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新闻

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

标签:新闻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刘人锋

编者按

“课程思政”是对包括思想政治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要求和新理念。2017年,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概念。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女性学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女性与社会发展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更加需要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中。本文阐述了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方案。

■ 刘人锋

“课程思政”是对包括思想政治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新要求和新理念。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颁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概念,强调“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事,所有课程都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都应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课程思政”旨在将每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等产生影响,从而形成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齐头并进、同频共振的育人新格局。

女性学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从事女性与社会发展工作的高素质人才,更加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中。

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融入课程思政

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融入课程思政,这与女性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以及女性学学科的特殊性有关。

第一,女性学专业培养从事妇女工作的人才。随着妇女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妇女工作越来越重要。从事妇女工作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性别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还要善于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妇女工作中,引导妇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为女性与社会发展事业而奋斗。女性学专业培养妇女工作人才,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是积极回应时代对妇女工作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培养更加优秀的妇女工作人才。

第二,女性学专业培养先进性别文化建设者。先进性别文化是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生存与发展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要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更进一步,要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引领社会良性发展的重任,其中就包括建设先进性别文化、引导不同性别和谐共存的重任。女性学专业培养从事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与传播、女性学教学与研究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妇女与社会发展工作,先进性别文化的建设与传播工作,将课程思政视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利于建设先进性别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第三,女性学学科本身的特殊性。女性学作为学科和专业起源于西方女性主义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学术思想传入中国,西方女性学也随之进入中国,女性学学科本身就携带着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学习女性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了解西方女性学,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活跃,但阅历较浅,欠缺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中国传统性别文化全盘否定。

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

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既需要具有课程思政的意识,也需要具有课程思政的能力。

第一,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教师思想道德是否高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牢固,决定了课程思政的效果,在这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利用教师培训、教育工作座谈会、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促使教师深刻认识我国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从而在培养女性学人才的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要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教师仅仅具有课程思政的意识还不够,还需要具有课程思政能力。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是一个新的课题。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可以选拔女性学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传到相关网站,让教师学习怎样在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创办女性学专业的高校还可以选拔线下女性学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发挥示范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有针对地让女性学教师在示范课程的带动下逐步实现课程思政。

第三,教师需加强对中国传统性别文化和妇女运动史的研究。虽然女性学作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起源于西方,但是并不意味着女性学的所有理论与知识都来自西方。中国女性学具有内生与自觉的一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很多涉及女性/性别的内容,中国女性研究具有自身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妇女运动具有丰富的经验,所有这些都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梳理并进行理论创新。将课程思政融入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女性学教师不仅需要运用西方女性学的研究成果,讲授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介绍西方妇女运动的成就,还要梳理中国女性研究的成果,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性别理论,研究中国妇女运动史,将本土女性研究的成果、传统性别文化中的精华、妇女运动的启示等融入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四,教师需研究课程思政的方式与方法。首先,教师团队要制定女性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中应有对整个人才培养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根据女性学的专业理念合理设置各门课程;其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每门课程尤其是涉及西方妇女生活、妇女运动及女性主义理论等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广泛涉猎相关内容,如中国妇女生活、妇女运动、传统性别文化及全球女性/性别与社会发展问题等,增加课程的知识性和思辨性,既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也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再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专业认知实习、社会调查与劳动教育、专业综合实习等课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参与妇女社会工作,调查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女性/性别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女性学的专业精神,逐步培养性别平等理念,将思想政治引领融入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

(作者为湖南女子学院教授)

  • 分享:
  • 编辑:苏悦     2021-03-18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