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最美家庭

北京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四条胡同朱茂锦一家:

我们一定保护好小院,守住北京的根

标签:最美家庭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周韵曦 金勇

朱茂锦一家。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金勇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的草厂地区,从西至东整齐排列着十条胡同,这是北京唯一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也是北京保存最好的老胡同片区之一。

草厂胡同因旧时为积草之地而得名,如今是北京25片文物保护区域之一。清朝时期,百余家会馆在这里形成特有的商贾文化,如今,亦有近千个院落座落其中,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乡愁。

2019年2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前门东区,沿草厂四条胡同步行察看街巷风貌,听取区域规划建设、旧城保护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情况介绍,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其间,他先后走进两个四合院,同这里的居民一起贴“福”字、包饺子、炸咯吱、聊家常。

在草厂四条胡同40号院的朱茂锦大爷家,保护完整、简致大气的小院勾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儿时的回忆。总书记曾说,从胡同小院儿里,能够显示出老北京的文化底蕴。总书记更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近年来,随着老城修缮改造不断升级,城市留住了记忆,老城焕发出新生机。草厂四条胡同也由最初的杂乱无章,变为新晋的北京胡同网红打卡地。

随着胡同生活逐步实现与现代生活接轨,老百姓也真正感受到“胡同是个宝”,并把保护老城、美化家园视作自己最重要的职责。

拜年

2021年11月23日下午,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一行三人,由西兴隆街拐进草厂四条胡同,街上的熙熙攘攘瞬间被灰墙灰瓦挡在了外面,暖阳斜照在风貌古朴的青砖灰瓦上,时间仿佛都放慢了脚步。

走进胡同,令人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感触。胡同虽窄,但内容丰富:一扇扇布满岁月痕迹的朱红大门上,篆刻着寓意丰富的门联,抒发着主人家的美好愿望;公告栏里张贴的《胡同里的党史小课堂》,让居民们时刻牢记“中国精神”;一些院落被冠以“全民健身院”等不同主题的空间,丰富着居民生活;“做好垃圾分类 共创文明新风”等环保展板,为胡同居民随时提供打造美丽家园的贴心指导。

朱茂锦家靠近胡同南端。推开40号院的窄门进来,院内整洁干净,四向的门窗玻璃上都贴着“福”字,中央一棵老椿树虽掉光了叶子,但树枝苍劲有力地指向天空。

“2019年2月1日这一天对我们一家来说格外喜庆,因为总书记到我们家来了。”一边说着,朱茂锦和老伴儿何立华将记者引进堂屋。

堂屋里的摆设还跟当年一样原封不动:沙发上方墙中间贴着一个大大的“福”字,两边各挂一串红色的鞭炮挂饰,映衬得整个屋子都十分喜庆。

当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七,家家户户正喜迎春节。“总书记来的当天,老伴儿已经把面和好,把馅儿拌好,正在包饺子,突然外面喊‘来了来了’,我们由西屋奔到门口,就看到总书记进来了。”74岁的朱茂锦身材瘦高、精神矍铄,回忆起总书记来访时的情景,他记忆清晰,思路活跃,话语十分幽默。

“总书记进来后,跟我们抱拳拜年,我们也赶紧给总书记拜年。”朱茂锦回忆道,将总书记引至西屋后,总书记跟每个人都握了手。

“当跟我老伴儿握手的时候,因为她正包饺子,手上全是面粉。”说到这儿,何立华接过了话茬,“我说不好意思我满手是面,总书记说没关系,就这样握了手。”

握手时,朱茂锦依次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当天,家里除了朱茂锦和老伴儿,还有女儿女婿和两个孩子,外甥一家三口,侄女一家三口,总共十二口人。“我还跟总书记开了个玩笑,我说每个人我都得介绍,我不介绍谁,谁都跟我没完。”朱茂锦笑着说。

“总书记看到我们一家正在包饺子,问今天包的是什么馅,我说是茴香馅儿的,总书记说‘我爱人就吃茴香馅饺子’”。当时,何立华递上自己擀好的饺子皮,邀请总书记一起包饺子,“总书记连包了4个饺子,还说因工作关系多年都没包过饺子了,并对我们说,‘你们看,越包越好。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越过越好!’”总书记的一举一动,让朱茂锦一家都觉得“总书记又风趣又随和”。

“当时我对总书记说‘多包几个’,引得在场一片笑声。”朱茂锦说完又解释道,自己之所以在总书记跟前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是因为“早就知道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每年春节都要到老百姓家去,而且就跟走亲戚一样。”

包完饺子、参观过西屋,总书记又来到位于院南的厨房。“我侄女婿正在厨房里炸咯吱,看到总书记过来,他递过笊篱,邀请总书记也试试。总书记接过笊篱就捞了一锅,又炸了一锅。”

随后,朱茂锦又请总书记回到堂屋落座。“总书记问我,平常春节都怎么过,我说每年初一,我们在北京的亲属全都过来,十几口人聚在一起很热闹。每年初二,必定带着礼物看我的哥哥姐姐去。我还告诉总书记,女儿女婿都在版本图书馆上班,如今有一儿一女,凑成了一个‘好’字。”

正说着,何立华找出了当天的合影照片,给我们一一介绍起来。

“合完影后,总书记就准备走了,我听到他当时挺感慨地说,其实我特别愿意跟咱们老百姓聊聊天儿、唠唠嗑儿。”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朱茂锦心中流过一股暖流。

40号院是草厂四条胡同台阶最高的一进院子,彼时,门口是三级高的踏步,没有安装栏杆。“总书记走出院门时回头跟我说,你这个台阶高、不安全。我说已经有计划了,过春节就安。总书记关心的这个细节,传递出他深深的为民情怀。”朱茂锦动情地说。

变化

“水电气暖条件有没有改善?”

“气改电以后做饭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你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啊?”

……

包饺子、炸咯吱的间隙,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细细询问。

为了让总书记充分了解老胡同和自己家的新变化,朱茂锦一一详细作答。

在朱茂锦的记忆中,家里烧饭、取暖最早靠的是煤块,之后是煤球、蜂窝煤,“一添煤全是烟,又脏又危险。”

直到2008年,草厂胡同实行“煤改气”,家家户户用上了壁挂炉,烧上了天然气,屋里屋外干净多了。

草厂胡同普遍狭窄曲折,平均宽度只有1.5米到4.5米,房子也都是木质结构,一旦发生火情,消防设施不够,消防车进不来,很容易火烧连营。

为进一步提升胡同景观、保障居民安全,2017年,东城区政府启动新一轮整治工作,实行雨污分流、架空线入地、外立面粉刷、地面铺装、增设绿化、厕所升级等多项改造。并在草厂胡同打造北京首个电能替代示范区,实行“气改电”,将天然气供暖全部改为电采暖,全面推广全电厨房建设。

对于胡同里这一番“大动作”,前门街道党群办副主任姚力也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以前胡同里到处是电线杆,密如蛛网的电线在头顶交织缠绕,既不安全也不美观。2017年,草厂地区进行老城修缮整治,要求所有架空线入地,要把电线入地时,又发现与地下燃气管道安全距离不够,极具隐患。为此,区委、区政府出于安全和老城保护的需要,下决心废弃燃气管道,让架空线安全入地,让“气改电”走进家家户户。

说到“气改电”的好处,朱茂锦很快列举了三点:安全,卫生,环保。最令他感到惊喜的是,“气改电”后收费实行峰谷电价,“晚上10点到早上6点执行的是低谷电价。冬天采暖季时,晚上8点到早上8点是低谷电价。现在用的电暖气片还可以储能,夜里烧、白天用,非常节能。”

“看到家里灶具、电暖器都改了,总书记还问我们承担的费用,我如实说,由于政府补贴了不少,积极参加还有奖励,算下来自己基本不花钱”。

令朱茂锦一家欣喜的变化,除了屋内,还有院外。“最初胡同里都是土地,一下雨泥泞不堪。60年代的时候改成沥青路面。北京办奥运那年,换成了透水砖,档次提升了不少。”

除了自家院子,胡同里的老邻居们也都享受到老城修缮的福利。原来老房子的墙用的都是碎砖土,现在在保留结构的基础上都换上了真材实料。

为保证老城改造工作符合居民利益,社区还专门请来了专业规划师。草厂社区党委副书记戚业欣告诉记者,改造由胡同延伸至院落后,通过“微整治”的方式,按一院一策、分布推进的原则进行,即还原了胡同旧貌,又满足了居民的个性化需求。

最值得一说的,还有胡同里的“厕所革命”。“以前要想找厕所很容易,闻着味就过去了。现在厕所内不仅安装了新风系统、空调和供暖系统,还有专人打扫,一点儿味道也没有,彻底改变了居民如厕的老大难问题,大伙儿都给点赞。”朱茂锦竖起大拇指说。

2018年6月,草厂文保区整治完工,草厂胡同得以恢复清末民国时期的风貌。

在还原历史风貌的同时,现代生活元素被巧妙地掩藏在其中。穿巷而过,记者发现,空调外机从高高的墙面挪到地面,外面加盖统一设计的灰色罩子助其“隐形”;灯柱也是特殊设计的,外观简洁大方,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每隔一段距离还专设伪装成花盆的宠物便便箱,方便居民随时清理宠物粪便。

利用四处疏解腾退的空间,草厂社区还配置了不少生活性服务业设施,配建了主食厨房、微风市集、杂货铺、四联美发店等便民生活服务设施,物业也能24小时随叫随到,真正实现了“一刻钟便利生活服务圈”全覆盖。

如今在胡同里,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的居民也越来越多。“总书记来之前,我们家里就进行垃圾分类了,而且特别积极,分得特细。”朱茂锦说,“其实当时胡同里收垃圾还是混到一块,但是我跟家人说,甭管怎么收,咱该分还得分,养成一个好习惯。”

“总书记还问起我们上学都是哪届的。得知我是68届高中的,我老伴儿是67届初中的,总书记说,那你比我高一届,我是初68的。得知我曾被分到怀柔砖花厂当装窑工,总书记还说,那很辛苦啊。”

来自同龄人的关心,令朱茂锦一时思绪万千,“我跟总书记说,虽然辛苦,但是生活还不错,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好得以前不敢想。我还跟总书记说,小时候说实现共产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当时觉得是梦想,可现在早就实现了。总书记也表示认同。”

“总书记最后问我,觉得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我还真想不起还有什么要求了。”对于朱茂锦和邻居们来说,理想的胡同生活早已照进了现实。

守护

“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北京历来以胡同众多而著称。胡同深处,有炊烟,有童趣,有邻里情谊,有无数温暖幸福的家庭。

小小的胡同也像一座座天然的民俗博物馆,串起北京城的文化脉络。

然而,由于四合院、胡同的建筑历史太悠久,随着时代飞速发展,这里的生活条件与现代人所追求的舒适生活渐行渐远,老城的保护更对这里的居住者提出更高要求。

生于斯长于斯的朱茂锦,深知老城保护的不易。

走进小院,到处都体现着古人的生活美学:门窗上的几何纹窗棂,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窗棂艺术;屋檐上鳞次整齐的瓦片,诉说着岁月静好;屋檐下如意形状的木质红漆挂檐板,为老建筑的颜值锦上添花。

“我就出生在这个小院,已经住了75年了。”朱茂锦说,被总书记称赞小院保护得不错,他深感自豪。

但谈起保护,实非易事。

比如院中央的老椿树,树龄已有53年,总书记来时,朱茂锦一家祖孙三代就选在树下与总书记合影留念。这棵如今已一人合抱的大树,在默默守护小院的同时,也让老两口不少忙碌。

“香椿是雌雄异株,这棵是雌株,春天开花特别多,一刮风下雨地上就积一片。”何立华比画着说,“花只比小米粒大点,特别多,难扫极了,一天就得扫一垃圾桶。到了秋冬又开始掉叶子,房顶、地上到处都是。”

过去,为保护房子,朱茂锦每年都要上两次房顶,一次扫花,一次扫叶。现在年纪大了,只得雇人打扫。

如此拼命为哪般?朱茂锦解释:“如果不扫,房顶积土积水就容易长草,小小的草根儿钻进砖瓦里,对房子的破坏力极大。”他进而说,“你看我家屋顶一根草都没有,就是因为年年扫。”

虽然护院费心,但孩子们都很喜欢小院。“夏天就在院子里骑车、玩水、玩沙子,都玩得不亦乐乎。”朱茂锦笑着说。

正聊着老房保护,院里突然落下一对叫不出名字的鸟儿。两只小生灵蹦跳着打量下院落,就熟稔地跳到院子西北角搁置的食盘前。

“这是珠颈斑鸠”,看到一对老朋友,朱茂锦和何立华并不意外,“我老伴儿爱动物,老给它们预备吃的。”

对老两口来说,除了常见的喜鹊、乌鸦,啄木鸟和斑鸠都是小院常客,“还有的鸟叫声非常好听,只是看不见影子。”

小院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经常上演。

“有一天,我正在厨房忙活,突然发现天上‘啪’的一声掉下一个核桃,接着飞下来两只喜鹊,确定安全后,它们就飞到摔碎的核桃前吃起了核桃仁。”那天,朱茂锦将拍下的视频发到了朋友圈,收获了不少赞叹:北京现在的生态环境真好。

所以,当总书记称赞朱茂锦一家保护小院很不容易时,老两口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2019年,草厂四条胡同荣获“北京十大最美街巷”的称号。每当有游客循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自己家,老两口都热情地讲述总书记和小院的故事,讲述胡同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讲述从老胡同到新社区的蜕变故事。

“总书记在北芦草园向群众讲话时,几次提到保留胡同特色,说‘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总书记关心老城改造,要求保留胡同特色的嘱托我始终铭记在心。”朱茂锦说,“作为一个老北京人,作为有幸接待过总书记的胡同居民,我们一定保护好小院,守住北京的根。”

议事

在草厂社区,老城改造、街区更新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硕果累累,都离不开“小院议事厅”。

草厂社区“小院议事厅”成立于2012年,以“议百姓关心事,筑社区智慧家”为主导思想,根据社工入户走访了解到的问题,结合议事厅成员收集的议题,每月召开两次讨论会,邀请相关部门与居民对社区内的大情小事和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商议解决方案。

2018年底,“小院议事厅”正式搬到草厂四条44号院,面向社区内400余户家庭发挥常态化服务功能。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小院议事厅”,高度肯定了草厂社区“小院议事厅”的做法。总书记指出,“设立‘小院议事厅’, 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时下,“小院议事厅”已然成为北京市创新社区治理的前沿阵地和展示窗口。

发端于老北京胡同院落里的“小院议事厅”,根植在原生态亲亲睦邻的文化底蕴中。

“2012年,我发现很多邻居都是刚搬迁来的,互相之前并不熟悉。作为居民组长,我便时常与街坊邻居聚在一起闲聊,并将大家反映的问题传达到社区。”草厂四条胡同居民组长丁淑凤告诉记者,由于社区党委认为这件事可以发扬光大就大力支持,“小院议事厅”应运而生,与街道、社区构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2019年2月1日当天,街道社区正在厅里召开“街区更新与院落提升改造居民恳谈会”。 “小院议事厅”厅长李彩仙告诉记者,“总书记进来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很放松。总书记跟每个人都握了手。握住总书记的手,心里感觉就像是握住了自个儿的亲人、长辈一样。”

恳谈会商讨的是如何解决居民围绕街区更新、院落提升等多项问题。“总书记问我们在做什么,我就介绍了‘小院议事厅’是如何通过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简称‘五民’群众工作法),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具体做法。听完介绍,总书记也非常赞赏。”

在“五民”群众工作法展示板的旁边,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社区专门设置的“印象·乡愁”老物件展示墙,墙上一件件颇具年代感的物品均由居民自发捐赠。

“总书记对这些老物件特别感兴趣,从老式搪瓷茶盘、老式铝饭盒、把儿缸子,说到购物证、九英寸电视机、上海牌缝纫机,和我们大家一起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看到总书记对过去的事情记忆犹新,大家都很感动。”李彩仙动情地说。

家住草厂九条胡同的社区居民焦淑琴特别向总书记介绍了自己捐赠的把儿缸子。

把儿缸子指的是带把手的搪瓷茶缸,记者看到,在她捐赠的把儿缸子上印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字,里面已深深沁入黝黑的茶锈。

“1966年,才十几岁的我到河北定州下乡插队,什么都不会,是老乡教我下地干活、纺棉织布,教我踏实做人、认真做事,13年的插队经历让我从老乡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当时北京市政府赠送的茶缸,我一直舍不得丢。” 令焦淑琴感动的是,总书记听完她介绍后说,自己也一直保留着插队时用过的把儿缸子和铁水壶,就摆在办公桌上。

焦淑琴带回来的纪念品还有一个线拐子。“我告诉总书记,自己在插队时学会了纺线织布,给老乡做中山装、耳封子,总书记对我说,他插队时也学会了做被子、打毛线、织袜子,必须得自力更生。”

再次站在老物件墙前,焦淑琴依然激动不已,“总书记叮嘱我要把当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

当天,“小院议事厅”共有11名骨干同总书记合了影,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令她们记忆深刻的是:“临走时,总书记回过头来对一旁的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说,‘我到国外时,有外国友人问到咱们中国的妇女事业,你看这不就是半边天嘛’。”

戚业欣介绍,如今“小院议事厅”理事会共有17人,其中女性12人。草厂社区还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巾帼志愿服务团队,在社区治理和社区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作为妇女,咱们的责任很大,不但要把家庭建设好,把子女教育好,还得把事业干上去,把国家建设好。”李彩仙激动地说。

2016年,北京市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积极推进“社区议事厅”建设,探索实践“参与型”社区协商模式,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正是在“小院议事厅”成员们的努力下,架空线入地、燃气切改等基层治理难题得以破解;院落提升改造、养犬自律、垃圾分类等问题通过议事顺利进行,带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社区环境维护和建设中;邻里文化节、元宵灯谜会、民宿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也通过议事成功筹备,极大满足了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草厂社区随即开展起“垃圾分类 最美前门”2020草厂社区垃圾分类实践月活动。垃圾分类实践日、垃圾分类答题、垃圾分类绘画等活动通过“小院议事厅”如火如荼地推进,使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耳熟能详。

“2021年,草厂社区又成立低碳生活之旅社会组织,倡导低碳生活。”李彩仙打开手机微信向记者展示,“现在这支队伍已经有47人,大家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践行光盘行动。”

随着各项活动不断升级,“小院议事厅”也衍生出了新品牌。戚业欣介绍,2020年,草厂社区“一米阳光”会客厅诞生,成为“小院议事厅”的补充和延伸。“‘一米’再次拉近党委、政府与居民群众的距离,‘阳光’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戚业欣坚信,未来,“小院议事厅”必将能在建设文明、活力、宜居、平安街道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 分享:
  • 编辑:崔春婷     2022-01-13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