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亲子

会“告状”的孩子能更好保护自己

标签:亲子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杰西卡

■ 杰西卡

朋友家的小女孩小学一年级被同桌的男孩挠了,而且是上课时三番五次地被欺负,女孩直到下课才去和老师说。回家后,朋友问孩子,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女孩说,老师说不要随意告状,告状的时候先说自己的问题。因此她就一直忍了一堂课。由此,我们就面对一个问题,即“求助”和“告状”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向老师求助?

告状和需求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我相信,“告状”就成了关键词。孩子进入社会后,开始找自己的社交位置,而有一部分孩子是能够快速地了解到,社交位置里关键人物和关键规则,他们会利用这点为自己“谋利”。

孩子告状的动机无非这样几点:寻求关注,得到认可;转移注意,躲避责任;试探询问,了解底线;利益受损,寻求帮助。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向老师求助的“告状”,是第四位,而且通常不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老师在引导孩子这方面行为时容易说:“你先管好自己,告状时先说自己的问题”。

什么是告状

孩子当着或背着同学的面去说同学的不好,而且说这件事时,并不是很想帮他,而只是希望老师管他一下,或者觉得如果老师不管,自己也跟着做。比如大家都在剪纸,和老师说“明明没带剪刀”。如果自己是真心想帮助明明,那么是不是可以想一想,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比如可以和明明轮流用自己的剪刀,而不一定要和老师说。

什么是需求

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说这件事时,孩子已经动过脑筋尝试自己解决,但解决不了,所以才要请求帮助。比如同桌上课挠孩子,第一次挠完,孩子就表达了不可以这样做,而且还把椅子往另外一侧挪了挪。这就是自己动了脑筋,用行动想自己解决。但是后来,同桌还是反复反复敲孩子的胳膊,玩孩子的文具,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即使孩子行动了,也没改善。这就说明,孩子一个人的能力无法解决,就要求助。这时,孩子表达的是自己的合理需求。

家长可以结合例子,结合孩子的年龄不断地强化和区分“告状”和“需求”的区别。当孩子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求助不是老师所说的“告状”,他就更有勇气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

服从和规则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帮助孩子理解“服从”和“规则”。

服从听话的本质是利用权力悬殊,是害怕和恐吓;而纪律规则的本质是理解规则,自发地将规则内化为行动。

我从女儿小D很小就有意识地回应她,“你很遵守过马路要牵着妈妈的手这个规则。”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会告诉她,妈妈也会犯错,妈妈的话不都是对的。你遵守这件事,不是因为是妈妈说的,而是你认可这么做是对的。

即便这样,小D上学后也会说,我很听老师话的,老师说在课堂上不能说话。对此,我“对事不对人”,顺着小D的话,“嗯,你们班级有那么多人,如果老师讲课时,你说话,别人也说话,那么是不是就听不清楚任何人的话了?上课不能讲话,是保证每个人,包括你自己,可以更好地学习,是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

这样的讨论,就能慢慢让孩子理解,我们为什么听老师的话,而不是盲目地因为她是老师,就要听话。这样也帮助孩子理解了,老师并不是唯一高高在上的“权威”,那么一些本能需求,比如上厕所、口渴等,他们自然也就更敢于提出。更关键的是,孩子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哪怕孩子目前仍然不敢挑战权威,但可以保留一份对一些事一些人不同的看法,这点真的太重要了。

行为和动机

谈到不惧怕权威,还有一对关键词就是“行为”和“动机”。

 下面来分析两个真实故事——

 案例一:

妈妈和女儿玩角色游戏,了解幼儿园情况。女儿扮老师,然后双手叉腰非常凶地对我说,放下玩具,不许再玩了,听见没?演完,女儿说:“老师就是这么凶其他同学的,我很害怕。”

小D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当时对她说,你肯定吓坏了吧。把她抱到怀里后,继续说,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凶啊?小D告诉我,“因为我们的自由玩耍时间到了,要上科学课了。”

我说:“老师着急了,因为如果大家不到齐,科学课就要晚开始,就像妈妈有时催着你出门,也会吼你。但妈妈仍然爱你,只是当时可以做得更好。老师也一样,她仍然爱你们。而且你想啊,妈妈只带你一个,都会忍不住吼你,更不要说老师带一个班呢,所以有时就会忍不住声音大了。

这件事里面,我们先回应孩子的情绪,然后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这就是理解“动机”。在理解“动机”的基础上,再一起讨论行为。帮助孩子理解:“动机”是对的,行为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即使“行为”不够好,也不影响老师的本心。

案例二:

一位妈妈说,幼儿园开始实行光盘行动,女儿现在每天晚上就很担心,说自己实在吃不下,但吃不完老师就不开心,而且只有吃完的人才能有小红花,她也想要。

在回应孩子时,家长要先回应情绪——嗯,你很想要小红花,也很希望老师开心,但是你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吃了,就是吃不下,吃不完。之后解读“动机”——为啥老师希望每个人都吃光食物啊?对,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一粒米要从小苗变成我们碗里的饭需要花很多时间,所以要珍惜。分析“行为”,老师希望你们从小可以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所以就鼓励你们都吃完。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还要思考解决方案,比如告诉孩子,我们每次午餐前和老师说一下,吃多少要多少,让老师少给你一点。吃完了如果还需要,可以再加。每个人按需拿食物,浪费的机会就会减少的。妈妈送你去幼儿园的时候,也会和老师说一声。

学校是家的延伸,孩子在学校面对的所有难题,他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也会遇到。用这个思路来看待学校发生的任何事情,就不会把目光聚焦于“老师对”还是“孩子对”上了。教育永远不该只是眼前的救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作者为微信公众号“大J小D”创始人,育儿专家,著有《和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等书。)


  • 分享:
  • 编辑:陈洁     2021-03-01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