19619名15岁以下儿童受伤,其中,1~6岁儿童均占比超过30%。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1~14岁儿童第二位伤害死因,是15~19岁青少年第一位伤害死因,成为危害儿童和青少年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平平安安出门去,开开心心回家来,2021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采取配备儿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伤害。”而同年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简称“新儿纲”),在“预防和控制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策略下明确了多个具体措施:完善交通安全立法,提高儿童看护人看护能力,培养儿童养成良好交通行为习惯,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安全头盔等,从政策层面推进儿童乘车伤害预防,也为广大父母和监护人提供了保障儿童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指南。

儿童青少年有可能遭遇的某些交通意外是可防可控的。寒假来临,孩子们有了更多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也面临更高罹患交通伤害的危险。始于童年的家庭交通安全教育,则能有效为孩子们设立起第一道交通安全屏障。

将孩子锁定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幼儿的认知力、理解力、领悟力和自我保护力都比较弱,是遭遇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即便父母和其他监护人传授一些交通安全知识,他们也很容易忘记。公安部2019年数据显示的1~6岁儿童在15岁以下儿童交通事故伤亡中占比超30%就是很好的证明。基于此,家长可以现身说法,在具体的交通场景中告诉孩子相应的要领和安全常识。比如,幼儿外出时,务必有大人带领,在车辆较多地方和过马路的时候,孩子要牵紧家长的手,当然,家长也要把孩子抓牢,避免自己走,孩子小跑追赶、或孩子独自在前面跑的现象,因为孩子在奔跑过程中会忽视过往的行人和车辆,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告诉12岁以下的孩子,即便学会了骑自行车,也不能骑车上路;让孩子明白,外出时,自己不能离开父母太远,要始终处于爸妈的视线范围之内,便于必要的时候能得到爸妈及时的帮助,确保人身安全。

同时,家长应避免为了赶时间而带着孩子一起闯红灯的现象发生,即便当时有一些人采取“中国式过马路”的形式,父母也要岿然不动,并告诫孩子这种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很可能由于正常行驶的车辆来不及减速而发生意外,是万万要不得的。外出时正是父母为孩子示范遵守交通规则的好时机,应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规则;横过道路走斑马线、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要左右观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父母的这些举动能有效地防止孩子日后独自上路时闯红灯,甚至翻越交通护栏等无视交通法规的行为。

随时随地传递安全常识

成都交警2021年12月发布数据称,12岁以下儿童在全市行人横穿交通事故中占比6.3%,死亡占比9.1%。而公安部的数据显示,超过20%的孩子存在过马路时,突然猛跑、忽然加速或者中途折返以及从路侧停放车辆的后方横穿马路等行为,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寒假是儿童青少年交通事故的高发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有责任提前为孩子打好预防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让孩子认识和了解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及交通安全常识,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起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借助故事、新闻和一些交通事故告诫孩子,绝不能在街道上、马路上踢球、溜旱冰、追逐打闹以及学骑自行车、滑滑板车等,更不能和同学、小伙伴在街上飙车,那样随时可能冲撞行人和车辆,十分危险。提醒孩子不要在停车场内玩耍,游戏时尽量远离停靠的车辆,以免其突然启动而造成伤害;平时走路选择人行道,没有人行道时靠路边行走,避免在机动车内穿行,走路不做“低头族”,注意观察来往车辆;不要靠近大车,远离司机的盲区。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到医院慰问遭遇车祸的伤者,亲眼目睹交通事故给人带来的伤痛,获得切身的感性认识。

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随着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儿童的乘车安全越来越不容忽视。如果乘坐校车,无论孩子坐在车中的哪个位置,家长都要提醒或帮助孩子系好安全带。乘坐私家车、出租车时,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坐在后排,用私家车送12岁以下孩子上学时,最好两位家长同行,一位负责将车辆停靠在安全、合规的地方,另一位负责护送孩子从下车直至进校,在此过程中,家长传授给孩子安全躲避车辆的技巧。

尽管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强制政策法规已经出台,但儿童乘坐私家车的安全隐患依然很突出。2021年,全球儿童安全组织在对北上深三地有0~6岁儿童的有车家庭安全座椅使用情况调研发现,三城市的安全座椅平均持有率达到79%,但是,在持有安全座椅的家庭中,总是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比例仅为53%,还有2%的受访者从未让孩子使用过,对于安装位置以及正确使用方法仅有半数家长掌握。

为了孩子的安全,家有10周岁以下或身高135厘米以下儿童,父母务必摒弃“孩子乘车出门机会少”“孩子不愿使用”“儿童座椅太占车内空间”“市内开车、路程短”等错误理念,深悟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儿纲中有关儿童安全座椅的相关条款更凸显了其重要性。

强化安全座椅能实实在在地保护孩子免于遭受交通事故伤害的意识,购买有质量保证的儿童安全座椅,了解正确的安装位置,即将其安装在私家车内的后排位置;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让孩子明白,安全座椅是他们出现的保护伞,是和家人一起出行的必选项,坚持让孩子乘坐,最终养成习惯,提升孩子们的出行安全力。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01-24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