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社会责任报告(2020年度)

来源:中国妇女报 / 2021-06-17 23:15

1147587058989769.jpg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H5版本)

一、 前言

1.媒体概况

中国妇女报创刊于1984年,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笔题写报名,是全国妇联机关报。作为全国唯一的妇女日报,中国妇女报已发展成为集“报网微端屏刊”于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央主流媒体,除主报外,还拥有中国妇女网和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数字屏等全媒体传播平台,出版《中国妇运》《花样盛年》《农家女》《信息早报》等子报子刊,在全国设有24个记者站。

1200283438693453.jpg

中国妇女报社外景

2.社会责任理念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先进性别文化,大力宣传我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和妇联工作改革创新,大力宣传各行各业优秀妇女典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服务千家万户美好生活,以“女报姓党”的政治自觉坚守引领、服务、联系广大妇女的初心使命。

3.获奖情况

2020年,中国妇女报社获评“十三五”中国报业媒体融合优秀单位,《网上妇女之家——全国女性数字生活服务平台》项目获评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女性第一》《创纪录!82岁女飞行员再次冲上云霄》2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民法典是落实男女平等宪法原则的典范》等3件作品获中国人大好新闻三等奖,《提升科学素养,谣言就不会“满天飞”》获全国政协好新闻二等奖,20余件作品获省部级新闻奖项。

参加武汉抗疫报道的同志中,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3人、1个集体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1个集体获评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全年收到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发来的感谢函10余件。

二、政治责任

1.政治方向

中国妇女报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创新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全媒体传播,切实承担起引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围绕习近平主席在联大纪念北京世妇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过记者专访、专家撰文、社会反响等多种形式连续进行阐释解读,引起广泛关注,多篇文章被“学习强国”首页推荐。报纸理论版《新女学》周刊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学术研究传播。中国妇女网首页首屏最显要位置推出《习近平关于妇女儿童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专题。在统筹疫情防抗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主动从性别视角出发寻找议题交集点、情感交融点、价值交汇点,策划推出大型融媒体行进式报道《喜讯捎给总书记——回访习近平看望慰问过的家庭》续篇,聚焦一个个摘掉贫困帽、走上小康路的家庭,记录个人奋进、家庭成长、家乡变化、国家发展的时代细节。开设《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人民为中心——妇联人的答卷》《中国故事女主角》等主旋律品牌栏目。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中,官方微博注重挖掘现场小故事,总阅读量近2500万,微博话题贡献度名列央媒前茅。

1203395137953042.jpg

2020年9月16日2-3版

2.舆论引导

(1)引导社会热点

在重大、突发、热点问题上,中国妇女报以曾获中国新闻名专栏的《天天观点》为主要平台,把握“时度效”,突出针对性,有力有效发出女报声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致敬英雄、群防群治、依法抗疫、复工复产等为主题刊发系列短评,指导基层工作,鼓舞士气人心。

针对热点事件和人物,推出《张桂梅为什么感动中国》等优质评论,强调共情力,弘扬正能量;针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事件,第一时间亮明态度,刊发《杜绝高考舞弊不能止于偶发事件》《对侵害女童行为必须“零容忍”》等犀利评论,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中国妇女报微博在全国两会期间,策划开设话题#两会第一线#,阅读1.4亿,讨论4.3万,多条微博冲上热搜。2020年,官方微博对热点舆情发声的总阅读量超1亿 ,有效塑造了网络舆论场涉妇女儿童舆情的走向。

1205525284394883.jpg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妇女报微博策划开设话题#两会第一线#。

(2)注重改进创新

按照“主流定位 女报表达 融合呈现”的采编工作理念, 2020年《中国妇女报》进行了新一轮改版提质,明确了“工作生活、一报两读”的功能布局,形成“新闻+周刊”的板块架构,呈现“深度+温度”的风格定位。同时,一体推进报纸改版、融合发展、机制改革、队伍建设、报纸发行,进一步发挥群团报纸引导舆论、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的作用,在主流媒体大合唱中唱响了自己的独特声部。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报社创新版面表达,聚焦女性担当,策划制作连版特刊《她们,以勇气和奉献换得山河无恙》,获得广泛好评。

1207042291113185.jpg

2020年10月23日2-3版

中国妇女网注重通过融合创新强化对青年女性的思想政治引领,开设《女大学生频道》,与抖音联合持续推出#我不止一面#视频话题,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累计播放150多亿人次,把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延伸到商业平台用户,在网络空间塑造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女性形象。

3.舆论监督

(1)批评性报道

聚焦违反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事件,科学、准确、依法、建设性地开展舆论监督。针对某大学出版社出版分性别设计教学内容的数学教辅书,刊发批评性报道《数学教辅分男女版不是因材施教》,深入剖析所谓“女生学不好数学”的偏见,提出扭转教育领域性别刻板印象的建议。官方微博原创评论类栏目#英妹点评#,敢于善于介入批评性议题,全年达30余次,把维权大旗牢牢扛在肩上。

(2)调查性报道

中国妇女报常设深度调查类栏目有《新闻深1度》《一线调研》《新闻观察》等。2020年,报社记者在三个多月时间里深入调查采访,推出重磅调查《江浙兴起两头婚 偶然还是必然?》,敏锐揭示家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对婚姻模式做出的一系列权变,登上微博热搜总榜第二,引发全网转载和热烈讨论。

4.对外传播

(1)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中国妇女故事是中国故事的精彩篇章。2020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中国妇女报精心制作了时长8分多钟的中英文双语专题片《为了共同的家园》,全景展现中国女性在抗疫一线和后方的勇敢担当、无私奉献。专题片通过全网播出和推送,产生广泛反响。

1210183105547834.png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中英文双语专题片《为了共同的家园》

(2)促进文化交流

在对外交往中,中国妇女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男女平等事业的重要窗口,成为中国妇女拥有崇高社会地位的标志。同时,报社对国际妇女运动的专业报道,也为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独特作用。《新女学》周刊第一时间编译联合国妇女署《世界妇女的进步:变化世界的家庭(2019-2020)》等一系列国际权威报告,及时报道联合国第64届妇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最新资讯。《环球女界》专版动态介绍各国促进性别平等的经验,起到了交流互鉴的作用。

三、阵地建设责任

1.融媒体矩阵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报社对已经初步成型的融媒体矩阵进行升级优化,提升协同传播效应。目前,报社负责运营中国妇女网、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网、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网,以及中国妇女报“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号、强国号头条号百家号等48个传播平台,用户覆盖超3000万,日均阅读量保持在千万以上。

1212037425389267.png

其中,中国妇女报微博处在媒体微博的头部位置,粉丝近1200万,已具有较强的舆论动员力,2020年单条阅读量超千万的微博达50余条,主持的微博话题#逆行中的她们#阅读量近10亿;中国妇女网为妇联系统旗舰门户,集新闻、政务、服务于一体,开设20多个频道、7个工作专区、8个服务板块,1个大数据中心。中国妇女报客户端迭代升级,推出女报号交互平台,报社所属三个主要微信公众号,形成各自细分市场。

1211439950246001.png

中国妇女报微博

1212432343236912.jpg

中国妇女报微博在疫情防控期开设话题#逆行中的她们#

2.融媒体报道

中国妇女报坚持内容为王,发力融媒体产品体系建设。打造短视频品牌——盐视频,自制精品视频超500个,各平台播放量近1亿。制作特色海报,推出数说两会、战“疫”特辑、新时代女性风采等,年制作海报突破280张。

1220594243254364.jpg

在重大会议活动和重要节点,推出视频、直播、H5以及可视化产品,网络和客户端同步推出的《飞鸿响远音——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5周年》,受到一致好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网上家风馆》等专题,也获得较高的点击量。

通过网络互动征集民意,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一招。围绕新一期妇女、儿童两个发展纲要的制定,推出投票留言专区——我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建一言,收到有效留言近3万条。

1213382316551198.jpg

投票留言专区——我为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建一言。

3.融合采编平台建设

中国妇女报制定了《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工作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基本职能为逻辑起点布局全媒体平台建设,着力聚合妇联系统资源力量,建设“网上妇女之家”全国总平台、妇女儿童家庭大数据中心、妇联系统新媒体内容分发聚合平台,形成覆盖广泛、受众细分、分发精准的“妇字号”传播体系,打造服务链、用户链、价值链、情感链融为一体的“数字妇联”网络生态,走出一条具有女报特点的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之路。

目前已完成全媒体采编系统、媒体资源库、全媒体指挥系统、客户端发布系统、网站发布系统、视频播控系统等基础建设,进一步优化了“采集端—分发端—平台端”互动反馈的流程架构,实现了各平台数据、内容互融互通。

四、服务责任

1.信息服务

着眼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中国妇女报《家》《知》《美》《法》《创》和《爱生活》六大周刊的内容优势,用好融媒体矩阵的传播优势,为读者和用户提供丰富、权威的政策解读和信息服务。《妇女权益年度新闻报告》已经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维权“年鉴”,《爱生活》周刊推出的40篇战“疫”特别报道深受读者喜爱。在全国妇联支持下,开办维护妇女权益宣传电子资源库;在中国妇女网微信公众号开设“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专题,连续发布近700期。

1219134178130525.jpg

1219143453508411.jpg

2.社会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妇女网开设“服务导览”专区,包括维权服务、暖心求职、家庭教育等栏目;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开设“享学吧”专题,并开设直播课程。

公共智库服务:打造妇女研究智库平台,推出“女性学学科建设再思考”专题。牵头完成《珠海横琴创新打造珠港澳妇女宜业宜居“横琴模式”调研报告》,推动实际工作。   

3.公益活动

刊播公益广告:2020年刊登时代楷模朱有勇、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等公益广告,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免费公益版面,刊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广告29幅,并在全媒体平台分发。

组织慈善募捐:发动全社干部职工为湖北、武汉捐款,协调各方资源为武汉抗疫一线女医护人员捐赠袜子、手套、口罩;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放3台电子屏;为甘肃漳县盐井镇捐赠电脑20台,助力基层开展计算机和电子商务业务培训。

中国妇女报社发动全体干部职工为湖北、武汉捐款,协调各方资源为武汉抗疫一线女医护人员捐赠袜子、手套、口罩。

助推乡村振兴:继续实施“《中国妇女报》进乡村”项目。开设《乡村振兴》专刊,全年发稿284篇,读者满意率92.11%。新媒体部门联合电商平台和地方妇联,开展7场“直播带货”。向全国妇联定点扶贫县派出1名驻村第一书记,任期2年。

2020年5月29日,中国妇女报为湖北好物直播带货。

五、人文关怀责任

1.民生报道

中国妇女报视人文关怀为己任,把民生报道纳入核心报道范畴,关注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和儿童安全,关注女性就业以及事业和家庭平衡,关注老年人特殊需求,关注生育友好和家庭友好,推出了《做好因疫情影响造成监护缺失儿童救助保护工作》《防疫期间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上班难题如何解?》《对特殊老人要有特殊关爱》《关注家庭诉求 找准“不敢生”的痛点》等一大批接地气的报道。

2.灾难和事故报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妇女报第一时间派出武汉战“疫”报道组,第一时间出版《抗击疫情 巾帼行动》特刊,第一时间启动全媒体抗疫报道。武汉战“疫”报道组成立临时党支部,6名记者穿“红区”、进社区,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发回650余篇稿件,为伟大的抗疫精神和巾帼逆行者留下了生动的历史底稿,也锻造了一个优秀的集体,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1名“90后”年轻记者火线入党。这个团队的先进事迹获多家中央媒体报道,并在妇联系统巡回演讲。     

面对洪水来袭,迅速组织力量奔赴长江沿线,推出《“把服务做得再细些,再暖些”——本报记者探访安徽肥西三河镇群众转移安置点》等多篇报道,展现人间大爱,体现人文关怀。

3.以人为本

中国妇女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注重弘扬真善美,推出的《曾经是留守儿童,现在是“童伴妈妈” 长大后的她一人守护全村留守娃》等人物故事,为“暖闻”中的女性点赞,为社会树立了价值标杆。

 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中国妇女报念兹在兹。多年来,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开展儿童保护媒体培训。面对“河南4名儿童被埋致死”事件,报社及时刊发评论《保护孩子,没人能置身事外》,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六、文化责任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妇女报注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在《家》周刊设立家闻、家教、家风、婚恋四个版块,集中展示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美》周刊的原创影评和剧评注重推荐主旋律作品。报社连续十年与合作单位一起开展“书香三八”活动,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融入其中。

2.传承繁荣优秀传统文化

《口述》专版设立《非遗传承人》和《博物馆》等栏目,向读者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策划制作融媒体产品,向年轻用户普及“我们的节日”。报社还参与支持山东邹城等地的特色文化活动。

3.推动提升科学素养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平台关注女科技人员的成长成才。常设的《绿色科技》专版,推出“绿色生活让家更美好”特别策划,把普及科学知识和改进生活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七、安全责任

中国妇女报社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制定完善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实施举措、夜班编辑操作规程、个人网络行为规范承诺制度等,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和“网上网下一把尺子”要求,全年未发生导向问题,未出现安全刊播事故,编校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报社建立了网络应急响应预案和突发新闻应急机制。

八、道德责任

全体采编人员恪守国家法律法规,谨遵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全年未出现违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情况,社会形象良好。13个驻地方记者站在年审中获得优秀。

1.遵守职业规范

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严格稿件审核,坚决不刊发虚假失实新闻。恪守新闻伦理,强化内部治理,坚决杜绝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行为,全年未发生上述问题。始终坚持对内容质量的高品质要求,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内容。尊重原创、保护版权,专门开展版权知识培训,全额出资采购图文、视频版权。

2.维护社会公德

一方面,在宣传报道中坚决维护社会公序良俗,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倡导文明新风。另一方面,要求干部职工在公德和私德上守住底线、看齐高线,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闻工作者。

3.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新闻采访活动,一线采编人员在采访时主动出示新闻记者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外公示持证记者名单,公布监督举报邮箱、电话,畅通、拓宽举报投诉渠道,主动接受、及时回复意见、建议和投诉。全年没有接到相关问题反映。

九、保障权益责任

1.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重视从业人员各项合法权益,支持保护正常采编行为。广泛开展谈心谈话,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为在职人员购买医疗补充保险,为在地方挂职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职工配置防护用品。关心女职工特殊利益,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慰问活动,为怀孕女职工安排合适岗位,创造生育友好氛围。

2.保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

严格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和各项薪酬福利制度,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规范支付薪酬、缴纳“五险一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完善与媒体融合发展相适应、体现新闻生产特点和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体系,持续提高工资福利水平。严格落实职工法定假期和各类带薪休假制度等,鼓励男性职工同休产假,分担家务劳动。

3.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

严格遵守《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范证件管理工作流程,按规定为符合持证条件的采编人员换发、申领记者证,及时注销离职、退休等采编人员的记者证,做好年审核验工作。

4.开展员工教育培训

开设“什刹海大讲堂”,开展“一核两观三懂”基本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新闻观以及懂中国、懂妇女、懂媒体作为女报人的通识课。全年组织开展专业培训164人次。

十、合法经营责任经营行为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全年未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做到采编与经营“两分开”,修订记者站和驻站记者管理办法,严格规范从业行为。

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商业广告的舆论导向,强化广告审核管理,不刊播违法违规和低俗广告。严格履行纳税义务,从未出现偷税漏税行为。

十一、后记

中国妇女报是首次提交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年度内没有收到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等情况。

总结2020年,中国妇女报虽有自己小小的“不平凡”,但也存在不足:报社党的建设和内部治理需要进一步强化,全媒体条件下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对外传播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各项事业需要进一步壮大,离建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媒体目标尚存差距。

2021年,中国妇女报将针对不足做好以下工作: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紧紧抓住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这个“牛鼻子”,把内部治理成效转化为事业发展成果。

——以庆祝建党百年为主线,创新开展重大主题宣传,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作为首要任务,推出大型融合报道《百名女大学生讲述100个党史故事》等重点报道。

——以中国妇女报社加挂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牌子为契机,加快构建“新闻+政务+服务”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创建对外传播品牌,全力向特色新型主流媒体迈进。

——以报告媒体社会责任为动力,更好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对标对表相关指标,把指标要求融入制度体系,融入日常管理,融入职业行为。

编辑:吴苏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