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花样盛年

谈《当家主母》文艺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标签:花样盛年 | 来源:中国妇女网 | 作者:张小乐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当家主母》引发讨论。该剧以缂丝大家族任家为主要故事线,讲述了苏州丝织业的发展变革和相关人物在此历史背景下的命运起伏。观众讨论的点很多,比如缂丝——这部剧通篇都在讲缂丝大家族的故事,当家主母更是缂丝大家,好多观众因此了解了缂丝这项纺织技术;比如讨论剧中主角三人的感情纠葛。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观众关注到剧中的另一条精神主线——女性意识的觉醒。

1539467535500718.png

《当家主母》的时代背景为清乾隆年间,“康乾盛世”是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当时的苏州府,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经济更为繁荣,尤其是丝织业,达到了鼎盛。在当时的苏州,妇女是可以凭借自己的绣活手艺养家的,像剧中沈翠喜凭借高超的缂丝手艺,受到尊重,成为当家主母。不仅是沈翠喜这样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还有普通百姓家里有手艺的妇女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也有所提升。

在同个历史时期,还涌现了一批女性“文化名人”。清代女性作品集“超轶前代,数逾三千”,像徐灿、吴藻、沈善宝这样著名的女词人,留下了流传至今的好作品。但在封建社会,无论妇女再有才情,再有经商头脑,手艺再好,也必然受封建教条压迫,屈于宗法婚姻,好像无论再怎么努力最后也是殊途同归而已。这在《当家主母》这部剧中就有对应的体现。剧中曾宝琴原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女红无一不通,因父亲官场失利被连累下狱,发卖行院沦为乐妓;沈翠喜缂丝技艺了得,深谙经商之道,有远见有谋略,却因为“女子当街脱去外衣即为不贞”这样的理由被劝自尽以保清白。封建社会的女子是没有自主权的,就像父亲、兄弟的财产一样可以随便发卖,会被莫须有的规矩、教条管束言行,甚至生存的权利也在流言蜚语中被剥夺。

其实这也展现了妇女意识觉醒在一个时期状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能创造更多剩余价值的妇女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逐渐重要起来,那么思想就会发生改变,妇女渴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像沈翠喜这样通过从商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觉醒了女性解放意识的;像吴藻、沈善宝那样,学习文化知识,本身的学识让她们的眼界开阔,她们的思想和经历有所碰撞,产生了挣脱束缚获得社会认可的愿望。这两种情况都是在千年的父权统治中,被压迫的女性从不同的途径获得自身认可和渴求解放的途径。

“文艺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也就是女性文艺作品反应的时代特征。《当家主母》可以说是典型的女性文艺作品,虽然讲的是乾隆年间的事,但创作者用现代审美,赋予了这部作品更美好的寓意。剧中虽然真实的体现了历史上明清时期对妇女的压迫和束缚,比如大户人家的女子从小就要学习后来被称为妇女紧箍咒的《女儿经》,比如剧中苏州知府的女儿曹幺娘,从小没下过床,因当时的女子以出嫁之前不下床为贵。但这部剧也给被压迫的女性群体留了一缕生机,那就是沈翠喜。沈翠喜一介妇人,顶着封建压迫和世俗教条的压力,不但守住还振兴了任家,还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缂丝技艺的发展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可能会有一位缂丝技艺了得的女性,留下了一段传奇,但结局未必是这样光明的。一部文艺作品除了映射现实之外,还应有鼓励人向上,积极面对生活的立意在里面。在《当家主母》里的女性,每一个都有坚忍聪慧,没放弃生的希望也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就是一部好的作品应该传达给观众的。

女性文艺作品区别于男性文艺作品的本质就在于作品中蕴含的女性意识。《当家主母》中女性的塑造是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但放在其构建的故事背景下是不违和的,是符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这样的设计也让故事更精彩,让现代观众更有代入感。观众更愿意看到主角们冲破束缚,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影响仍在蒙昧中的众人,最终向阳而生获得幸福。

  • 分享:
  • 编辑:肖婷     2021-11-25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