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女性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3日~5日在贵州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妇联通过举办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传承民族文化

用巧手和创新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建行杯”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侧记

标签:经济女性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姚鹏

“建行杯”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式现场。

大赛现场设立多彩贵州苗绣文化展区,展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苗绣绣娘现场秀艺。

大赛现场还专门设立了北京巧娘迎冬奥展区,展示了“北京巧娘”在内的首都广大妇女通过手工创作的冬奥周边创意产品,这些作品将冬奥宣传与传统文化结合,充分展示了首都北京的城市风貌和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冬奥、热情支持冬奥的良好精神面貌。

选手在路演中。

激动人心的路演、精美灵动的作品、智慧迸发的答辩……总决赛现场,传统与新潮相互碰撞,优雅与美丽有机融合,新时代中国女性编织锦绣生活,创造出彩人生的才华与智慧得到彰显,全国妇联部署下各地妇女手工业的发展和蝶变被充分呈现。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鹏/文

■ 武敏/摄

美轮美奂的苗绣、巧夺天工的壮锦、匠心独运的琉璃制品……12月25日的贵阳生态文明国际会议中心里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从全国各地历经层层选拔后脱颖而出的31组选手,正在进行一场巧手与匠心的对决。

一场场激动人心的路演,一个个精美灵动的作品,一次次智慧迸发的答辩……在“建行杯”第二届中国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传统与新潮相互碰撞,优雅与美丽有机融合,新时代中国女性编织锦绣生活,创造出彩人生的才华与智慧得到彰显,全国妇联部署下各地妇女手工业的发展和蝶变被充分呈现。

坚守非遗情怀的传承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艺术基因、精神特质和思想精髓,成为承载文化、情感和记忆的瑰宝。一直以来,中国妇女都是手工艺传承的重要力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她们仍在用自己的执着和坚韧,承担着传承技艺之火、延续文明之光的使命。

苗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总决赛中,来自贵州的选手张秀珍现场讲述了她的婆婆欧东花倾尽半生心血致力于苗绣传承与发展的故事。

身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代表性传承人的欧东花自幼就跟随祖母学习苗绣。出于对苗绣的热爱,为了防止苗绣的流失,从20世纪80年代起,欧东花开始走村串寨收集苗绣服饰,足迹甚至遍及海南、四川、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收集了13000多套苗绣服饰和工艺藏品。这些藏品历史久远,不乏奇珍孤本,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为了保存好这些工艺珍品,2013年,欧东花毅然卖掉自己的房屋,并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在凯里建起了黔东南州欧东花民族服饰博物馆。如今,欧东花的博物馆已经成为黔东南州藏品最多、展陈面积最大的民营文化专题博物馆。

在贵州省妇联及各政府部门的帮助下,欧东花还摸索出一条博物馆+公司+基地+绣娘的发展之路,带领山村绣娘们致富增收。欧东花的儿子龙永明从香港服装学院毕业后,也毅然加入了母亲的事业,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所学助力苗绣的传承和发展,将苗绣带上更为广大的舞台。

“我婆婆总说,这些民族服饰比她的命还重要,建这个博物馆,就是要把民族文化一代代传下去。”张秀珍说,自己作为后辈,也会更加努力,带动更多绣娘把苗绣文化传承发扬下去。

“这次大赛有很多女性传承人坚守非遗情怀的精彩故事,对于唤起手工艺人和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唤起社会对手工文化的关注很有帮助。”大赛评委、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说道,比如西藏那曲的选手因故不能来贵州,就在半路上临时找了个有网络的酒店完成线上路演,执着地讲出她们用民族手工艺带动牧女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辽宁抚顺的选手,已经是79岁的老人家,仍然赶到现场介绍纸贴画艺术的传承,这些故事都非常感人,让人看到女性手工业者们对于传承文化的执着。

让非遗“既传统又时尚”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手工艺怎样才能更好地拥抱世界?

许多大赛选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拥抱科技,提升妇女手工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品质;拥抱潮流,锁定个性化消费需求,向消费者提供独一无二的产品价值。只有将传统工艺与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让非遗时尚化、生活化,才能让原本藏在深闺的绝世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路演的舞台上,江西渝州绣坊有限公司带来的夏布绣远看如同水墨画般古朴典雅,细品之下,又可以窥见许多现代设计理念,散发着新时代的活力。经过评委们的评定,渝州绣坊“夏布绣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项目”一举夺得大赛成长型企业组冠军。

夏布绣传承于民间“麻布刺绣”,是夏布艺术和刺绣艺术融合的手工艺,也是江西刺绣中唯一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渝州绣坊总经理吴婉菁则是夏布绣中最年轻的代表性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弘扬夏布绣艺术,渝州绣坊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守正创新,不断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吴婉菁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开发出3种夏布加工独门技艺,6种创新针法,2类机械工艺。顺应新国潮的崛起,渝州绣坊积极推动产品创新,建成电子设计资源库,首创“5i”设计闭环,开发出四大原创产品系列,用夏布绣的IP开发设计出了夏布绣箱包、家具、家居用品等数百种新颖实用的夏布绣文创品,让夏布绣非遗获得了更有市场影响力的传承。

除此之外,渝州绣坊还开办了国内唯一一家夏布绣博物馆,建设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非遗体验中心,并免费培训人才,推动就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形成了一个以夏布绣为核心,极具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如今,夏布绣已被列入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和首批全国优秀非遗保护案例,拥有多项专利和荣誉,曾作为“国礼”赠与各国使节,并被德国博物馆收藏,还与欧莱雅等近百家企业达成了跨界合作。

“我们会继续在IP化、多元化、数字化、国际化等方面开拓新的增长点。”对于夏布绣的发扬光大,吴婉菁信心满满,“能获得企业组冠军,说明夏布绣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认可,我们会在手工之路上永远坚持,用更精美的夏布绣作品给人们带去更多的美好。”

“指尖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总书记饱含点赞和鼓励的话语,深刻阐释了手工艺的价值和意义,为我们如何通过传承手工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妇女就业创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贡献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全国妇联和各地妇联把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作为促进妇女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推政策,广泛搭平台,不断强服务,培育了一大批手工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贵州,通过创造性实施妇女特色手工产业“锦绣计划”,将传统的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全省近年来先后培育妇女手工特色企业和合作社1300多家,带动50多万名妇女创业就业,创造产值达60余亿元。如今,“锦绣计划”已成为贵州广大妇女脱贫致富、建功立业、展现风采的重要平台,并被写入了全国妇联提交联合国的《新时代妇女扶贫减贫的中国经验》。

在江苏,妇联不仅组织本省优秀手工产业者搭建成立手工产业联盟,推动手工产业与直播平台融合发展,还积极实施“三送一帮”,举办陕西、青海、贵州西部三省妇女手工艺骨干培训班,连续五年邀请东西部的姐妹们汇聚苏州,共话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共谋省际合作脱贫攻坚,共促手工产业发展振兴。

2020年,四川省妇女手工编织协会联合重庆妇女手工编织协会,提出了带动西部片区共同创新发展的5省+联盟倡议,得到宁夏妇女手工制品协会、甘肃陇原巧手联盟、贵州省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的积极响应。这个五省联盟将致力于整合五省院校的设计资源,搭建手工产品设计资源共享平台,运用网络手段探索创新企业产品互补配套的营销模式,为西部省区市共同推进妇女手工行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大赛上,许多项目的主题同样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特别是“让妈妈回家”的主题,充分反映出妇女手工业对于带动农村妇女返乡就业,促进农村家庭和谐的巨大作用。

“85后”石佳2017年响应家乡政府号召返乡投资,在湖南花垣县办起了湘西七绣坊苗服饰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当地留守儿童众多的情况后,她发起了“让妈妈回家”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公益项目,聘请苗绣非遗传承人开办就业创业培训班。到目前为止,项目已经培训绣娘1900余人,直接吸纳300余名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

“回故乡,带老乡,建家乡就是我的初心。”路演现场,石佳动情地表示,通过参与手工产业,很多原来年收入3000元以下的贫困户现在月收入达到了3000元以上,大家的幸福感逐步提升,笑容逐渐绽放。自己返乡创业四年来,已经带动了300多名孩子的父母返回家乡就业。

“我们要争取做乡村振兴的样板,让更多妈妈回家,让爱与传承在大山里生生不息。”石佳说。接下来,她准备通过发展苗绣产业、旅游产业、农业产业、康养产业等四种产业,帮助每户村民继续提高收入,真正防止村民返贫,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非遗传承队伍中的“学院派”

如何让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做到“后继有人”?在本次大赛上,除了人们熟悉的家庭式传承、师徒式传承,传承非遗的队伍中还出现了高校师生的身影。在“延承”与“革新”的语境下,这些年轻化、知识化的团队,以“双创”为抓手,用全新的方式探索着传统手工技艺的活化之路。

本次大赛的初创型团队组冠军——“匠·生万物”非遗文创品牌,便是由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的师生所研发。

“匠·生万物”创始人、贵州民族大学民间美术系主任陈梅介绍,“匠·生万物”品牌汇集了非遗文创产品、手工技艺体验等业态,以体验贵州“匠人·匠心·匠物”为核心,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遗文创商品开发,优化非遗传承人、设计师、销售端的产业价值链,构建完整线上线下宣传营销模式。

“匠·生万物”的团队包括多位教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民间美术系的研究生、本科生。其成员的专业背景既涵盖了刺绣、陶瓷、蜡染、银饰等贵州主要特色手工艺,又兼具艺术学理论、产品设计实践、产品材料、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专业背景。

在传承发展非遗的过程中,“匠·生万物”团队的多学科背景优势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团队拥有多个设备齐全的传统工艺实验室,积极研发各种传统技艺中新材料新技术介入的可能性,通过技能创新拓展产品应用范围,实现创意与功能的融合。经过苦心钻研,团队至今已研发陶瓷、刺绣、蜡染类非遗文创产品300余款,获得外观专利98个,突破和解决了一大批传统工艺所面临的瓶颈。

此外,“匠·生万物”团队还拥有非遗学员500余人,并与20多家非遗工坊、3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通过他们带动了大批妇女就业。

“我们将努力打造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闭环。”陈梅表示,团队将继续扎根民族文化土壤,利用高校教学、科研、平台等多方面资源,打通设计师、传承人群、加工企业、销售平台之间的壁垒,实现培训、设计、产品、市场的开拓,搭建一个有设计、有产品、有生产、有市场的非遗发展新体系。


  • 分享:
  • 编辑:肖睿     2022-01-04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