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家庭 > 最美家庭

战“疫”夫妻档:有一种爱情是并肩战斗

标签:最美家庭 | 来源: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 作者:本报记者 韩亚聪

有一种爱情是相濡以沫,有一种爱情是同甘共苦,还有一种爱情是并肩战斗!夫妻二人同心,共同目标,共同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疫情面前,他们冲锋在前,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不约而同选择逆行,展现出舍我其谁的担当、敢打必胜的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相隔2000多公里,夫妻俩“并肩”战斗

当前,不少医疗队员和自己的家属,虽然相隔2000多公里,但却“并肩”战斗在抗战疫情的一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邢正涛,和同医院同科室工作的妻子白钰,便是其中一对儿榜样夫妻。

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在隔离病区,邢正涛是一名胆大心细的护士,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回到驻地又成了尽职尽责的“搬运工”,时常帮助医疗队搬运整理物资。

夫妻二人的日常对话很简单,沟通一下这一天的工作内容,嘱咐彼此勤洗手、做好防护等各类注意事项。他们二人虽不在同一座城市,任务却是相同的——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天职。

在北京宣武医院急诊流水岗位上,共抗疫情的非常时期,白钰与身在武汉的丈夫“并肩”作战。她比平时更早到岗,认真防护,耐心接待就诊患者的各种问询,照料那些需要帮助的病人,有效进行急诊分诊,并且时刻警惕可能发现新冠肺炎患者的任何苗头。

邢正涛说:“幸运的是,我爱人也是护士,我们彼此了解、理解。来武汉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我把我和她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面,还写上了‘我爱你’三个字。这种两地‘并肩’作战的经历,我们会一辈子铭记!”

君在武汉我在北京,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2月7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第三批抗疫医疗队出发赶赴武汉增援,其中就有海淀医院肾脏内科大夫郑欣的丈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大夫杨帆。“原本定于2月8日出发,但2月6日下午4点半紧急接到通知2月7日早7点多飞,而此时的郑欣已经出了几次120急救,还参与了一位92岁高龄患者的抢救。“挺遗憾的,没能送上他。”

丈夫去了疫情最前线,郑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是挺为他骄傲的,我们俩一早就商量好了,坚决服从院方安排,绝不退缩,他在武汉,我在北京,都在一线,相互鼓励。”海淀医院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要救治医院,郑欣在2月1日被抽调到海淀医院120急救中心,作为轮值医生参与日常急救。

“当年非典、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俩都还在读书,没能有机会冲上去,这次我们就想着冲在最前面,使命必达。”郑欣和她的爱人都是80后,两人长期都在业务一线,两人既是夫妻,更是战友。郑欣有个心愿2020年怀个鼠宝宝,她说,一切等打完这场仗,等这次120急诊轮岗结束,我们在春花烂漫相逢时,就要为这个心愿做准备了。

作为“疾控人”,我们一起上

昌平区传染病地方病控制科的共产党员蔡旭和营养与食品卫生科的孙伟,他们均担任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处置工作中的疫情小分队组长。

任务分配的那天,中心领导问:“有没有什么困难?”他俩坚定地回答:“没有!”领导又问:“你们两个人都去了一线,孩子怎么办?”他们的回答依然坚定,“没事儿,孩子已经送回老家了!”其实夫妻俩也曾想过让对方退到二线,那样也许能够兼顾到即将迎接中考的孩子。她对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我必须挺身而出,我不上一线谁上!”他对她说:“‘非典’那年刚刚毕业,没赶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么重大的疫情,我退出一线多遗憾!“

他们负责本组疫情小分队的指挥,每人带领一组组员,准时赶赴定点医院、密接点、留观点等地点,同医护人员了解核实人员信息;共同防护好进入房间,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病例个案调查表询问相关信息并完整记录;采集病人标本的安全管理;送回实验室检测;调查结束后组织人员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审核等等。一天24小时随时待岗,时刻准备着……

舍小家卫大家,医务家庭共奋战

焦馨竹是朝阳区孙河120车组的护士,她的丈夫宋欣,是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腊月二十九,夫妻二人将六岁的孩子带到单位开始工作,中午焦馨竹所在的车组突然收到接送确诊患者到指定医院就医的任务,完成任务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而此时,宋欣依然在忙碌并主动承担起预检分诊和体温检测的工作。

当夫妻两人结束工作准备接孩子回家时,却看到儿子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从那天起,夫妻二人就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俩心中对儿子有一丝愧疚,但他们深知为了更需要他们帮助的人,也为了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他们必须选择舍小家、卫大家!

我请战,与你共赴战场

我请战,

驰援湖北防疫前线!

我请战,

我愿与你共赴战场!

——这是肖雪和韩建佳的特殊爱情誓言

良乡医院泌尿外科护士肖雪是湖北襄阳人,在武汉上的大学。自2009年来医院工作后,几乎没有在家过过年,今年的年三十,又正好排到她值班。肖雪的爱人韩建佳是神经内科三病区的医生,年三十上午才能下夜班。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元旦过后夫妻二人就把老人与孩子送回了小韩的唐山老家。

1月24日,大年三十上午,医院发出需要医护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工作的通知。肖雪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与此同时,韩建佳也向科室递交了请战书。最终,肖雪被选为第一梯队支援人员,“如果医院要派出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我愿意第一批去。身为一名党员、一名湖北人,我更应该首当其冲!”韩建佳则继续守护着神经内科三病区的患者,随时等待医院的召唤。大年初四,医院党委向全院发起驰援湖北倡议书,肖雪与韩建佳再次写下请战书积极报名参战,并收拾好行囊,等待医院发出出征湖北的召唤。

和许多夫妻一样,共同的兴趣爱好和聊不完的话题使肖雪和韩建佳走到了一起;和许多夫妻不一样,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宝贝儿子如今两岁4个月,他们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没有几次一家人集体旅行,但相同的梦想和初心使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

别样“最美家庭”,共同坚守岗位

“妈妈,我很想你,你在一线要保护好自己......”——隔着屏幕,幻想着对面是十多天未见面的爸爸妈妈,家住大兴黄村镇,六岁的宸宸在视频里这样呢喃。

宸宸的妈妈杨白露是北京佑安医院泌尿中心的护士,1月30日她加入了新冠病毒阻击战的最前线——发热隔离病房。孩子姥姥说:“孩子妈妈要连续工作20天,隔离14天才能回一次家。”

宸宸的爸爸牟洪涛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外科大夫,从过年到现在也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宸宸就这样成了特殊时期里的“留守”儿童。姥姥将孩子对爸爸妈妈的爱和祝福用视频的方式保留下来,这么懂事的宸宸让我们感动。

房山“警医家庭”,戮力同心共赴战“疫”

王龙锋是东风街派出所打击办案民警,他的妻子白蕊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护士。当王龙锋不分昼夜接警处警、禁放巡逻、守护辖区居民的平安时,身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白蕊,不惧传染风险大、工作强度高等困难,在发热门诊第一梯队中履职尽责。两人没有在一起度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却用身体力行践行着人民警察和白衣天使的庄重誓言,用藏蓝与纯白交织成一股力量,携手战斗在全国疫情阻击战的第一线。

 尤少雄是警务支援大队监控中队民警,他的妻子刘蕾是良乡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护士。疫情停休以来,尤少雄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刘蕾所在单位是发热门诊的定点医疗机构之一,从过年以来也是一天没休,一直忙碌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来袭,他们两人相互理解、扶持,都选择坚守各自的岗位,而他们9岁的儿子也懂事地表示理解支持爸爸妈妈的工作,要自己在家好好学习等着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她是“白天天使”,他是“忠诚卫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无所畏惧,坚守在保卫人民平安的岗位上,奋战在保障群众健康的第一线。

你守护病人安危,我守护乘客安全

参加过庆祝70周年国庆活动工作的袁超,是北京公交集团电车分公司第十九车队挂职锻炼的管理人员,在国庆工作中主动作为、勇于承担,得到了一直好评。袁超的妻子陈佳是北京医院的一名护士,也是一名中共党员。2月7日下午,当护士长通知去武汉一线支援的消息时,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党员,关键时候我们就得挺身而出。”

2月7日下午,陈佳接到参加国家医疗队-北京医院第二批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晚上到医院报到,2月8日正式出发。临行前,袁超和妻子在家共同吃了顿饺子,然后帮她收拾完行李,把她送到了医院。临走前,俩人依依不舍地道了别,“加油,一定要平平安安”“放心吧,一定平安归来。”俩人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袁超的工作虽然比不上妻子工作的高危,但也是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疫情爆发后,刚结婚一年的他就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当中。他家住在石景山,离车队较远,他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叮嘱工作,并积极配合车队检查职工佩戴口罩情况及消毒酒精等物资使用发放情况。按照分公司要求,为了确保行车安全,他多次到重点路口进行实际检查。

陈佳现在已经成为袁超心中的“超级英雄”,“妻子是我的榜样,我相信她能够照顾好病人的同时也能照顾好自己。”放下担心,袁超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为方便乘客出行,电车分公司众多驾驶员、乘务员们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奋战在疫情的第一线,他表示,自己作为车队安全队长,在此时更应冲锋在前,一丝不苟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一定要守好安全行车这道关,严控安全驾驶规范,及时进行叮嘱提示,和分公司、集团公司、社会一起,共同战胜“疫情”。


  • 分享:
  • 编辑:韩佳宁     2020-02-14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