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亲子

回望2021,“健康十事”守护妇女儿童幸福

标签:亲子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 项丹平 王凯

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台、儿童蓝皮书发布、多地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抑郁症筛查将纳入学生体检、我国首例“冻存婴儿”成功诞生……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全世界尚在新冠疫情的困扰中无法自拔,而中国已在“动态清零”的坚守与担当中走出了坚实步伐。这一年妇幼健康领域也是大事、热点频现,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三孩”生育政策的出台等热点,关乎亿万家庭幸福;多地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等措施,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关怀;首例“冻存婴儿”的诞生,标志着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已在中国生根开花;儿童护肤品市场乱象、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滥用等问题,已得到相关部门的及时整治和加强监管。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2022年已经到来,我们期待新的一年能继续开启妇幼健康的新华章。

妇幼健康热点1: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等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已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21年4月29日,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司长宋莉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发布会上介绍说。

宋莉指出,202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6.9/10万,与2015年相比下降15.9%;婴儿死亡率为5.4‰,与2015年相比下降3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5‰,与2015年相比下降30%。从全球来看,我国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远低于全球53/10万的中位数水平,也远低于中高收入国家43/10万的中位数水平。

宋莉说,近年来我国启动健康中国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完善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组织实施了“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形成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妇幼健康发展格局。

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71家,妇产医院809家,儿童医院228家。全国妇产科医师数为32.5万人,比2015年增加18.2%;儿科医师为15.9万人,比2015年增加34.1%;助产士达到18.3万人。妇产科、儿科专业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点评: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目前我国女性人口超过6.88亿,0-17周岁人口约为2.98亿,二者合计约占总人口的2/3。妇女儿童的健康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中国妇幼健康领域在过去70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10年是从“生存”到“繁荣”的关键过渡期,旨在实现高质量的全民健康覆盖。因此,“妇幼健康为全民”和“全民为妇幼健康”应该成为一项全民共识,为每一位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和友好的环境。

妇幼健康热点2: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比世界女性平均水平高4岁

2021年1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终期统计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突破80岁。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测算,2020年,我国女性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在184个国家中位列第62位,比世界女性平均水平高4岁。

继2000年我国进入长寿国家行列之后,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其中,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从2010年的77.37岁提高到2015年的79.43岁,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80.88岁。据国家统计局此前的资料显示,从2000年到2015年15年间,我国男女平均预期寿命之差由3.70岁扩大到5.79岁。

点评:女性为何比男性更长寿?除了女性拥有2条X染色体、端粒长度缩短速率较慢、有雌激素保护、更加耐受应激反应等生理优势以外,女性的生活习惯较男性更健康,更善于释放情绪,社会参与度更高,更重视健康和疾病防治。专家指出,人的寿命30%-40%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60%-70%受环境和后天生活方式影响。想长寿,就要给自己营造良好的后天条件,这方面男性要多学学女性。

妇幼健康热点3:我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0‰,“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台

《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下1978年以来的新低;同期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为1.45‰,也创下1978年以来的新低。一旦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就会出现负增长。专家预测,最快在2025年之前就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

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出生人口下降趋势,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意味着“三孩”生育政策正式出台。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并取消社会抚养费、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在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方面强化组织实施保障。2021年8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点评: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再到2021年开始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我国生育政策经过十几年调整已逐渐放开,生育孩子的权利也自此回归家庭。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积极应对生育水平持续走低的风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妇幼健康热点4:儿童蓝皮书发布,中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2021年12月8日,中国儿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从儿童的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法律保护等方面反映2020-2021年中国儿童发展的状况。报告指出,中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健康管理政策推动作用明显。主要表现为:儿童死亡率有所下降,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儿童健康和营养指标明显提高。报告还认为,中国儿童营养问题呈现营养不足、隐性饥饿与超重肥胖三重负担并存的现象。另外,中国儿童慢性病及健康危险形势严峻。

点评:有研究指出,中国的疾病负担已从以伤害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视力不良、龋齿问题越发严重,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儿童还存在体力活动不足、吸烟饮酒普遍等健康危险行为。2021年9月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要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更加注重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对儿童的全方位保护,完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加强儿童保护法规建设,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妇幼健康热点5:新冠疫苗接种创造“中国速度”,儿童青少年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新冠疫苗接种从1亿剂次到超过2亿剂次,中国用时25天;从3亿剂次到超4亿剂次,用时9天;从6亿剂次到7亿剂次,只用了5天!截至2021年12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亿8429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为11亿9346.6万人,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继2021年7月开始有序推进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之后,9月又陆续启动3-11岁儿童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将继续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积极引导3—11岁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力争12月底前完成全程接种。

中国新冠疫苗不仅接种速度惊人,其安全性也有保障。目前中国疫苗在境外疫情高流行国家接种已达10多亿剂次,在国内接种超26亿剂次。在接种过程中,疫苗的安全性表现良好,副作用较低,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点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指出,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尽早对3-11岁儿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不仅有助于儿童自身防护,对疫情整体防控也有重要意义。专家建议,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儿童要尽快进行接种;接种第一剂已经满21天的儿童,应尽快接种第二剂。而新冠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令世人惊艳,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让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应接尽接,构筑强大免疫屏障的目标一定可以早日实现。

妇幼健康热点6:全国多地启动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2021年以来,全国多地逐步推进适龄女性HPV疫苗普遍接种策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于2021年启动13-18周岁适龄女性二价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截至6月底已接种1.5万剂次,目标人群接种率达31%;2021年11月9日,济南启动为不满15周岁在校7年级女生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2021年12月22日,江苏无锡开始对全市适龄女生开展宫颈癌疫苗免费接种,1万多名初二女生将陆续接种疫苗;广东省计划自2022年起,对具有广东省学籍、9月起新进入初中一年级14周岁以下女生实施国产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目前,已有内蒙古鄂尔多斯、山东济南、福建厦门、四川成都等多个城市启动了HPV疫苗免费接种或补贴接种计划。

点评: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以预防的癌症,世界卫生组织倡议,女性在初次性行为之前全程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最好方法,9-14岁是HPV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根据我国国情,国家卫健委建议为13-15岁女孩进行HPV疫苗接种。专家表示,适龄女性可考虑先接种二价疫苗,千万不要错过最佳接种年龄。消除宫颈癌,我国多个地区已迈出了可喜一步,希望能继续发力,逐步扩大地域和年龄的覆盖面,让HPV疫苗惠及更多中国女童和适龄女性,让一个没有宫颈癌的未来成为现实。

妇幼健康热点7:抑郁症筛查将被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教育部前不久在对政协《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答复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教育部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规范、持续开展抑郁症防治等相关知识培训;各类体检中心在体检项目中应纳入情绪状态评估,供体检人员选用。教育部还表示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开展多形式的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建立全过程的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

点评: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4%,抑郁症已成为当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大威胁。共青团郑州市委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认为,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只是第一步,如何筛查、如何保密、如何治疗等,还是许多学校、孩子和家庭要面对的一道道关卡;青少年抑郁症的评估、诊断、治疗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设和研究。

妇幼健康热点8:我国首例“冻存婴儿”成功诞生,实现我国生殖医学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

2021年8月31日,我国首例“冻存婴儿”顺利诞生,这是我国生殖医学史上又一次零的突破——移植自体冻存卵巢的产妇成功诞下健康女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阮祥燕团队于2012年建立了中国首个人卵巢组织冻存库,目前该院已冻存卵巢组织近400例。2016年9月完成中国首例冻存卵巢组织移植手术,2020年冻存卵巢组织移植首例成功自然妊娠,目前移植的10例全部成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点评:卵巢组织冻存与移植技术,相当于为患者冷冻保存了卵子储备库,可让患者的卵巢功能与生育能力延长10年、20年甚至30年。专家表示,这是因癌症需要放化疗而无法延迟的育龄期女性及女童唯一的生育力保护方法。冻存卵巢移植后首例活产的诞生,标志着卵巢组织冻存移植技术已成功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妇幼健康热点9:“大头娃娃”曝出儿童护肤品市场乱象,国家药监局出台《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加强监管

2021年1月7日,@老爸测评魏文锋曝光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名女婴由于使用激素含量超标的益芙灵抑菌霜,出现迅速发胖、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症状。此外,其他多款宝宝霜激素超标的实测结果,也充分暴露了儿童护肤品市场违规添加激素、虚假宣传疗效的乱象。

近年来,一些由眼影、腮红、口红、指甲油等组成的“儿童梳妆台”类玩具或儿童彩妆等也十分热销,2021年12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称,这类产品多属于玩具生产企业生产的、仅供玩偶等涂饰用的玩具,不属于化妆品管理范畴。儿童将这类玩具误用为化妆品,存在刺激皮肤、重金属超标等诸多安全隐患。

对于儿童化妆品,国家药监局2021年9月出台了《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提出比成人用化妆品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如儿童化妆品标签应标注产品全成分,特殊化妆品应标注特殊化妆品注册证编号等。依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0-3岁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功效宣称仅限于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爽身,不包括“彩妆”这一类别。如果彩妆化妆品标签宣称3岁以下婴幼儿可用,则属于违法行为。近日,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其标签必须标示“小金盾”。

点评:儿童产品关系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容不得一丝马虎与虚假,儿童护肤品、化妆品,首当其冲就是安全,岂能成为健康“陷阱”!除了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危害孩子健康的违法行为外,还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帮助家长们摆正心态、谨慎选购,不可偏听偏信、盲目使用某些披上“神药”马甲的护肤品等,以免误伤孩子。选购儿童化妆品时,家长们可关注“小金盾”标志。

妇幼健康热点10:国家卫健委出手规范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叫停非诊断治疗需要的微量元素检测

2021年岁末,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监督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非诊断治疗需要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得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

针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不规范的情况,早在2013年底原国家卫计委曾印发《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要求,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时隔8年,卫生主管部门再次出手且明确将“不宜”改为“不得”,表明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将更加严格和规范,一些不良机构违规以广大儿童健康权益谋求不当利益的行为将被严肃处理。

点评:多年来,许多医疗或非医疗机构正是抓住家长们担心孩子缺某些元素影响健康这一“痛点”,以“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为幌子极力推广甚至纳入儿童体检常规项目。因此,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不仅当禁,还应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焦虑心魔”和部分机构的“逐利心魔”,让这项技术回到规范运用的正轨上。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专家指出,在目前生活水平下,孩子保持均衡饮食即可满足体内微量元素需求,一般不存在微量元素不足的问题,家长们无须担心,更不必总让各种盲目的检测去“坑娃”。



  • 分享:
  • 编辑:陈洁     2022-01-05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