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家风

祖孙六人参与并见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60年 三代航天伉俪 接续飞天梦想

标签:家风 |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 作者:富东燕 杨苗本

姥爷王恕和姥姥聂金霞

爸爸王允坤、妈妈王燕虹和女儿

王司晨和丈夫

主人公说

“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他们这些前辈对航天事业的坚守和热爱,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理由和动力。他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我们必须接好‘棒’,将光荣继续传承。”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富东燕

■ 杨苗本

“外祖父母见证了航天事业的从无到有,父亲母亲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壮大奉献了毕生,希望我和爱人能够在父辈创造的广阔舞台上成就一番事业。”11月28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航天器长期管理部工程师王司晨坚定地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说。

一家三代六位航天人,一棒接着一棒,为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奋斗着。在王司晨的成长经历中,责任、担当、出差、随时待命等关键词伴随着她的日常生活,但为什么还会毅然选择这份艰苦的职业?“作为航天人我很骄傲”,是这份传承和坚守的最好答案。

“航一代”的创业史

酒泉,一个美丽的名字,却是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那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荒凉沉寂的戈壁。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第一代航天人用一颗颗赤诚爱国之心,把这片土地浇灌成了充满希望的绿洲——如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为高密度航天发射的理想圣地。

王司晨的姥爷王恕是第一代航天人中的一员。15岁参加抗日,1958年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与筹建,从此与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情缘。

创业的艰辛可想而知。“当时酒泉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非常简陋,但当我们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让东方红乐曲在宇宙中响起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王恕生前曾说。

对于姥爷的工作状况,王司晨记得妈妈曾这样介绍,“学习能力强,肯吃苦,在业务上表现突出”。王恕在彼时急需航天人才的酒泉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管理层中的业务骨干。

1967年,王恕再次作为“拓荒者”,被选派到巍巍秦岭参加卫星测控机构的筹建。作为主抓领导,他带着队伍修房子、造设备、搞培训,完成了第一代航天测控网的方案设计、设备研制和台站建设工作。在第一代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前身逐渐走上了正轨。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航天史上如此里程碑事件的背后,王恕等第一代航天人功不可没。

作为总指挥的王恕,在赴遂宁执行我国首颗卫星回收任务时。路上遭遇严重车祸导致昏迷,被抢救几天苏醒后的第一句话竟是:“任务怎么样?”得知任务已完成,才松了一口气。

王司晨的姥姥聂金霞也是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一员,两位航天人一起为国家航天事业的起步奉献了一生。

如今,在王司晨家中,还保留着姥爷、姥姥当年的荣誉证章和获奖证书,褪色的奖章盒子、泛黄的证书封面,记录着那个年代属于第一代航天人的辉煌。

“航二代”的奉献史

王司晨的母亲王燕虹是家里的老大,在父母经常顾不上家的情况下,她很早就肩负起了做饭、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练就了独立、有担当的品质。

20世纪70年代,单位选派优秀工农兵学员去进修培训,工作突出的王燕虹被选派到了南京大学。对于选择专业,王燕虹的观点是“国家紧缺什么,就学什么”,于是,在国内计算机软件水平极度落后的年代,她选择了与软件研发相关的专业。

毕业后,王燕虹又回到了条件艰苦的岢岚县——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个站点,20世纪80年代末才搬到西安。在航天系统软件架构搭建与升级这一工作岗位上,王燕虹一干就是42年。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总是在晚饭后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学习到很晚。”王司晨后来才知道,妈妈因为知识底子薄,为了克服工作中的难点,必须从头学起,把相关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王司晨的爸爸王允坤从事的是航天仪器计量工作,需要到全国各地的测控站点开展设备测量,长期出差是常态。有时候,王司晨连续几个月都见不到父亲的身影。

有一年除夕,王允坤突然接到紧急任务,要立即前往喀什开展工作。当时,当地气温已低至零下20℃,大雪造成许多交通工具停运,王允坤一行几人想尽办法,换了几种交通工具,最终按期抵达,圆满完成了任务。

“小时候,爸爸总不在家,妈妈也很忙,有时候刚刚下了夜班,又被召回单位执行任务。”王司晨回忆,“没人管我,我很小就能自己做饭了。”像妈妈一样,她很早就学会了独立和自强。

当然,爸爸妈妈的职业也给年幼的王司晨带来过骄傲。那时候,我国的航天事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众对于火箭、卫星等基本没什么概念。王司晨记得有一次发生地震,学校里的老师同学都说“你家人是搞测控工作的,能不能提前预测一下地震情况。”现在看来,虽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但也就是从那时起,王司晨突然意识到,爸爸妈妈做的事情原来是那么“高大上”。而随着自己对于航天知识的不断了解,那种自豪感也就越来越强烈。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99年到2005年间,“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等六艘飞船的升天,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飞跃。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像王司晨的父母这样的第二代航天人的刻苦钻研、不懈探索和全心付出。

王允坤在退休后仍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发挥余热。10余年专注航天科普,在全国多地科技馆中都有他参与设计研发的航天模拟发射装置。

“航三代”的奋斗史

在家里两代航天人的熏陶下,王司晨从小心中就埋下了一颗航天的种子。

2004年,四川大学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她,正赶上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如愿选择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来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下属的活动测控单位。

“我的工作需要到处出差,而且时间很长,经常是半年都回不了家。很多人烟稀少的荒漠戈壁我都去过。”王司晨说,“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只要有任务就要立刻冲上去,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性质。”对于那段艰苦的时光,王司晨风轻云淡地描述着。

2011年,王司晨调回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为一名“卫星管家”。

“我的工作是管理卫星,保证卫星在轨道上安全正常地运行,以确保地面用户站的日常应用。”这样的工作责任重大、担子艰巨。王司晨介绍,卫星出现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只要有情况就要立刻处理。“有时候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可能是几个月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特殊的工作性质,让王司晨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我们24小时不关机,半夜也要竖着耳朵。最怕听到电话铃声,因为很可能是自己的卫星出现情况了。”

工作15年来,王司晨先后负责了30余颗卫星在轨长期管理工作,参与完成30多次发射测控任务,成功解决十余次卫星重大异常。“感觉每一颗卫星都像我的孩子一样,但操心卫星的事可比操心自己孩子的事情要多得多。”王司晨笑言。

王司晨的丈夫也是“圈里人”,十几年来一直在基层活动单位。俩人日常状态是聚得太少,离得太多。“以前他总是长时间出差,一年能有七八个月不在家。”王司晨清楚地记得,孩子刚出生两个月爱人就出差了,回来时孩子已经快一岁。“这两年调回西安后,稍微好些,但加班、出差也是常态。”

一个是全身心地扑在工作岗位上,一个是事业、家庭两肩挑,王司晨一家满负荷的工作状态,让他们赢得了事业上的丰收,多项荣誉证书摆满了家里的书柜。

“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他们这些前辈对航天事业的坚守和热爱,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理由和动力。他们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我们必须接好‘棒’,将光荣继续传承。”随着自己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对航天领域了解得越来越深入,王司晨这样的想法就越加强烈。这也是王司晨最引以为傲的事情,“在我国航天事业的骄人业绩中,有我家的一份力量,我是航天人,我很骄傲。”王司晨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做个航天人。

记/者/手/记

青春·奉献·激情

从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航天人筹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到如今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60年间,我国的航天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比于父辈,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王司晨对记者说,“如果妈妈经历的那个年代叫航天的快速发展期,现在则是迅猛发展期。”正如王司晨所能感受到的,以前是几十年发射一颗卫星,后来是一年发射几颗,现在是一年发射几十颗。

迅猛的发展也经常让王司晨倍感压力,“现在卫星不但发射密集,而且设计理念很新,所以我们必须用心学习、用心钻研,不断积累经验,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王司晨希望自己这代航天人能够成为推动航天事业的世界领跑者,她相信这个愿望一定可以实现!

一家三代六位航天人,用青春筑起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用奉献让祖国的航天事业扬帆起航,用激情点燃了航天事业永不熄灭的火种。

  • 分享:
  • 编辑:刘丽君     2019-12-09

评论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