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家庭新闻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刘福有一家:

拔掉穷根换新貌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标签:家庭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姜军旗

刘福有一家搬进的广惠园社区。

走亲戚档案

2017年6月21日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刘福有家庭

现在我们赵家洼村的老百姓住上了新房,也有了稳定的收入,过上了好日子,真想让总书记再来我家看看。请总书记放心,我们现在过得非常幸福,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照片中的刘福有西装笔挺,十足的绅士范,妻子杨蛾子手捧鲜花,洁白的婚纱映照出满脸的幸福……

“这辈子也没想过还能照个婚纱照,人家年轻人才照,咱都老了。”73岁的杨蛾子一边翻看婚纱照,一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深冬时节的晋西北,室外温度已经降到零下15摄氏度,但此时屋内仍是暖意融融,窗玻璃上“福”字剪纸窗花在窗外飘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馨。

刘福有原本是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阳坪乡赵家洼村的贫困户。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期间,亲临赵家洼村看望这里的村民。

3个月后,赵家洼村实施易地搬迁,刘福有搬进了位于县城的移民新村,并拥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当上了城里人,挣上了工资。

“我根本没想到能过上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这幸福生活全靠共产党,全靠总书记。”刘福有家的客厅里挂着习近平总书记与刘福有老两口亲切交谈的照片,刘福有说,每天都要擦一次照片,只要看到这张照片心里就暖融融的。

从三个“药袋袋”到“100%报销”

岢岚县位于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刘福有所在的赵家洼村,更是坡陡沟长、土地贫瘠、灾害频繁,全村1308亩耕地中陡坡地就有900多亩。村庄破旧,房屋简陋,饮用浅层渗井水,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

赵家洼村原有54户1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22户44人。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村民陆续搬离了这个穷山沟,最后只剩下6户人家,而且全是老人。“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走,外头的姑娘不愿意嫁进来,到后来基本能走的都走了。”

搬来县城前,刘福有夫妇与年过九旬的老母亲,一家三口挤在两间老旧的土坯房里,一张大炕,一张小床,几个破旧的樟木箱就是全部的家当。

“家里20多亩地,主要种玉米、芸豆、土豆,但由于气候干旱,地也不好,产量很低。国家粮食补贴和退耕还林的补贴加在一起,一年也就四五千元,遇上不好的年景,有时候连化肥钱也挣不回来。”加上一家三口都有病在身,刘福有家和所有的赵家洼村村民一样,生活十分艰难。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期间,亲临赵家洼村看望这里的村民,走进了刘福有的土坯房。

“总书记和我握了四次手,在我家的大门口就和我握手,进到家里坐在炕上握着我的手问生活怎么样,从家里出来在院子里看我养的鸡和牛,又一次握着我的手,最后总书记出大门时还握着我的手叮嘱我好好干。”虽然时隔5年多,但说起总书记到访时的细节,刘福有仍然激动不已。

在赵家洼村,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村民: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不管任务多么艰巨,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这个承诺都要兑现。

“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就像亲戚一样亲切。”刘福有回忆说,“看见我92岁的老母亲坐在轮椅上,就走过去握手,向她问好。随后,他拉着我和老伴儿坐在床沿上,问我们收入多少,生活怎么样,脱贫帮扶效果如何。”

“总书记问我家里有几口人,收入多少,都种些啥,问得特别细。听说我种黑豆,总书记还说把黑豆压扁,做成‘钱钱’,再和小米一起煮很好吃,他们老家就吃‘钱钱饭’。”刘福有说。

坐在刘福有家的炕沿上,总书记仔细翻阅了他家的《扶贫手册》。“一页一页翻看,一项一项算账。我想,总书记一定是在看我们是不是能真脱贫。”刘福有说,他当时告诉总书记,“这几年农村养老保险、低保补助加起来每年有6000多块钱。可是这日子还是紧巴巴的,家里的三口人是实实在在的三个‘药袋袋’,看病吃药是个大负担。”

当时得知刘福有一家三口都有病在身,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有关负责人高度重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进城后,生活条件提高了,苦轻了,身上的病也少了,药箱也空了。”刘福有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不久前县里为脱贫户进行的免费体检中,他和老伴的身体都没啥问题。

“赵家洼人现在连旧时的老年病都犯得少了。”王玉生是阳坪乡中心卫生院的负责人,也见证了赵家洼村村民生活变化的点点滴滴。“搬迁后,不种地了,医疗条件也好,好多慢性病指标就正常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山西2017年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以来,建档立卡户在县、市、省三级医疗机构就医,每人每年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1000元、3000元、6000元,超过部分由医保基金兜底报销。

从土坯房到单元楼

“当时,总书记还走到村边一片农田,察看玉米和芸豆长势。还到村里唯一的一口饮水井旁,登上用石块垒起的井台,仔细察看井里蓄水的情况。”赵家洼联村党支部书记马玉印回忆说,“我告诉总书记,因为干旱,庄稼植株矮小,产量很低,村民们靠天吃饭。村里已经确定要整村搬迁出去,到阳坪中心村或者县城居住。”

“搬迁要花多少钱?新住房多大面积?搬出去以后做些什么?总书记问得特别细致。”马玉印感动地说。

2017年9月22日,农历八月初三,这是一个赵家洼村全体村民都难忘的日子。在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后的三个月,赵家洼村实施整村搬迁。包括刘福有在内的6户村民“拎包入住”搬进了位于县城的广惠园小区,住上了楼房。

刘福有的新家是一套位于二层的两室一厅,82平方米,南北通透,光照充足,乳白色的地板砖映衬得家里亮亮堂堂。

“搬家的日子是专门选的。搬家前,村里的6户人家还按当地习俗在一起吃了顿油糕,象征步步高升,也算是向以前穷日子的一种告别。家具也是政府帮忙置办的。算上移民搬迁的补助款,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新楼房。”刘福有还记得,搬家那天,是扶贫工作队的陈书记把老母亲背上楼的。2018年,搬进新居半年后,刘福有的母亲去世了。“老人说,一辈子做梦都没想过还能住上楼房,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以前住的是土房子,四面透风,下雨时还到处漏雨。吃水也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现在的房子宽宽大大、亮亮堂堂,出门就有商店,自来水一拧开就有,用上了电磁炉、油烟机,卫生间装上了电热水器、抽水马桶,这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刘福有说,“现在住进单元楼,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再也不用劈柴打炭,不用为生炉子发愁,冬天有地暖,一进门就暖烘烘的。”

从两间土坯房到两室一厅的楼房,刘福有一家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从搬到广惠园,杨蛾子也喜欢上了养花。迎春花、杨绣球、龙舌兰,还有好多盆她也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把阳台摆得满满当当。“现在用水也方便了,以前在赵家洼,人吃水也得省着用,那还舍得用水浇花。”

如今的赵家洼全村进行了复垦,种上了耐旱的油松和中药材,成为苗木种植基地。原来的村委会也成了小型展览馆,展览馆外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赵家洼村视察时的照片和相关介绍,里屋炕上是原赵家洼的沙盘模型。作为岢岚县党性教育基地,赵家洼村正在给越来越多的游客讲述着吕梁山上的“脱贫故事”。

在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岢岚县有116个村庄完成整村搬迁,2561户6127人全部住进新房。作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根本途径,“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2万人,同步搬迁11万人,建设集中安置区1122个,并通过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等配套措施,确保搬迁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从“庄稼人”到“城里人”

在刘福有位于广惠园的家中,摆放着两套婚纱照:一套是15年前女儿在照相馆给父母合成的,另一套是2021年8月2日在县城的影楼拍摄的。

“2021年是父母结婚55周年,一直以来就有个愿望,希望妈妈穿上婚纱照一张真正的婚纱照。”刘福有的女儿刘彩青在一次回家看望老人的时候,给老人说了自己的想法。“早就希望能为他们补拍一组婚纱照,但母亲觉得穿婚纱照相那是年轻人的事。”

早在15年前,刘福有夫妇结婚40周年的时候,女儿刘彩青就曾用一寸黑白照片到县城的照相馆为父母合成了一张婚纱照。

刘福有和老伴育有一儿四女,大女儿刘彩云嫁到了岢岚县城,三女儿刘彩青嫁到了邻近的山阴县,其他几个孩子都在外地务工。“儿子女儿都当爷爷奶奶了,咱再照婚纱照总是觉得别扭。”

最终,在儿女们的劝说下,杨蛾子同意了补拍婚纱照。“在县城最好的婚纱影楼,妈妈成了那天最引人注目的主角。”刘彩青一直为父母张罗补照婚纱照的事,“父母那一代人,为了儿女辛辛苦苦一辈子。我也终于实现了为他们补照婚纱照的愿望。”

“这几年家里喜事不断,两个外孙都考上了大学,去年还抱上了曾外孙。”如今已是四世同堂的刘福有对生活很是满足。每次家中有客人来访时,刘福有总会拿出婚纱照给客人介绍,老伴杨蛾子在一旁也总会觉得不好意思。

搬迁后,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刘福有和杨蛾子都成了广惠园小区的清洁员,两个人每月一共有2100元的收入。刘福有还是社区的政策宣传员,疫情防控期间,他还会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疫政策向社区居民进行宣传,“也会宣传家庭文明建设方面的东西”,每年有4000元的补助。

“环卫工一年下来能挣两万五,还有光伏扶贫全年能收入3000元。”刘福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退耕还林补助、农资补贴、低保、养老保险、老年生活补贴,“再加上其他的,2021年收入就有5万元。”

在占地700多亩容纳两万多人的广惠园小区,学校、幼儿园、医院、休闲小广场一应俱全。为了继续帮扶搬迁的村民,扶贫工作队也原班人马搬到了广惠园,在社区设立了工作站。“工作队不仅不能撤,还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帮助这些乡亲们适应新的生活。”

杨蛾子是一名老党员,现在还是社区的积极分子。但刚搬家时,她并不适应“城里人的生活”。“刚来的时候不会唱歌跳舞,从小在村里长大,习惯了每天下地干活儿,干点活儿晚上好睡觉。”那一段时间,还不适应城里生活的杨蛾子有几次一大早就叫上老伴,回赵家洼地里干活儿。

从初来乍到的不适应,到真正融入“城里人的生活”,杨蛾子现在已经是广惠园社区活动的积极分子。

“广惠园社区1.37万多人,搬迁户就有5000多人。他们面临着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过渡,以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这些老人们来说,这个过程是最难的。”广惠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尹建明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搬迁人口的实际问题,县里在社区设立了便民跟进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尤其是搬迁户解决户口办理、就业与培训、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还发动党员深入搬迁户,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2018年7月,岢岚县还引进了一家箱包皮具厂,在广惠园社区建起了扶贫工厂。“130多名工人,女性占九成以上,其中包括25名贫困妇女,大多是留守妇女。”公司负责人陈美华告诉记者,扶贫车间目前以箱包生产为主,主要是出口订单。“按件计酬,一般都能拿到2000元到3000元。既解决了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妇女就业。”

搬迁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针对易地搬迁比较集中的社区,忻州市通过强化产业就业扶持,构建起“县有产业园区、乡有扶贫车间、村有家庭工坊”的新型产业扶贫格局。目前,全市建成扶贫车间167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8个,鼓励发展合作社1.4万个、家庭农场2175个,建成“一村一品”基地4002个,让搬迁群众守住“稳稳的幸福”。


记者手记

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

□ 姜军旗

“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是脱贫攻坚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总书记开出药方:易地搬迁,挪穷窝、拔穷根,彻底解决。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的扶贫要精、要准,要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按照这个思路,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

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赵家洼村村民在搬迁之初,都有一种“故土难迁”的情怀。老百姓最担心的是住新房,钱从哪里来?搬家容易,没了地以后怎么生活?住在村里,穷是穷,但水不要钱,也没有物业费、暖气费,搬家后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

一户一策,精准对接,每家至少解决一个劳动力就业,让生活来源有保障。在扶贫工作队挨家挨户“算经济账”后,最终打消了村民的顾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如何做好群众就业、产业发展、社会融入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重点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才是最关键的,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

作为国家易地搬迁重点省份,“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易地搬迁总人口47.2万人,建设集中安置区1122个。山西省采取一系列灵活的帮扶举措,累计送岗稳岗拓岗30.3万个、培训11.8万人次,促进搬迁群众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就业帮扶全覆盖。与此同时,把集中安置区和搬迁群众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和重要群体,把后续扶持作为重中之重。

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乡亲们搬出来后,让他们稳得住、能致富,才能真正扎下根。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变为人民生活的美好现实,才算写好了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

  • 分享:
  • 编辑:刘昱卓     2022-01-19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