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此刻新闻

女记者践行“四力”展巾帼风采 ——媒体女记者群像速写

标签:此刻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有着7年新闻职业生涯的旦珠,是西藏山南措美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她和同事策划了西藏70年70位老人的采访。从前期节目策划到后期深入一线采访,这位年轻的新闻工作者通过践行“四力”,让平凡的受访对象有机会当众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

旦珠是广大女性新闻工作者之中普通的一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闻工作者中,女性从业者超过半数。在注定不平凡的2021年,她们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贡献巾帼之力。

与党和人民同呼吸

重大新闻中凸显记者的责任和担当。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亿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这场伟大的庆典,全世界也领略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担任“建党百年庆祝大会直播”广场系统总导演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导演洪玫。百年盛典的天安门广场设计独具匠心,空中俯瞰好像一艘乘风远航的巨轮。如何在电视转播中,全景呈现出它的风貌,总台直播团队的解决方案是在400米宽的天安门广场上空架设两部高度分别为60米和40米的索道摄像机,用大跨度的全景移动拍摄展现出领航中国巍巍巨轮的气势恢宏、行稳致远。

“架设的难度之大,始料未及。历时三个多月,我们辗转五地参与演练,通过各种仿真测试、落点落图、实地论证才最终让两条索道稳稳地站在广场上。”洪玫说。那个时候天气炎热,他们顶着酷暑连续作战。而这两部索道摄像机也不负众望,在七一直播中创作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镜头。

2021年经济日报社着力打造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宣传高地,策划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调研行”。经济日报社评论理论部评论室副主任牛瑾参与了其中的4次深度调研。从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这位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天只有白菜萝卜历史的“蔬菜大王”身上,牛瑾真切感受到了奋斗精神的光芒;在甘肃武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她亲眼看到了三代治沙人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奇迹……

牛瑾深有感触地说,由于运动了脚力,才知道无数“了不起”的平凡英雄;由于开动了眼力,才看到很多“难以想象”的奇迹;因为发动了脑力,才去思考贯穿其中的精神伟力;也因为充分调动了笔力,才把他们的故事传播了出去。

新华社国内部经济采访室副主任林红梅在新华社记者岗位上已经工作30多年,近年来牵头负责新华社国内部“民生直通车”栏目。这是一个为百姓“急难愁盼”事儿东奔西走的栏目。

2021年年初,林红梅和同事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了解到一起房产证“失效”的线索。很快,林红梅和团队记者多次来到河北省井陉县福泽苑小区,深入查找真相,持续推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林红梅说,百姓的难点,就是我们的聚焦点。“三赴井陉”只是“民生直通车”中的一个小故事。时刻保持人民情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是我们把“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的动力。

“在现场”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的生动作品

无数新闻现场,总能看到众多女记者活跃的身影。她们是参与者、记录者,更是奋斗者。

今年夏天,东京奥运会令全国人民兴奋。人民日报社体育部记者李硕在东京待了22天,更是在现场感受到了多个震撼人心的瞬间,通过手中的笔,她生动讲述了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故事。

东京奥运会的报道忙碌紧张,李硕却倍感兴奋。因为,她从2012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人民日报社就奋战在体育报道一线,深知“在现场”对于新闻记者的重要性。

李硕说,在疫情的压力下,前往东京报道奥运会,对我们每一位身在现场的记者都是很大的挑战。但只有在现场,才能真正感受到体育带给人的力量,被中国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所激励,也才能写出“沾泥土、带露珠”的生动作品。

“在现场”不仅让记者更好地记录了赛场的风云变幻,更在走基层的过程中细腻勾勒出祖国发展的点滴变化。

中国新闻社黑龙江分社记者王琳在2021年新春走基层期间,背着装满设备的采访包,扛着出镜自拍的三脚架,走进中国最东北的严寒冬夜,从午夜到天明全程跟访中国最北高寒高铁“蹚雷车”,独立完成采访、出镜、拍摄、撰稿、配音、后期全流程,推出图文视融合报道。

王琳说,在这次“午夜”走基层中,48小时的昼夜采制,记者只辛苦一次,铁路人却日复一日。此次采访过程中,操练脚力,走基层走到了高铁的车底,走近了平凡又不凡的铁路职工;操练眼力,敏锐捕捉每个细节,将它们装帧成经典;操练脑力,策划完成了对于“蹚雷车”的融合报道;操练笔力,用一汪文墨勾画了中国寒地春运的背后故事和时代印迹。

每一个普通的中国女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基层社会治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都有着各自的奋斗故事,展现着宝贵的巾帼担当。讲述好一个个“中国女主角”的故事是中国妇女报社辽宁记者站站长贾莹莹日常非常重要的任务,下基层也成为她工作的常态。

“我们就是要俯下身去,走到基层,走到她们身边,用心、用情倾听她们动人的故事,用笔端记录时代‘中国女主角’建功立业的飒爽英姿。”贾莹莹说,新闻人永远在路上,不仅仅是身体在路上,精神、思想和学习也要永远在路上。深入基层、践行“四力”,与时代同行,努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困难面前勇担当凝聚更多的力量

在灾难面前,总有女性新闻工作者逆行的背影。

2021年7月20日,河南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丁小佩经历了从业以来最惊心动魄的3小时。那天,河南广播电视台启动暴雨应急直播,在外采访的丁小佩坐上了郑州地铁5号线的列车。下午5时40分左右,列车突然在隧道里停下,车厢进水了,出于记者的职业敏感,她第一时间做了连线报道。她从现场发出的求救视频,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不久,水位没过了脖子,哭声、求救声此起彼伏,恐惧感同样包裹着丁小佩。晚上8时20分,一条消息刷屏:地铁5号线的乘客已被全部疏散。丁小佩赶紧拍了一条标有时间的视频,发到直播间和网络平台,澄清真相。危急关头,丁小佩接到了消防人员打来的电话,她顾不上挂电话就大声告诉乘客:“保持镇定,消防人员马上就到!”终于,乘客们等来了消防人员。成功脱险后,丁小佩和部分乘客还留下来做志愿者。

“危难时刻,向险而行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突发灾难面前,新闻报道汇聚起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强大的力量。”丁小佩说。

在2021年新春走基层期间,中国青年报社“梦想小队”行程2000多公里,采访了7个地方不同年龄段的事实孤儿,收集了近百位事实孤儿的心愿,在沉浸式体验新闻中设计出“点亮心愿”的互动页面,点击“更多助力”就能跳转至公募链接,人们可以捐款、捐步数献出爱心。

“我们想唤起更多人的行动,尽量补上他们失去的原生家庭的温暖和爱,让他们有可能去看更大的世界。”中国青年报社记者王聪聪说,“脚力”和“眼力”让我们奔赴一线深入扎实采访,“脑力”和“笔力”决定了如何呈现报道,我们在记录在亲历,让新闻发挥更重要的影响力,推动社会建设。

在西藏山南措美县,通过一次次深入群众家中采访,旦珠深切感受到西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人都特别感恩党、爱生活。”旦珠说。旦珠的母亲朗杰措姆出生于1956年,也是旦珠的采访对象,同旦珠说得最多的便是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 分享:
  • 编辑:肖婷     2021-12-15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