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与个体化:儿童独立人格的培育历程

来源:中国妇女报 / 2021-11-16 14:16

 ·阅读提示·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颁发后引起社会关注。新纲要进一步深化了科学育儿、父母或监护人是儿童健康发展第一责任人等理念。本文通过分析匈牙利儿童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揭示儿童获得独立人格的心理发展过程,以反思当下儿童早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对策与建议。

■ 阳辉

日前颁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指出,“强化父母的儿童健康责任理念”“依托家庭等机构,加大心理健康等知识和技能宣传普及力度”。该措施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积极开展0-3岁儿童科学育儿指导”的理念,“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等目标。

儿童心理健康奠定了成年后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适应社会要求、实现人生目标等发展任务的基础。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分离与个体化的完成。分离,是指跟原生家庭的分开;个体化则是成为一个个体的感觉,包括内在自主性的发展。

分离-个体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成长历程

最早对“分离-个体化”进行详细论述的是匈牙利儿童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Margaret S. Mahler,1897-1985)。她和同事对母亲和婴儿间的互动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察,指出人类的心理诞生是婴儿借由和母亲的分离和个体化而成为一个个体的过程。她将0-3岁的心理成长分为自闭、共生、分离-个体化和建立客体恒常性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即0-2个月的“自闭阶段”中,婴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睡觉,与环境达到平衡,尚没有任何有条理的思想。

第二阶段,即2-6个月的共生阶段是婴儿自恋萌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婴儿区分不出自己与他人,所有需求都只能用哭来表达,由主要照顾者母亲来满足,因而与母亲组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系统。由于婴儿分不清与照料者的界限,以为自己在满足自己,自恋萌芽发生了。当然,对妈妈的依赖也是婴儿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开端。

第三阶段(6-24个月)便是分离与个体化阶段,婴儿在此阶段完成第一轮的分离,形成独立的个体,其中又分为三个亚阶段。在6-10个月的孵化阶段,孩子开始区分自己和母亲,并产生面对陌生人的紧张反应。身体的分离是个体化的开始;觉察到自己和母亲不同,让孩子心理产生独立和分化。在10-16个月的实践阶段,婴幼儿生理功能显著发展,具备了去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和一定能力,自恋达到巅峰。这种健康的自恋能够为其后来的进取心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奠定基础。而在16-24个月的复合阶段,随着运动功能的发展,婴儿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能够包容自己与母亲的分离。但同时,孤独感和行动受挫时的无助感又导致他对母亲的需要增加,因此产生独立和依赖的矛盾。

第四阶段(24-36个月),幼儿开始建立客体恒常性。客体恒常性(object constancy)是指在心里“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客体恒常性的意义在于,当母亲离开孩童的视线之后,孩童心里依然能够保存母亲的形象,不至于因母亲的消失而导致整个世界的崩塌。这意味着孩子有能力处理母亲不在场的感觉,并开始与母亲之外的人建立关系,也就完成了分离与个体化的全过程。

马勒认为,分离-个体化既是婴幼儿的一个发展阶段,又是贯穿一生的过程。其他研究者如斯皮茨和鲍比等人同样指出早年婴儿-母亲的关系的重要性。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关认知发展的详细描述也呼应了斯皮茨和马勒的发现。

未完成的分离-个体化:无法离家的孩子

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任务,这构成了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而后一个阶段则包含着前一个阶段的痕迹。

2020年,有新闻报道河南一名23岁的男青年在父母去世后,因懒惰不从事劳动而饿死家中。据报道,他的父母老来得子,对他极为溺爱,长到8岁时出门还用担子挑着。所以成年以后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如意甚至打骂父母。该案例是成人后仍停留在婴儿共生阶段的极端例子。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跟妈妈汇报日常琐事,毕业后无法自谋生计的“啃老”,结了婚依然向父母寻求庇护的“妈宝男”“妈宝女”等现象,一般情况下,也是无法离开原生家庭,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新生活的体现。

成人后无法与父母分离,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可能源于孩子早期被过度保护或被极端忽略。孩子独立的愿望或孤独的体验被忽视,使得他在承受分离焦虑时产生困难,形成依赖型的人格问题。

接纳分离:在支持性的养育中鼓励孩子“走出去”

笔者认为,在早年养育中,母亲(泛指养育者)需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识别孩子的需要,及时提供回应。在生命早期,尤其是0-6个月期间,母亲识别婴儿的需要并及时回应,可以满足婴儿自恋的需要,让他感到自己被世界接纳。婴儿各种需要被满足时,他感到愉悦与安全,由此发展出基本的信任和安全感。

类似“孩子哭够了就不会哭”的论调,在鲍比等人的研究中早已被证明是极不可取的。“哭够了不哭”不是自律养成,而是孩子意识到他的呼叫没有被回应,由此习得:表达诉求是没用的。如此,他往往会以冰冷对待“冰冷”,形成回避型的人际依恋模式。同时,早期养育环境不佳,父母回应不足,也可能导致孩子对现实环境的失落,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形成自恋型的人格问题。

其次,符合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恰当回应。母亲对婴儿的及时回应应契合其发展阶段的需要。成长是对个体发展的底层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婴幼儿的诉求无条件地、不分阶段地被满足,那么他就无法长大。当然,前提还是他的基本需求被满足,形成建设性的、适应性的母婴关系模式,有利于促进婴儿的成长。

最后,促进分离又支持性的态度。当孩子已经有能力离开,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的能力,温柔而又饱有情感地和他接触,适时推动孩子进行独立的实践。孩子首先是在融合共生的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有控制感和稳定性;而后在分离阶段学习到经验,获得自我认识和自主能力。在孩子开始探索外部世界时,母亲如果能够欣赏孩子与自己分离、投身更大世界的喜悦感和惊奇感,就会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信感和更强烈的操控感,这对孩子长大以后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0-3岁的个体-分离化是个体一生成长的人格基础。基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笔者认为,养育者需要承认孩子的“分离的属性”,将孩子视为独立个体,以肯定的、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走出去”。

育儿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就是儿童人格健康成长土壤环境的有机组成,是婴幼儿心理成长营养的来源。《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出台后,“10天共同育儿假”等法规政策已经陆续颁布实施,这反映出婴幼儿的家庭养育正在得到多方位的支持,育儿者经济、休假等身心需求得到保障,就是对婴幼儿成长环境的保障。

(作者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

作者:阳辉

编辑:肖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