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妇女网 > 权益

山东垦利打破行政隶属、行业分割、身份限制壁垒

“四个三”工作法破解婚恋家庭难题

标签:权益 |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 作者:姚建 白晶 李倩云

为破解婚姻家庭难题,垦利妇联坚持“暖人心、爱家庭、护未来”,探索实施“四个三”工作法,有效打破行政隶属、行业分割、身份限制等诸多壁垒,婚姻调解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垦利区妇联幸福护航辅导率为70.7%,劝和率为36%,为全区广大家庭婚姻幸福保驾护航。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姚建

□ 白晶 李倩云

近日,一对欲离婚的“80后”夫妻来到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先将他们带到隔壁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当天“坐诊专家”是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吕秀红与张静。了解情况后,吕老师与张老师分别对他们展开劝导,两人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慢慢不再坚持离婚,重归于好。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觉得帮助这些夫妻解决好感情问题,不仅是对这个家庭的帮助,也是对自我提升的帮助。”吕秀红说。

针对近年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现状,为破解婚姻家庭难题,东营市垦利区妇联坚持“暖人心、爱家庭、护未来”,探索实施“四个三”工作法,有效打破行政隶属、行业分割、身份限制等诸多壁垒,婚姻调解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垦利区妇联幸福护航辅导率为70.7%,劝和率为36%,为全区广大家庭婚姻幸福保驾护航。

打造三支队伍

在垦利,像吕秀红和张静这样的婚姻调解志愿者还有很多,区妇联主席李青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做好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工作,关键是打造一支忠诚可靠、善做能做的高素质队伍。

垦利区妇联通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由1名专业辅导员与15名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离退休干部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轮值工作,提供免费的心理疏导、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婚姻指导等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同时购买服务,聘请专业人士在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帮助夫妻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排解家庭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垦利区妇联创新性地将婚姻家庭工作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前沿阵地,将“五老志愿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者)吸纳进婚姻家庭指导服务志愿者队伍中,将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口前移,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实现婚姻家庭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双赢发展。

开展三类培训

为增强婚姻辅导志愿者的专业技能以提高调解成功率,垦利区妇联针对不同主体,开展了三大类培训。一是以“培养垦利本土专业人才”为出发点,针对常驻志愿者,启动实施“百名领航员培训计划”,计划通过3年时间,将志愿者培养成为生命教育的“守门员”、婚姻家庭的“调解员”、妇女维权的“保障员”和家庭教育的“指导员”,目前已开展培训3次,培训120余人。

二是针对社区、村里热心调解的志愿者,开展巾帼志愿者“进社区、进家庭、到身边”宣讲活动,邀请专业婚姻辅导老师不定期对婚恋家庭辅导志愿者进行培训。

三是针对妇女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深入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累计开展宣讲90场,受益妇女儿童3.6万人次。

构建三级体系

婚姻调解工作,仅靠妇联单打独斗做不好,垦利区妇联主动融入全区调解体系。对接公、检、法、司、民政等相关部门,采取“主体+个体”模式,以妇联为主体,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内的工作机构为个体,依托各自职能、行业和服务平台,发挥矛盾调解员的积极作用。

她们在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全市首家婚恋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公安机关联合建立110家庭暴力接警中心,规范家庭暴力案件接处警工作;与法院合作成立婚姻家庭合议庭。在乡镇、街道设立基层妇女维权调解站点8个,将妇女维权与婚姻调解纳入镇街妇联工作目标任务。

将婚姻辅导工作延伸到村居最小单元。率先在胜坨镇尚庄村、东王村建立婚姻家庭指导室,明确各村居党支部书记负总责,村妇联主席、执委定期入户走访、排查上报和先期处置婚姻家庭纠纷,以区、镇、村三级工作体系,让妇联独唱变为全区合唱。

建立三大机制

垦利区妇联从源头出发,建立源头预防机制,把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与平安家庭创建、家风家教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认真梳理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组织婚姻辅导志愿者进社区、进村庄进行培训宣讲,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

她们完善联动研判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舆情信息收集和研判,形成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流程和办法。

建立常态管理机制,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由“阶段型”改为“长效型”,利用“妇女微家”,将妇联组织的服务和活动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进一步将调解工作触角向农村和社区楼道延伸,实现从组织覆盖走向工作覆盖,从工作覆盖走向成效覆盖,努力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发现、化解在最基层和萌芽阶段。

  • 分享:
  • 编辑:吴苏锦     2019-12-06

评论

0/150